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甫
(天津市黃河醫(yī)院外科,天津 300100)
闌尾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外科急腹癥,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不然容易導致闌尾穿孔和壞疽,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對于穿孔性闌尾炎,以往臨床上多采用開腹手術進行治療,但這種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特別是老年患者難以耐受[1-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技術逐漸廣泛應用在臨床治療中。給予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治療,獲得了較好效果。本文就開腹闌尾切除術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進行了分析探討?,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所選的96例對象均選自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并將之分為了對照組48例和觀察組4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73歲,平均(55.82±10.22)歲,觀察組患者年齡21~74歲,平均(55.91±11.08)歲。所選患者均符合穿孔性闌尾炎的相關診斷標準,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排除了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疾病、妊娠、精神疾病等患者。將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開腹闌尾切除術,首先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在其右側骼前中外1/3處行長度>5 cm的切口,分離闌尾,結扎闌尾根部,并切斷闌尾近端的闌尾,最后包埋闌尾殘端。在手術后給予抗感染操作、沖洗、引流。觀察組患者在腹腔鏡下進行闌尾切除,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指導患者取頭低腳高位,在患者的臍部行1 cm切口,將該切口作為觀察孔,采用氣腹針充入CO2形成人工氣腹;拔出氣腹針后,在觀察孔插入10 mm的Trocar,之后插入腹腔鏡進行檢查,另外建立10 mm和5 mm的切口作為主副操作孔,放入與上相同的Trocar,找到穿孔闌尾處,從而徹底清除腹腔內的膿腫,采用電凝鉗將周圍脂肪組織分離,用鈦夾處理病灶闌尾,然后給予切除。在主操作口取出闌尾后,對腹腔進行沖洗,關閉氣腹;最后確定無誤則手術結束。在術后給予兩組患者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1]。
1.3觀察指標: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兩組患者在術后10 h、20 h、30 h的疼痛程度,患者將其疼痛程度感在10 cm的刻度尺上做好標注,分數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深。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
2.1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對比:在術后10 h、20 h、30 h,觀察組的疼痛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經過對比分析,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對比分)
2.2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在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2.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17%、20.83%,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對比[例(%)]
穿孔性闌尾炎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該疾病和細菌感染、闌尾腔梗阻等因素相關。穿孔性闌尾炎患者一般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些還會引起腹腔中毒性感染和腸粘連等并發(fā)癥,因此,治療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3-4]。正是因為這樣,一旦發(fā)現穿孔性闌尾炎,應及時入院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手術時機,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
對于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臨床上一般采用外科手術,該治療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切除病變感染闌尾和病灶,以免引發(fā)化膿性腹膜炎,甚至全身性膿毒癥。開腹闌尾切除術是以往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手術方式,該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大,手術后患者容易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不僅整體療效不佳,也影響了患者的預后[5-6]。隨著醫(yī)療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技術越來越嫻熟,逐漸被應用至穿孔性闌尾炎的治療中,且獲得了較好療效。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創(chuàng)傷小,給患者術后帶來的疼痛感較低。通過腹腔鏡,手術醫(yī)生的術野較為清晰開闊,能夠更容易明確闌尾位置,也可以盡快處理闌尾殘端,從而減少手術用時和術中失血量[7-8],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在術后容易發(fā)生切口感染,但腹腔鏡下手術,手術切口較小,且有效避免了膿液和穿孔闌尾接觸切口,從而減少了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在腹腔鏡下手術,無需暴露患者腹腔,紗布和腸管不會直接接觸,也降低了腸粘連的可能性,從而患者術后可以盡早進食,促進身體恢復。另外,腹腔鏡手術視野較為開闊,手術醫(yī)生可徹底洗凈聚集在患者腹腔低處的膿液,從而減少了殘余膿腫形成的可能性[9-10]。 切口小,有利于提高美容效果。廣大患者逐漸難以接受開腹手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即使切口愈合,也會留下瘢痕,影響美觀,而腹腔鏡手術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點[11-13]。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腹腔鏡下實行了闌尾切除術,而對照組患者則接受了傳統的開腹闌尾切除術,經過對比,觀察組的術后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各項手術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均有明顯差異,并且觀察組患者術后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也少于對照組,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此說明,對于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總體來說,在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比傳統開腹手術的效果更好,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下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行闌尾切除術,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促進患者機體功能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