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二千
在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德國隊自帶幾百千克的香腸土豆,韓國隊帶上了泡菜,葡萄牙隊帶了凍章魚和波爾圖酒。看來俄餐的難吃已經(jīng)遠近聞名,但極少人了解過,俄羅斯菜到底怎么個“難吃”,為什么不合口味?
俄羅斯菜特別喜歡走極端,要么太咸要么太酸。俄羅斯菜硬核的口味,通常讓第一次嘗試的人瞬間懷疑味蕾。但是,如果你愿意多嘗幾口,仔細品品,可能就沒有那么難吃了。
俄羅斯菜之所以厲害,是因為比起普通的酸甜苦辣咸,俄餐的口味還兼?zhèn)淞擞秃湍亙纱筇攸c。俄羅斯人做菜下油,特別大方。網(wǎng)上一位俄羅斯的美食博主在煮羊肉土豆的時候,直接將一瓶兩升的油往鍋里倒,絲毫不在意油多少錢。
煮肉燉肉煮菜湯,湯汁表面都浮著一層油脂,俄羅斯人覺得這層油脂也可以當(dāng)作食物的一部分。像節(jié)日傳統(tǒng)食物肉凍,看起來就像肉外面包裹里一層透明啫喱,讓你一口一個膠原蛋白。
單下油也不能完全滿足俄羅斯人。他們會在各種菜品味道上加幾分膩:加點牛油、黃油、蛋黃醬。牛油黃油在俄羅斯人的餐桌上地位很高。沙拉、雜拌涼菜、肉禽冷盤等,俄羅斯人都不介意加點黃油。另一個俄羅斯人的靈魂伴侶就是蛋黃醬美乃滋了,在冷盤、肉食、湯、甜食上,都喜歡擠上厚厚一層美乃滋。
一頓飯吃完主食以為結(jié)束了?俄羅斯人還準備了各種甜品,常見的有松餅、蛋糕、派等,搭配煉乳。愛吃甜的俄羅斯人還制作了多種煉乳換著吃,有經(jīng)過高溫?zé)崽幚斫固腔氖鞜捜?,還有加入香菜菊苣味的煉乳。
吃得這么油膩,俄羅斯人吃得下這么多東西嗎?其實,高寒地區(qū),吃再油都是保暖需要。由于氣候嚴寒,俄羅斯人需要更多的熱量來維持一天的日常活動。俄羅斯所處的緯度較高,一年只有夏天適合耕作,許多地區(qū)便轉(zhuǎn)型發(fā)展畜牧業(yè)。所以俄羅斯人的食物結(jié)構(gòu)中,蔬菜占比小,肉類和奶類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吃得這么油膩也是迫不得已,為了解除油膩感,他們會加入其他重口味來調(diào)和味道,如酸味、咸味。
對于高加索地區(qū)的人們,吃得咸還能令身體里水分蒸發(fā)得更少。除了多下鹽,吃魚子醬以外,當(dāng)?shù)剡€有傳統(tǒng)的熏咸魚,齁咸齁咸的。雖然外國人接受不了,本地人可是當(dāng)魷魚絲那樣吃。
俄羅斯人平時的食材選擇并不多。漫長的冬天無法耕種,對于不太新鮮的食物,吃的時候只能盡量掩蓋住它不新鮮的味道。這促使俄羅斯人在醬汁調(diào)料上花更多的心思,只要醬汁味道不錯,本身食材的味道就沒有那么突出了。
食材有限,食物味道都這么重,吃膩了怎么辦?為此,俄羅斯人還制作了多種味道神奇的飲料,搭配上重口味食物,把味蕾拉回到平衡點。
大家熟知的伏特加,不是直接喝的,它經(jīng)常和腌菜、肉凍、紅菜湯等濃味食物一起出現(xiàn)。如果覺得伏特加不夠過癮,俄羅斯人還會給你來一杯伏特加里混啤酒的“Y o r s h”,嘗過的人評論說,喝完回家的路上走路就摔了。
除了酒,俄羅斯人最喜愛的日常飲料是茶,然而他們對茶葉沒有太多的追求,只要求沖出來茶味夠濃就行。俄羅斯人喝茶,不是買一杯拿著走,而是要坐下來邊喝邊聊天。濃茶總有蛋糕、烤餅、餡餅、果醬等茶點相配,茶味剛好解甜膩。
俄羅斯人對酸味的異常喜愛到了喝茶這里也要堅持,他們茶中必須加檸檬,也有人會配酸黃瓜等腌菜一起喝。
除了解膩,俄羅斯人還有許多飲料,是為了助消化,出于健康原因才喝的,所以口味并不是重點。腌制食品的方法,也被搬過來做發(fā)酵飲料。最著名的例子是液體面包“格瓦斯”。格瓦斯的制作方法很簡單,把黑面包放在密封容器里發(fā)酵,差不多就是把面包泡水放幾天之后就能喝了。歷史上,格瓦斯是俄羅斯人的生命之水。物質(zhì)匱乏的時候,剩下的面包也成了飲料,直接喝又飽又助于消化。
發(fā)酵飲料還有很大部分是奶制品,俄羅斯的奶制品種類繁多,酸奶類就有風(fēng)靡歐洲的開菲爾酸奶、熟酸乳、酸牛奶等。被問到為什么要喝這樣的發(fā)酵奶的時候,俄羅斯人會一本正經(jīng)地回答,發(fā)酵的奶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乳酸菌等,為了健康也要喝。
如果下次還覺得俄羅斯菜難吃的話,換個醬汁、配杯酒或者飲料、代入氣溫是零下十幾攝氏度,也許口中的食物就不那么難吃了。
//摘自九行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