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文
(新野縣人民醫(yī)院 中藥房,河南 南陽 473500)
慢性盆腔炎是由較多因素造成的女性內(nèi)生殖器相鄰結(jié)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癥情況,在婦科中較為常見,該病具有病情反復發(fā)作、治愈周期長的特點,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經(jīng)期紊亂、不孕不育、腰腹疼痛等,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本研究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西藥與中藥保留灌腸進行治療,對其臨床療效和炎癥因子水平變化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新野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年齡為23~47歲,平均(36.32±2.43)歲;病程為6個月~3 a,平均(1.62±0.45)a;盆腔結(jié)締組織炎19例,盆腔腹膜炎22例。觀察組:年齡為21~45歲,平均(35.46±2.33)歲;病程為8個月~5 a,平均(2.37±0.32)a;盆腔結(jié)締組織炎21例,盆腔腹膜炎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1)西醫(yī)診斷標準為符合《盆腔炎癥性疾病診治規(guī)范(修訂版)》[2]中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增多、下腹墜漲疼痛,經(jīng)B超檢查存在炎性包塊。②中醫(yī)診斷標準為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炎濕熱蘊結(jié)證,主癥為腰骶脹痛、下腹疼痛、帶下增多,次癥為月經(jīng)不調(diào)、神疲乏力、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主次癥各兼兩項即可診斷。排除標準:(1)患者存在重大疾病或精神異常;(2)無法較好地配合治療;(3)存在藥物禁忌證;(4)肝腎功能異常。
1.3 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頭孢西丁鈉(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9327)融入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中,4~6 min內(nèi)緩慢靜脈注射,鹽酸多西環(huán)素(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51022999)口服,每次2片,每日1次,治療時間持續(xù)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使用中藥保留灌腸,方藥組成:敗醬草、紫花地丁各20 g,丹參、魚腥草各15 g。水煎煮2次取濃縮液100 mL,待藥液至溫熱后,患者取臥位,通過肛管將藥液緩慢注入患者體內(nèi),注入后高抬患者臀部,藥液在患者體內(nèi)保持30 min,每日1劑。
1.4 評價指標(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2)對比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抽取患者靜脈血5 mL,通過免疫學檢測法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通過細胞病變抑制法測定γ干擾素(IFN-γ)。
1.5 療效判定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超聲檢查后盆腔包塊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盆腔包塊檢查縮?。粺o效: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或加重。
2.1 臨床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炎癥因子水平兩組治療前TNF-α、IL-6、IFN-γ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治療后TNF-α、IL-6、IFN-γ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6—白細胞介素-6;IFN-γ—γ干擾素。
慢性盆腔炎的治療過程緩慢,主要病理基礎(chǔ)為急性期細菌感染后的免疫低下,其發(fā)病與炎癥反應因子的關(guān)系密切,炎癥因子的釋放可加劇盆腔病理的損傷,涉及盆腔腹膜、卵巢和周圍組織,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控制炎癥因子變化具有重要意義[4]。
對照組患者使用的頭孢西丁鈉為頭霉素類新型抗生素,對革蘭陰性菌的作用效果較強,臨床應用于腹膜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鹽酸多西環(huán)素為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抗菌效果較好,常用于支原體及衣原體感染性病變,但西藥治療作用于全身,對病灶部位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祖國醫(yī)學認為,慢性盆腔炎屬“帶下”“癥瘕”范疇,其病理機制為氣滯血瘀,外感熱毒之邪,脈絡受損,致氣血不暢,胞絡阻滯,不通則痛。方中敗醬草具有消癰散結(jié)功效,紫花地丁可清熱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丹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調(diào)經(jīng)功效,魚腥草具有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之效,諸多藥物聯(lián)用,起到消腫散結(jié)、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TNF-α、IL-6、IFN-γ水平低于對照組。
綜上,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加用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后可顯著提高臨床總有效率,降低炎癥反應因子水平,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