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吳英毅
(中國科學院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 北京 100049)
Bonnet曲面是指三維歐氏空間E3中一張可定向曲面,并且上面存在一個保主曲率且保定向的非平凡(即不是E3中的剛體運動在曲面上的限制)單參數(shù)等距變換族。Bonnet曲面的概念最初由Bonnet[1]提出,他證明E3中的常平均曲率曲面一定是Bonnet曲面。Bonnet之后,一直有數(shù)學家對Bonnet曲面進行研究,比如:Graustein,Hazzidakis,Cartan等。近二三十年,Bonnet曲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Chern[2]利用活動標架法,給出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滿足的充要條件,并利用該條件得到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的一些重要性質(zhì),包括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一定是W-曲面,即滿足dH∧dK=0的曲面。Colares和Kenmotsu[3]系統(tǒng)地研究Gauss曲率為零的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并且給出分類和等距族。Chen和Peng[4]在文獻[2]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的一些重要性質(zhì),并最終得到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的分類,以及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的平均曲率滿足的常微分方程,這個方程與Hazzidakis在文獻[5]中的結(jié)果等價。Peng與Lu[6]研究文獻[4]中前兩類Bonnet曲面的極限曲面。Bobenko和Eitner[7]用可積系統(tǒng)的方法,得到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平均曲率與Painlevé方程解之間的關(guān)系,并利用Painlevé方程的解表示出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的平均曲率。在文獻[8]中,Chen和Li得到在空間形式3(c)中的Bonnet曲面和在中類空Bonnet曲面的分類定理。
為方便敘述,下文中討論的Bonnet曲面都是指非常平均曲率Bonnet曲面并且曲面上沒有臍點,又假設在該曲面上dH≠0,并且文中提到的等距皆為保定向的等距。
在文獻[4]中,作者提出一個問題,是否存在Gauss曲率不恒為0的Bonnet曲面。在本文中,通過研究Bonnet曲面平均曲率滿足的微分方程,得到上述問題的肯定回答,即
定理A存在Gauss曲率不恒為0的Bonnet曲面。
此外,利用文獻[2,4,6]中的結(jié)果,又得到
定理B如果兩張Bonnet曲面之間存在一個保主曲率且保定向的共形映射,若兩Bonnet曲面的Gauss曲率零點孤立,則該共形映射為等距;若兩Bonnet曲面的Gauss曲率恒為0,則該共形映射為相似變換。
對于S,首先有標架運動方程:
由Codazzi方程,
于是令
2dH=(a-c)(Aω1+Bω2),
(1)
因此,
(2)
θ1=Aω1+Bω2,θ2=-Bω1+Aω2,
α1=Aω1-Bω2,α2=Bω1+Aω2.
再定義曲面上的*算子,
*ω1=ω2,*ω2=-ω1.
于是有
*θ1=θ2,*θ2=-θ1,
*α1=α2,*α2=-α1.
(1)和(2)可以寫成
2dH=(a-c)θ1,
dlog(a-c)=α1+2*ω12.
如果dH≠0,可定義新的度量:
(3)
其中ds2是S上的誘導度量。
Chern在文獻[2]中證明曲面S為Bonnet曲面的充要條件為
(4)
定理1.1設S為Bonnet曲面,定義度量
(5)
ds2=e2ρ(du2+dv2),
(6)
設
(7)
則
(8)
(9)
(9)的可積性條件為F滿足
(lnF)″=F2.
(10)
解(10),得到
(11)
這里的t,λ(λ>0)是常數(shù)。將(11)代入(9)中,解出θ有
(12)
這里的s是常數(shù);或者
(13)
或者
(14)
注意,(13)和(14)是在(12)中令s→±∞ 的結(jié)果。 再由(6),K=-ρ″e-2ρ得到
(15)
再由θ為(9)的解,可得
在這一節(jié)中,首先研究Gauss曲率恒為0的Bonnet曲面,得到命題2.1,再對(15) 降階,得到命題2.2, 最后對降階后的方程用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定理證明定理A。
首先,得到
證明若Gauss曲率K恒為0,由定理1.2,H滿足
(16)
且
(17)
當H=βeαuF時,H′=β(αeαuF+eαuF′),此時,F(xiàn)滿足αF+F′=F2,即α+(lnF)′=F,因此,(lnF)″=F′,由(10),
F2=F′,
(18)
當H=-βeαuF時,H′=-β(αeαuF+eαuF′),此時,F(xiàn)滿足αF+F′=-F2,得
F2=-F′,
(19)
□
然后,對(15)降階得到
命題2.2若H是(15)的解則存在常數(shù)C使得H滿足
(20)
即
h″=fe-h.
(21)
在(21)兩邊同乘2h′,得2h′h″=2fe-hh′,
即
(h′2)′=-2f(e-h)′.
(22)
對(22)兩邊積分一次得
(23)
=fe-h+4H′-4H(lnF)′,
即
4H′-4H(lnF)′.
(24)
將(24)代入(23)得(20)成立。
□
注:Hazzidakis在文獻[5]中得到一個與(15)等價的方程,因此,在文獻[7]中,作者稱文獻[5] 中的方程為Hazzidakis 方程。 在文獻[5]中,Hazzidakis也將得到的方程進行了降階,但與(20)在形式上有較大差別。
下面,通過研究(20)的解證明定理A。
定理A的證明設0在F的定義域內(nèi),在2上取一點(x0,y0)(y0>0)以及取C∈充分大使得
于是存在ε>0以及(x0,y0)的開鄰域U,使得?(x,y)∈U,y>0且 ?(u,x,y)∈(-ε,ε)×U,
(25)
在(-ε,ε)×U上考慮方程組
(26)
由(25),
為(-ε,ε)×U上光滑函數(shù)。 于是由常微分方程組解的存在唯一性,存在0<δ≤ε滿足在(-δ,δ)上(26) 存在唯一一組光滑解(x(u),y(u))。 下面證明x(u)滿足(15)。
首先,由(x(u),y(u))為(26)的解,?u∈(-δ,δ),(x(u),y(u))∈U,x′=y>0,且
x″=2(lnF)′x′+
于是x(u)滿足
(27)
因此,x(u)滿足(20)。另外,由(x(u),y(u))為(26)的解,?u∈(-δ,δ),(x(u),y(u))∈U, 從而
Cx′2-4[F2x2x′+x′3-2xx′2(lnF)′]>0,
矛盾。因此,S的Gauss曲率不恒為0。這就證明了定理A。
(28)
下面將要證明,若K的零點孤立則M=1,即σ為等距;若K恒為0,則M為常數(shù)。
首先,可定義S上*算子,
*ω1=ω2,*ω2=-ω1,
由(28),
因此,有
*°σ*=σ*°★.
(29)
設
2dH=(a-c)(Aω1+Bω2),
θ1=Aω1+Bω2,θ2=-Bω1+Aω2,
α1=Aω1-Bω2,α2=Bω1+Aω2,
2dH=(a-c)θ1,
(30)
dlog(a-c)=α1+2*ω12,
(31)
(32)
用σ將(30)兩邊拉回有
因此,
(33)
在(33)兩邊作用*,并用(29)得
注意到
于是,
(34)
在(31)兩邊作用*,得
*dlog(a-c)=α2-2ω12.
(35)
再用σ將(35)兩邊拉回得
(36)
由(34),
(37)
dω12=-Kω1∧ω2,
(38)
(39)
用σ將(39)兩邊拉回得
由(28),(37)和(38),
K(M2-1)=0.
因此,如果K的零點孤立,M=1。
(40)
于是
因此,M為常數(shù),不必為1。即完成定理B的證明。
作者非常感謝彭家貴教授,彭教授為作者提供了很多資料并與作者進行了非常有益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