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良學 劉冬 中鐵四局張吉懷鐵路二分部
新建張吉懷鐵路ZJHZQ-2 標茅溪河特大橋全長3209.55m,有67 孔32m 簡支梁,3 孔24m 簡支梁,四跨連續(xù)梁。連續(xù)梁梁跨度分別為2 -(75+125+75)m、1-(60+100+60)m、1-(40+72+40)m。45#~48#墩為現澆連續(xù)梁,里程為DK012+790.100~DK013 +066.800,全長276.5m,其中46#~47#跨茅溪河。
梁體結構為三跨一聯變高變截面預應力單室單箱直腹板箱梁,頂寬12.6m,底寬7.0m,頂板厚50cm。腹板厚分別為45cm、65cm、85cm、120cm,底板厚由跨中的48.5cm 按圓曲線變化至中支點梁根部的123.8cm,中支點處局部加厚到183.8cm。全聯在中支點、邊支點、中跨跨中截面共設5個橫隔板,中支點處設置厚2.4m 的橫隔梁,邊支點處設置厚1.75m 的端隔梁,跨中合龍段設置厚0.6m 的中橫隔梁。橫隔板設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
連續(xù)梁采用菱形掛籃懸臂澆筑法施工,設置掛籃2 套,共四副掛籃,滿足兩個連續(xù)梁T 構施工,掛籃行走采用液壓千斤頂遷引前移。
連續(xù)梁0#塊采用對稱三角托架施工。施工前對托架進行預壓,目的是消除托架非彈性變形,預留底模變形量,確保施工安全。
懸臂節(jié)塊采用自錨式走行輕型菱形掛籃施工,利用液壓千斤頂牽引掛籃同步向前行走。澆筑時采用泵車與地泵同步灌注,保證對稱施工,確保梁體不傾覆。
邊跨現澆段采用鋼管柱與盤扣支架搭設施工。施工前進行支架檢算,混凝土采用汽車泵一次澆筑,并布置下料口、多孔振搗,確?;炷撩軐崱?/p>
連續(xù)梁先進行邊跨合龍后在進行中跨合龍,合龍時需采用工字鋼設置臨時鎖定,防止梁體豎向溫差使合攏口梁截面產生撓度和角位移。并增加配重穩(wěn)定懸臂。待合龍段縱向張拉完成后立即解除T 構未解除的永久活動支座的臨時鎖定設施,實現連續(xù)梁結構體系轉換。
連續(xù)梁施工前,采用BIM 技術對連續(xù)梁0#塊進行建模。根據BIM 模型報告,對0#塊鋼筋進行優(yōu)化,優(yōu)化鋼筋量約為1/3。通過BIM 建模優(yōu)化,對將要發(fā)生的碰撞問題進行提前解決,縮短施工工期,提供施工依據。
預應力張拉采用智能張拉設備張拉。通過計算機預設張拉工藝參數,實現全過程智能同步預應力張拉,實現橋梁預應力施工張拉、靜停、錨固全過程自動化,對預應力工程進行全程監(jiān)測控制,精確控制張拉力,對施工結果進行信息化管理,保證應力準確和結構安全,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勞動效率。
預應力管道壓漿采用智能壓漿設備壓漿。通過計算機代替人工操作來對壓漿作業(yè)整體過程控制,及時調控穩(wěn)壓時間和灌漿壓力,對漿體質量進行精確控制,同時采取漿液循環(huán)方式來排除管內雜質與空氣,避免人工操作失誤現象發(fā)生,確保預應力管道壓漿密實度。
橋梁的施工控制是一個施工→量測→判斷→修正→預告→施工的循環(huán)過程。線形控制是懸澆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撓度控制、中線控制和斷面尺寸控制。對各種觀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同理論計算值進行比較,不斷調整控制數據,從而有效地保證梁體的線形。
通過BIM 優(yōu)化鋼筋及管道間距,形成由梁面直達底板的豎向多個下灰點及振搗通道,通過預埋PVC 管或串筒,減小下灰高度,避免砼離析。通過豎向、橫向、內腔預埋振搗通道及開孔,實現對鋼筋密集部位定點到底振搗,并多方位多孔振搗,保證砼密實。
連續(xù)梁梁體橫向存在坡度,標高線性難為控制?,F場采用五點線型定位,對梁體兩側端、最低點、中線位置進行線型定位,線路方向沒2m 設置定位架,保證線型順暢、不回彈,確保梁體標高、線型控制到位。
連續(xù)梁鋼筋多而密集,與預應力管道存在碰撞,較為麻煩。施工前BIM 建模優(yōu)化梁體構造,減小不必要鋼筋,對碰撞情況進行分析并調整。節(jié)段施工通過定制端頭鋼模開槽定位鋼筋,橫向采用劃線定位,確保鋼筋間距合適。
澆筑前在適當位置布置下料口和振搗通道,確保不缺振漏振。夏季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其進行土工布覆蓋噴淋灑水養(yǎng)護,冬季進行防護棚罩圍擋棉被覆蓋火爐養(yǎng)護,養(yǎng)護周期14 天。
預應力管道存在豎彎,位置難以控制。依據不同斷面管道坐標,工廠化精確加工相應截面的全截面整體井字架。通過整體制作,保證了管道之間相對位置,增加了井字架的整體剛度,井字架與鋼筋骨架點焊固定。
在后期連續(xù)梁施工,進一步提高連續(xù)梁施工質量控制,完善相應施工工藝與施工方法,實現連續(xù)梁標準化、制度化、程序化施工,為后期大跨度連續(xù)梁建設施工提供更好地技術基礎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