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鋒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口腔種植是臨床治療牙列缺損的主要手段,通過結合口腔材料學、口腔外科學、口腔修復學等多種學科技術,有效恢復患者咀嚼功能、語言功能、面部美感[1-2]。以往臨床口腔種植前需行曲面全景體層攝影檢查口腔,但僅能提供二維平面圖像,術者經此推測三維解剖關系,受骨量、口腔解剖接口等影響,難以確??谇环N植下種植體的精確位置。在口腔種植術中,輔助快速成型技術制作導板,能夠將術前攝影檢查放到術中實施,進而簡化操作步驟,在口腔種植領域的預見性、微創(chuàng)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3-4]。本研究旨在探討數(shù)字化導板輔助植入種植體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擬行種植手術的80例(患牙150顆)牙列缺損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患牙75顆)。研究獲得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21~65歲,平均(40.28±3.24)歲;外傷所致缺損20顆,先天性缺損40顆,齲齒拔牙缺損15顆。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為20~66歲,平均(40.25±3.18)歲;外傷所致缺損18顆,先天性缺損41顆,齲齒拔牙缺損16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1)牙列缺損;(2)年齡≥18歲;(3)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4)認知功能正常且無語言溝通障礙;(5)鄰牙無錯位。排除標準:(1)嚴重夜磨牙;(2)活動性牙周炎;(3)酗酒或長期抽煙;(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開口受限無法手術;(6)惡性腫瘤;(7)神經系統(tǒng)疾?。?8)凝血功能異常;(9)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未控制;(10)存在多生牙或畸形牙;(11)免疫系統(tǒng)疾?。?12)口腔手術史。
1.3 治療方法治療前均清潔口腔,取模制作診斷蠟型,制作術中所用的放射導板。術前以常規(guī)全景口腔頜面部錐形束CT(CBCT)檢查口腔,將檢查結果導入軟件,根據(jù)患者牙槽嵴寬度、高度選擇適宜的種植體型號,明確植入方向、深度,防止種植體植入時造成周圍結構損傷,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性行骨增量手術。對照組行Simlant手術方案,共植入75顆種植牙。觀察組行數(shù)字化導板輔助植入種植體:先以光學掃描石膏模型,將石膏數(shù)字化模型與掃描結果行1∶1配對后,將無法重合的牙頜特征消除,口腔黏膜表面缺陷需加以重視。設計手術導板,在STL文件生成后,制作數(shù)字化導板,植入種植體,共植入75顆種植牙。兩組術后均行CBCT拍攝。
1.4 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牙齦炎癥與臨床癥狀均消失,可正常咬食硬物為顯效;牙齦輕度充血,臨床癥狀減輕,X線檢查牙槽骨無明顯改變,可正常咬食重度硬物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治療總有效率。(2)在Simplant 軟件中導入術前、術后CBCT拍攝數(shù)據(jù)實施三維重建,以STL格式導出三維模型。選擇3個特征性標志點實施配對,對比兩種術式的精確度:種植體根尖部、種植體頂部、種植體深度與角度偏差。(3)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刺激痛、樁核脫落等。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精確度觀察組種植體實際根尖部、頂部、角度、深度與術前設計偏差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種術式種植體實際位置與術前設計偏差值比較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刺激痛(0例)、樁核脫落(0例)發(fā)生比例低于對照組[10例(13.33%),7例(9.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口腔種植屬于新型修復牙列缺損技術,不僅不會損傷周圍牙齒,且舒適美觀,遠期效果穩(wěn)定。但對于部分病情復雜的患者,或直接依托年輕醫(yī)生經驗操作,難以確保種植體位置、方向、深度的準確性,甚至可能造成鄰近解剖結構損傷、牙槽骨側壁穿孔[5-6]。數(shù)字化導板可轉移術前計劃至術中操作,能簡化手術操作流程,提高手術精確度,減小手術對機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與口腔種植學的微創(chuàng)、精確理念相吻合,逐漸被應用于臨床[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較高,種植體實際根尖部、頂部、角度、深度與術前設計偏差值以及刺激痛、樁核脫落發(fā)生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數(shù)字化導板輔助植入種植體精確度高,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韓紅娟等[8]分別對擬行口腔種植術治療患者行數(shù)字化導板聯(lián)合種植體植入(設為觀察組)與無種植導板輔助植入種植體(設為對照組)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種植體實際頂部、根尖部和角度與術前設計偏差值低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因上頜前牙區(qū)唇側骨壁多合并凹陷,為避免種植體根尖部暴露、骨壁側穿,種植手術需在翻瓣直視下實施。數(shù)字化導板能夠將術前設計準確轉移至手術操作中,優(yōu)化整個手術流程,縮短治療時間,且無需翻瓣手術,使患者術后腫脹、疼痛發(fā)生率降低;不會損傷解剖結構,年輕醫(yī)生可更好地評估復雜病例病情,準確評估術中操作的安全距離,減少手術所致的上頜竇黏膜穿孔、神經損傷、鄰牙損傷、骨壁側穿等[9-10]。此外,數(shù)字化導板輔助植入種植體能對種植體三圍方向的合理性做出綜合考慮,防止種植體唇側過度偏倚而引起牙齦萎縮,進而影響美學修復,且無需考慮引入上頜竇提升術,若患者合并頜后牙區(qū)骨量過少,數(shù)字化導板應用下可將種植體斜行植入,充分利用剩余骨量,防止高風險的下牙槽神經移位術。數(shù)字化導板可精確定位種植體植入位置,防止因種植體植入角度、位置不正所致的無法順利完成修復、邊緣骨吸收,側向力過大所致的崩瓷、螺絲形變、松動、折斷,甚至種植體折斷等諸多問題,安全性更高。
綜上,數(shù)字化導板輔助植入種植體具有較高的精確度,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