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套路貸”犯罪行為模式與罪數(shù)研究

        2020-01-19 05:08:42嚴慧潔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套路貸罪名借款人

        嚴慧潔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刑事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套路貸”脫胎于民間借貸,身披合法的合同外衣,行違法犯罪之實,以民間借貸的名義營造合法從事貸款業(yè)務的假象。近年來該類案件頻發(fā),涉及領域不斷擴張,手段更新?lián)Q代的速度也十分之快,在使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的同時,對社會產生的惡劣影響也可見一斑。在此背景之下,《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應運而生,這對實務中辦理“套路貸”案件可謂一場及時雨。“套路貸”犯罪在其發(fā)展演進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對穩(wěn)定和類型化的行為鏈條,行為人往往需要實施數(shù)個具有關聯(lián)但相對獨立的犯罪行為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在此基礎上若在“套路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多種犯罪手段分階段組合使用的情形時,行為人可能涉及詐騙、敲詐勒索、非法拘禁、虛假訴訟、尋釁滋事、強迫交易、搶劫、綁架等多種犯罪,但遺憾的是此時《意見》僅籠統(tǒng)規(guī)定了應根據具體案件事實,區(qū)分不同情況,依照刑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數(shù)罪并罰或者擇一重處,這樣一來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就容易造成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對司法的權威性產生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套路貸”犯罪案件行為方式多種多樣,并且各手段之間串聯(lián)組合模式多,行為鏈條中可能牽涉的罪名在個案中也存在差異,如何在判斷行為數(shù)量的基礎上從“數(shù)罪并罰”與“擇一重處”中作出正確選擇至關重要。但是,何為《意見》中所指的“不同情況”呢?標準的模糊性給了我們遐想的空間,也給各地司法機關在處理類似情況時制造了困難。這一問題的解決依賴于對“套路貸”行為模式的剖析以及對罪數(shù)理論的分析,厘清該“不同情況”可能出現(xiàn)的行為組合模式,并對此進行類型化歸納,從而形成類型化的罪數(shù)判斷結論。

        一、行為類型模式及罪名分析

        “套路貸”作為一種新型的犯罪模式并不是多個犯罪行為的簡單相加,而是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手法和步驟,具有類型化特征的一系列犯罪行為。[1]《意見》中羅列了五種“套路貸”的常見犯罪手法和步驟,本文基于對其本質的分析,總結出“套路貸”犯罪“三步走”的行為流程。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訂立金額虛高的“借貸”協(xié)議

        此為“套路貸”犯罪的初始階段,其后一系列不法行為的開展均依附于該合同確立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里所指的“借貸”協(xié)議應明確區(qū)別于“高利貸”協(xié)議,“套路貸”借款協(xié)議的簽訂只是為行為人下一步繼續(xù)非法實際占有借款人的財物做鋪墊,故一開始就并不希望借款人實際履行基于雙方“合意”簽訂的借貸合同,而是欲通過實際發(fā)生或故意制造違約的方式,以求獲得更高的非法收益。而簽訂“高利貸”協(xié)議本身則不存在任何欺騙、暴力、脅迫的手段,而是借貸雙方在自愿的基礎上訂立的高砍頭息的借貸協(xié)議,盡管在借款人不按期支付本金與利息時可能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但出借人一開始主觀上就希望借款人能夠嚴格按照合同償還借款,并無騙取侵奪借款人財產的目的。[2]

        1.詐騙

        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錢的危困情勢,以低息、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等優(yōu)厚條件進行引誘,以保證金、違約金、中介費、服務費、手續(xù)費、勞務費、行業(yè)規(guī)矩等各種說辭或名目欺騙被害人簽訂虛高出實際借款額數(shù)倍的借款合同,例如告知被害人只要按時還款就不必償還借款虛高的部分,或者虛高的部分僅僅是一種行業(yè)習慣,是做給外人看的,不必實際負擔實際借款之外的債務。此時被害人基于認識錯誤使自己負擔了虛高的債務,此種模式是“套路貸”犯罪初始環(huán)節(jié)最為常見的手段。

        行為人在此取得的債權屬于財產性利益的范疇,對此是否可評價為侵犯財產犯罪的行為對象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在《刑法》條文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刑法》第224 條規(guī)定的合同詐騙罪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擔保財產后逃匿”,其中“擔保財產”就包括了債權等財產性利益。[3]933這樣一來,行為人以欺騙的方式與借款人訂立虛高的借貸協(xié)議符合詐騙罪的犯罪構成,即行為人實施了欺騙行為——使被害人產生認識錯誤——并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物——行為人取得財物——被害人遭到財產損失。[4]

        2.暴力、脅迫、恐嚇、威脅、要挾以及其他方法

        若行為人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而被迫簽訂虛高的借款協(xié)議,系通過直接剝奪被害人意志自由的形式奪取財產性利益,符合搶劫罪的犯罪構成。若行為人對被害人實施恐嚇行為,對方基于產生的恐懼心理簽訂虛高的借款協(xié)議,行為人取得債權利益,符合敲詐勒索罪的犯罪構成。值得注意的是,暴力完全可能成為敲詐勒索罪的手段之一,我們應認識到,敲詐勒索罪與搶劫罪在手段行為上的區(qū)分,并不單純在于是否使用暴力,而恰恰在于暴力是否達到了足以壓制被害人,使之不能反抗的程度。[5]這也是存在暴力行為時正確區(qū)分兩罪的關鍵。

        (二) 第二環(huán)節(jié):因“違約”產生虛高的“債務”

        “違約”情形的出現(xiàn)往往有兩種原因。其一,即借款人到期確實無法償還借款,實際上是自覺出現(xiàn)了違約行為。其二,即行為人通過各種手段故意致使被害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設置違約陷阱、制造還款障礙和肆意認定違約是行為人在此環(huán)節(jié)實施的主要行為,[6]玩失蹤、故意不接聽電話、強行制造違約條件、肆意認定利息、惡意壘高債務等伎倆都是比較常見與慣用的方式。此時行為人往往會以白紙黑字的合同作為籌碼使被害人“在法律上”不得不承擔虛高的違約責任。更有甚者,行為人會變相轉嫁債務,向已無力清償高額違約金或虛高債務的被害人介紹第三方“套路貸”公司,使被害人與第三方公司簽訂數(shù)額更高的借貸合同,并以所得借款清償?shù)谝淮蝹鶆眨瑥亩棺约好撋聿㈨樌_到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目的,但被害人卻陷入一次次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無法從“套路貸”的漩渦中脫身,債務越壘越高。[7]

        此環(huán)節(jié)的行為從實質上屬于第一環(huán)節(jié)行為的延續(xù),刺破了被害人產生的“認識錯誤”這一面紗,同時使行為人也獲得了“合法”索債的理由依據。如果說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借款人誤以為自己無須承擔虛高部分債務的清償責任,卻基于此認識錯誤實施了處分財產性利益的行為,那么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因實際出現(xiàn)或故意制造的違約,使借款人清楚意識到了自己不僅須償還實際拿到手的借款,還須承擔超出部分的高額債務,并且可能為此陷入拆東墻補西墻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從本質上來講,“違約”只是行為人最后實際占有被害人財物的幌子或借口,虛高的債務則是盡可能更多的獲得被害人的財物,榨干被害人的剩余價值。在該環(huán)節(jié)中并未對被害人造成新的法益侵害或侵害的危險,只是第一環(huán)節(jié)的縱向延伸,故不宜重復評價導致混亂。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索“債”

        1.訴訟

        此種方式系惡意利用公權力索債,行為人通過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仲裁委員會仲裁以及利用公證機構出具帶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務文書達到侵占被害人財產的目的。[8]

        經過前期“惡意簽約”“違約壘高債務”環(huán)節(jié)的鋪墊,行為人往往已經有所預謀地掌握了借款人實際借款和實際或被套路違約的證據,主要包括白紙黑字的借貸協(xié)議、銀行卡轉賬匯款單、銀行回單、質押協(xié)議、司法公證文書等。這些證據從表面上看均對行為人有利并且借款人一方因事先缺乏防備往往難以證明虛假訴訟事實,如此一來行為人便可以肆無忌憚向法院尋求救濟,聘請專業(yè)律師提起民事訴訟,身披受害者外衣,行違法犯罪之實,意圖通過司法強制力達到索取債務、非法占有借款人財物的目的,法院也容易在此陷入訴訟陷阱,誤認為存在真實的借貸糾紛,并且原告方提交的材料也往往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使法官容易作出有利于行為人一方的裁判。此時,因行為人以捏造的事實起訴啟動了訴訟程序,妨礙司法秩序的同時也嚴重侵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故涉嫌構成虛假訴訟罪。[9]

        2.暴力、脅迫等強制手段

        在此有兩種針對不同對象的強制手段,第一種針對被害人的財物實施,行為人為使借貸合同確定的“債權”得以實現(xiàn),采用暴力、脅迫、恐嚇、威脅、要挾或其他方法強行索要,同時實際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為人在此環(huán)節(jié)會涉嫌構成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等犯罪。以搶劫罪為例,行為人為達到取得財物的目的,對借款人實施暴力毆打行為,強行逼迫其還錢或向他人借款還錢;限制借款人的人身自由,通過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行帶至銀行取款據為己有,使被害人產生恐懼心理,壓制被害人,使之不敢反抗,進而劫取財物。再如敲詐勒索罪,行為人通過群發(fā)被害人借款信息、編輯侮辱信息、PS 恐嚇圖片、電話短信“轟炸”等方式對被害人或其親友進行施壓、滋擾威脅,迫使被害人支付高額利息、續(xù)期息、逾期費。

        第二種針對被害人的其他財物或人身利益實施,行為人為取得被害人財物,或實施嚴重的暴力行為,如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或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非法拘禁、綁架行為,亦或是對被害人的其他財物進行毀壞。對被害人的人身財產利益造成極大威脅,會涉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等犯罪。以非法拘禁為例,江蘇省啟東市人民法院(2019)蘇0681 刑初471 號刑事判決書中提到,被告人施海春指示被告人張軍、唐靜靜等人至被害人登記住宿的酒店找到袁某丁并將袁帶至南通大飯店底樓大廳予以拘禁索債,期間民警至現(xiàn)場調解未果,次日凌晨4 時許,袁某丁向他人借款2 萬元歸還施海春,施海春等人才允許袁某丁離開,在此案中各被告人為索取“債務”指使策劃實施了十余起非法拘禁被害人的行為,嚴重侵犯了他人人身利益。

        3.軟暴力

        行為人采用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手段強行索要“債務”,擾亂被害人及其近親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還會涉嫌構成尋釁滋事罪、強迫交易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等犯罪。以尋釁滋事罪為例,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人民法院(2019)魯0211刑初73號刑事判決書中提到,被告人為讓借款人家里受不了,趕緊還錢,就結伙采取拉橫幅、噴漆、發(fā)傳單、放喇叭、砸玻璃、扔燒紙、發(fā)微信朋友圈等形式滋擾、辱罵被害人及其家人,一直到被害人妥協(xié)還錢為止。此種軟暴力花樣眾多,對被害人的心理防線進行猛烈攻擊,不僅使被害人及其家人陷入恐慌之中,更是破壞了被害人所在地的正常管理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

        二、行為組合模式及罪數(shù)分析

        基于上文對“套路貸”行為模式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套路貸”犯罪行為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階段可能涉及的罪名繁多并且組合方式多樣,在此必然涉及“套路貸”犯罪的罪數(shù)問題,但《意見》中并未給出判斷“擇一重處”或“數(shù)罪并罰”的依據,在實務操作中則極易出現(xiàn)混亂現(xiàn)象。在厘清此問題之前需要明確兩點:第一,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否均具有法益侵害性,有無必要進行三次獨立的刑法評價。第二,各環(huán)節(jié)應看作多個行為的結合,還是視為一個整體的行為。

        針對第一個問題,根據對“套路貸”犯罪行為模式的拆解,第二環(huán)節(jié)在“立約”與“索債”兩階段行為中實際發(fā)揮著橋梁過渡作用,其中蓄意人為造成違約的目的是在雙方具有所謂借貸關系的基礎上尋找不法索債的借口或幌子,而產生虛高債務的目的是進一步擴大通過索債非法占有財物之戰(zhàn)果。在此環(huán)節(jié)并未侵犯新的法益,所以在考慮罪數(shù)問題時,只需將第一、三環(huán)節(jié)分別觸犯的罪名結合罪數(shù)理論進行分析歸納,無需單獨對“違約、壘債”環(huán)節(jié)進行刑法評價。針對第二個問題,“套路貸”犯罪行為之間多有連貫性,通常由多個環(huán)節(jié)行為共同組成完整的鏈條,以最終達到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目的,拆分來看行為之間各自發(fā)揮作用并具有獨立的價值,并非單獨一個行為即可達到相應的犯罪目的,若視為一個整體行為,容易導致“套路貸”犯罪各環(huán)節(jié)行為之間的關系與界限模糊,并且此屬于行為人的一個行為觸犯了多個罪名即成立想象競合,這顯然不妥,同時導致《意見》中規(guī)定的“數(shù)罪并罰”的情形也難以找到立足點,故將各環(huán)節(jié)行為進行單獨討論評價是必要的。

        (一)觸犯相同罪名

        基于上述對“套路貸”行為模式的分析,“立約”與“索債”環(huán)節(jié)觸犯相同罪名只存在兩種情形,即兩環(huán)節(jié)均構成搶劫罪或敲詐勒索罪,故成立“搶劫罪+搶劫罪”“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罪”兩種模式。但在此存在一個問題:行為人雖實施了數(shù)個行為,但侵犯的是同一法益即被害人的財產法益,那么將兩環(huán)節(jié)行為分別評價成立兩個獨立的罪名,是否會違反重復評價原則?本文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套路貸”犯罪中的搶劫與敲詐勒索的犯罪對象均是被害人的財物,細化來看通過“立約”環(huán)節(jié)行為人取得財產性利益?zhèn)鶛啵八鱾杯h(huán)節(jié)行為人取得被害人的具體財物,兩次行為實質上分別侵犯了不同類別的財產法益應作獨立評價,被害人雖然只有一份財產損失但并不影響兩行為分別各自成立犯罪,但這并不等于數(shù)罪之間要進行并罰,對此下文將進行詳細闡述。

        1.是否構成連續(xù)犯,按一罪論處

        連續(xù)犯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實施性質相同的數(shù)個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3]478從表面上來看該種模式似乎符合連續(xù)犯的認定標準,即基于非法占有借款人財物這一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實施了數(shù)個暴力、脅迫、威脅、恐嚇、要挾等強制手段,均觸犯搶劫罪或敲詐勒索罪,故容易在此陷入誤區(qū)直接認定為連續(xù)犯而按一罪論處。

        實際上,盡管“立約”與“索債”階段的手段形式無本質上的區(qū)別,但兩階段行為的性質是否相同尚存在爭議。本文認為,第一個行為系通過搶劫、敲詐勒索的手段訂立虛高的借貸協(xié)議,建立起與被害人之間的借貸法律關系,并據此取得財產性利益?zhèn)鶛?,第二個行為系通過同樣的方式旨在將前行為已取得的債權利益轉化為具體現(xiàn)實的財物,并據為己有。兩個行為均針對被害人的財物而展開但就本質上來講性質并不完全相同。與此同時,是否符合“連續(xù)性”這一特點也存在疑問,判斷行為是否連續(xù)理論界存在三種學說即“主觀說”“客觀說”與“折衷說”,本文贊同“折衷說”的立場,將主客觀表現(xiàn)相結合,堅持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刑法原則,即行為人須在連續(xù)意圖的支配之下于一定的時期之內連續(xù)實施數(shù)個性質相同的行為。結合“套路貸”的行為模式,“立約”與“索債”環(huán)節(jié)之間還存在“違約壘高債務”這一行為,雖然此行為因并未侵犯新的法益不會單獨成立犯罪,但也不可忽視其獨立價值并且在實質上割裂了兩次搶劫行為或敲詐勒索行為之間的連續(xù)性。綜上所述,觸犯相同罪名的“套路貸”犯罪不成立連續(xù)犯。

        2.是否適用同種數(shù)罪理論

        同種數(shù)罪即兩個犯罪行為觸犯了同一個罪名,同時要求行為人具有同一的主觀罪過。在“套路貸”犯罪中,“立約”與“索債”環(huán)節(jié)均觸犯搶劫罪或敲詐勒索罪系同一罪名,并且主觀上均是意圖排除借款人對財物的占有并建立起自己的占有,具有相同的主觀罪過。故觸犯相同罪名的“套路貸”犯罪成立同種數(shù)罪,但此種情形下是否應當數(shù)罪并罰在理論界尚存有爭議,主要有三種意見:“一罰說”“并罰說”“折衷說”。本文贊同張明楷教授所主張的觀點:從原則上說,對同種數(shù)罪應當并罰;從結局上說,對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同種數(shù)罪的,既可能實行并罰,也可能以一罪論處。[10]

        基于此觀點上文所述的兩種同種數(shù)罪應視情況分別進行討論。針對兩次均構成搶劫罪的情形,根據《刑法》第263 條之規(guī)定,搶劫罪的升格法定刑最高可達到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在此又應分兩種情形,第一,若兩次搶劫行為單獨評價均可達到無期徒刑或死刑這一量刑幅度,即只須按一罪論處便可做到罪刑相適應,此時并罰已無實際意義;第二,若達不到上述量刑幅度,而只須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則應當數(shù)罪并罰,以做到不枉不縱,罪刑相適應。針對兩次均構成敲詐勒索罪的情形,根據《刑法》第274 條之規(guī)定,該罪的成立以“數(shù)額較大”或“多次”為前提,在此也可能存在兩種情形,第一,若因“數(shù)額較大”入罪的,因同時對“數(shù)額巨大”與“數(shù)額特別巨大”均規(guī)定了加重法定刑,此時應當按一罪論處,并將數(shù)額進行累計確定刑罰幅度即可,無須并罰,因為相應的法定刑已經完全能夠與此類同種數(shù)罪相適應;第二,若因“多次敲詐勒索”入罪的,因同時規(guī)定了具有“其他嚴重情形”或“其他特別嚴重情形”時所適用的加重法定刑,同理此時也按一罪論處即可。

        (二)觸犯不同罪名

        1.后罪構成虛假訴訟罪

        《刑法》第307 條之一第三款對此具有明確規(guī)定:“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從重處罰?!惫试凇疤茁焚J”犯罪中,若在“索債”環(huán)節(jié)行為人提起虛假民事訴訟意圖通過司法強制力來實現(xiàn)債權非法取得被害人的具體財物,因而嚴重擾亂司法秩序的,構成虛假訴訟罪,同時行為人在簽訂借貸協(xié)議環(huán)節(jié)又構成詐騙罪、搶劫罪或敲詐勒索罪的,應當擇一重罪從重處罰。

        2.前后兩行為具有牽連關系,成立牽連犯

        一般認為,牽連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與目的行為或原因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罪名的情況。[3]490在“套路貸”犯罪中,“立約”與“索債”環(huán)節(jié)實質上可以視為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并且兩行為分別觸犯了不同罪名。具體來說,“索債”行為旨在通過一定非法手段現(xiàn)實取得被害人的財物并據為己有,是“套路貸”的終極目標,為目的行為;而“立約”行為旨在將雙方所謂的“債權債務關系”確立下來,取得對被害人的債權,并為后面索債提供所謂的“法律支撐”,為手段行為。這樣一來,在形式上前后行為之間具有一定的牽連關系,但根據“類型說”的觀點,只有當某種手段通常用于實施某種犯罪時才宜認定為牽連犯。

        對于是否為牽連犯的這一問題在司法裁判中也存在現(xiàn)實分歧,例如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皖03 刑終499 號刑事裁定書中提到,羅某某實施了敲詐勒索的行為,但其目的在于催要之前的借款,同時,該敲詐勒索行為與之前的詐騙行為屬于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的關系,其中敲詐勒索是手段行為,詐騙是目的行為。相對于敲詐勒索行為而言,羅某某實施的詐騙犯罪更為嚴重,按照牽連犯處罰原則,宜以詐騙犯罪定罪處罰。而在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黑06 刑終228 號刑事裁定書提到,關于本案敲詐勒索行為與詐騙行為應屬牽連犯,不應數(shù)罪并罰的上訴理由及辯護人相同的辯護意見,經查,一審判決認定的敲詐勒索犯罪,均為涉案被告人詐騙犯罪實施完成后,又實施的以暴力或者脅迫方式,強行向被害人索要錢款行為,對此應予數(shù)罪并罰。

        以上兩份裁定對同一情形的處理結論截然相反,這也反映了在實務層面存在的普遍沖突。結合“類型說”的觀點反觀“套路貸”這一類型的犯罪,本文所持的觀點是雖各環(huán)節(jié)行為模式多樣,但從整體上看各行為之間的串聯(lián)組合已具備類型化特征,例如,行為人通過詐騙、搶劫、敲詐勒索手段取得對被害人的債權之后,為達到進一步非法占有被害人具體財物的目的,在索債階段往往實施搶劫、敲詐勒索的犯罪行為,迫使被害人現(xiàn)實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故從本質上來看,“套路貸”犯罪中的手段與目的行為在此類特定犯罪中符合“類型說”的條件,“套路貸”前后兩行為之間成立牽連犯,應當從一重罪處罰或從一重罪從重處罰。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種構成牽連犯的情形中,兩次犯罪行為侵犯的法益應具有同一性即均侵犯的是財產法益,被害人也只受到了一次財產損失,并不存在遺漏評價的問題。

        3.前后兩罪數(shù)罪并罰

        此種認定模式存在于索債行為性質惡劣的情形中,即不僅通過“索債”行為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利益,還造成了除此之外的其他法益侵害的結果,嚴重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民主權利、財產權益、社會公共秩序、市場管理秩序等法益。例如,行為人為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非法拘禁、綁架、非法侵入住宅、故意毀壞財物、尋釁滋事、強迫交易等犯罪行為,雖然此類行為在形式上仍可解釋為牽連犯中的手段與目的行為,但卻不符合兩行為之間所要求具有的“類型化”“通?;钡年P系,無法成立事實上的牽連犯。行為人不僅非法占有被害人的財物,還實施了其他法益侵害的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民主權利的損害以及其他財產損失,亦或是對社會秩序造成破壞,因而區(qū)別于成立牽連犯的情形中被害人只受到了一次實際財產損失,不存在其他不同客體的法益侵害?;谝陨戏治觯疚某謨勺飸攲嵭胁⒘P的觀點。

        此種認定在司法實踐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證。例如在安徽省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皖08刑終325 號刑事裁定書中提到,關于本案詐騙罪與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不應重復評價,應擇一重罪處罰的辯護意見,經查,本案部分被告人針對同一被害人分別實施詐騙和非法拘禁或尋釁滋事的行為,詐騙罪侵犯的是被害人的財產權利,而非法拘禁罪侵犯的是人身權利,尋釁滋事罪侵犯的是社會公共秩序,不屬于重復評價的范疇,原判予以數(shù)罪并罰適當。又如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qū)人民法院(2018)皖0103刑初638號刑事判決書中提到,對于辯護人關于上門催收過程中的暴力行為是為實施“零用貸”詐騙服務,不應單獨定罪,屬牽連犯,擇一重罪處罰,不應認定兩被告人犯尋釁滋事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經查,以被告人陸從剛、汪文偉為首要分子的惡勢力犯罪集團,為實施“套路貸”犯罪時,既采用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手段,又采用了暴力催收,以撥打騷擾電話,多次前往被害人家中以噴油漆、堵門、撬門把手等方式滋擾、恐嚇他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構成尋釁滋事罪;到被害人家中吵鬧拒絕離開,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侵犯了不同的客體,并非牽連犯,被告人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同時構成尋釁滋事罪、非法侵入住宅罪,依據刑法的規(guī)定數(shù)罪并罰。

        “套路貸”以民事借貸為名,而行違法犯罪之實,其模式易于復制,傳播極快,容易形成“羊群效應”,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秩序,影響人民群眾的社會安全感和對司法機關的信賴,其社會危害性極大。[11]在厘清“套路貸”犯罪行為類型模式的基礎上,判斷“立約”與“索債”兩行為是觸犯同一罪名或是觸犯不同罪名,再經過對內部不同行為組合模式之間的區(qū)分得出“擇一重處”或“數(shù)罪并罰”的結論,充分發(fā)揮刑法作為最后一道防線所應起到的有效規(guī)制“套路貸”犯罪的作用,以做到不枉不縱,罪刑相適應。

        猜你喜歡
        套路貸罪名借款人
        鄉(xiāng)城流動借款人信用風險與空間收入差異決定
        小微企業(yè)借款人
        “套路貸”套你沒商量
        “套路貸”的陷阱
        華聲(2017年9期)2017-06-20 11:08:46
        10萬滾成300萬:揭秘“套路貸”陷阱
        刑法罪名群論綱*
        重新認識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的關系*——兼論《刑法》第397條的結構與罪名
        刑法論叢(2016年2期)2016-06-01 12:14:25
        商業(yè)銀行對借貸人貸后監(jiān)控與風險治理
        減少死刑的立法路線圖
        減少死刑的立法路線圖
        日本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人妻浪潮av| 曰本无码人妻丰满熟妇5g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区| 亚洲天堂av在线一区| 亚洲黄色天堂网站在线观看禁18|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成人中文| 日韩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国产无遮挡又爽又刺激的视频老师 |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一区| 91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华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 高清不卡av在线播放| 五月av综合av国产av|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无码免费看黄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91热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激情高潮视频网站|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富婆如狼似虎找黑人老外| 日韩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草逼短视频免费看m3u8|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毛片毛片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无码| 亚洲第一成人网站| 视频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