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伊緋
在1929年5月出版的《北洋畫報》第319期和320期上,連續(xù)影印刊載了一篇康有為的“飛行詩”手跡。當時,康有為已逝世兩年之久。這幅手跡刊出,不禁又令世人再次憶起這位當時的先鋒人物。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有為(1858年至1927年),一生以維新變革為己任,時時標新立異、處處敢于爭先。即便已至暮年,仍樂于嘗試新生事物。關(guān)涉晚年康氏的諸種逸事秘聞,坊間多有流傳,在此不贅。而他坐飛機這則逸事,令人殊覺驚異。
原來,晚年康有為特立獨行,不顧老邁之軀,坐上了當時國內(nèi)少有且普遍認為安全系數(shù)堪憂的飛機,來了一趟沖上云霄的飛行之旅。不僅有如此“豪舉”,他還在飛行之后即興揮毫,寫成了一篇“飛行詩”,更令人嘆為觀止。轉(zhuǎn)錄其詩原文如下:
飄飄乎,我今日又上青天。升騰虛空,凌跨紫煙,倪視人世,臨睨山川?;残鰸h而翔碧落,如羽化而登仙。松林為芥苗,人馬為蟻旋,峻嶺為丘墟,長河為蟲蜿蜒。下視保定十里之大城,如一方器之在埏層中。崇樓杰閣為覆杯,市廛垅畝為井田。乘云乍抑揚,御風(fēng)更上遷。忽逍遙乎,月宮乃巡歷乎。木土火金水之星,法登太陽日天子之殿;周太淵紫淵天市之垣,入北極之辰而四眺,乃叔晃昱而窮游,太元之元回盼吾地之渺小,曾不逮巢蟻。睫蟭螟之末孫,乃為爭蝸角之微末,日弄蠻觸之兵鋌,自稱王霸,而高視正于南柯蟻關(guān)之夢焉。吾化形人之徒與,而誰與衰生民而救旃。不愿居天上,仍還處人間。忽飚墮于吾地,遂轉(zhuǎn)輪于塵寰。盡諸天游戲事,世界無量劫經(jīng)賢。癸亥三月二十五日,蒞保定乘飛機,其中御風(fēng)神為天游口占。南??涤袨樘煊位祟}。
細觀畫報圖注,稱:“康南海以七十老翁,泠然御風(fēng),其膽識之高超,足使后生驚愧。右時為其空游后得意之筆,從未發(fā)表,至足珍貴?,F(xiàn)藏徐善伯先生處,以其有裨于提倡航空也,故亟制版刊登,并謝善伯盛意?!睋?jù)此可知,這幅手跡為收藏者徐善伯交由畫報刊發(fā)的。
徐善伯,名良,康有為得意門生徐勤(字君勉)之子,曾抄錄整理過《康南海自編年譜》??涤袨椤帮w行詩”手跡,源自徐善伯珍藏,出處應(yīng)無問題。此“飛行詩”手跡“從未發(fā)表”之說,確也成立。筆者查詢康氏詩文集多種,確實未見此詩,可稱“佚詩”,對研究康氏生平及晚年思想均有相當價值。
刊載于《北洋畫報》第319期上的康有為“飛行詩”手跡
刊載于《北洋畫報》第320期上的康有為“飛行詩”手跡。
據(jù)《康南海自編年譜》記載,有康有為于1923年“三月謁泰陵、昌陵,至保定乘飛機”的記載??芍?,“飛行詩”實作于此年,康氏時年66歲。泰陵、昌陵,皆屬清西陵,分別為清雍正帝、嘉慶帝及其后妃陵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永寧山下。
據(jù)康有為落款“癸亥三月二十五日,蒞保定乘飛機”云云,可確定1923年5月10日,其在河北保定乘飛機。那么,他要飛往何處呢?據(jù)年譜可知,康在謁西陵之后,“旋游河南開封禹王臺龍陵”。也即是說,他在河北保定乘坐飛機,極可能是飛往河南開封的。這樣的飛行線路,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常人根本無法想像。須知,從保定至開封有500余公里的路程,至今也未開通民用航空線路,只能乘坐火車與汽車往返,需耗時6小時以上。
事實上,康有為從保定至開封,乘坐的只可能是私人飛機,或者是搭乘當?shù)卣?wù)及軍用飛機。據(jù)考,中國民用航空最早只是于1920年有過短暫開通,且航線單一,只有從北京到天津的航線,且這一段航線時飛時停,至1924年就停辦了。所以,康有為于1923年即坐飛機從保定飛赴開封之舉,不但又開了國人倡辦民用航空的風(fēng)氣之先,且其搭乘私人飛機純?yōu)槁糜?,這就更為時髦了。
當然,康有為坐飛機之后寫下的“飛行詩”,則實在不可稱之為“詩”。因其句詞參差,并無格律可言,純是興之所至,駢文感懷而已。且因坐飛機觀空中景象,而聯(lián)想到“月宮巡游”,進而再論及“木土火金水之星,法登太陽日天子之殿”云云,則只是與他晚年好講天文學(xué),自稱“天游化人”,創(chuàng)辦“天游學(xué)院”,鼓吹“人神同在”與“天下大同”有關(guā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