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
編輯同志:
我是哈爾濱市的一名個體工商業(yè)主。2020年3月,熟人安貝生因資金周轉需要,向我借款50萬元,并約定于2020年9月15日前全部還清。
在簽訂借款合同時,安貝生找到朋友曹保田,請求其幫忙擔保。為此,曹保田出具了擔保承諾書。
后因經營出現(xiàn)問題,安貝生未能按期還款。在進一步溝通過程中,安貝生以“手頭資金不足”為由,一再表示沒有能力償還欠款。2020年10月26日,我找到曹保田,要求其履行擔保責任,代為償還借款。曹保田卻稱,他雖然為債務合同提供了保證承諾,但只是礙于朋友情面出具了承諾書,且承諾書上未約定保證方式。他認為,我應先通過訴訟或者仲裁等方式主張權利,經判決或裁決需要他承擔的責任,他才承擔。
我想咨詢一下,曹保田的這種說法有法律依據(jù)嗎?我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讀者 張海棠
【答疑】
根據(jù)張海棠的來信,本欄編輯特邀黑龍江冰都律師事務所馮春龍律師進行答疑。
保證合同指的是保證人和債權人達成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代為履行或連帶責任的協(xié)議。司法實踐中,很多人基于面子,為熟人、朋友出具承諾書,卻往往忽略了保證背后的法律責任。本案中,張海棠的困惑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保證合同是否成立,二是保證方式該如何認定。
首先,張海棠與曹保田的保證合同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規(guī)定:“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苯衲觐C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條進一步明確:“保證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債權債務合同中的保證條款。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作出保證,債權人接收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本案中,雖然曹保田與張海棠未簽署保證合同,但曹保田以書面形式出具了承諾書,張海棠予以接受且未提出異議,故保證合同成立。
其次,本案中的保證方式為一般保證。
在保證合同中,通常涉及“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兩個法律概念。其中,一般保證是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連帶責任保證是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二者的重要區(qū)別為: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即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保證人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
在保證方式約定不明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如曹保田履行保證責任,代安貝生償還欠款50萬元,法律依舊會保護其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條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有權在其承擔保證責任的范圍內向債務人追償,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睂ΡWC人追償權的明確,賦予了保證人承擔責任后在承擔保證責任范圍內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
張海棠可以依據(jù)上述法律條款,嘗試與安貝生、曹保田進一步溝通。若合法權益仍無法得到滿足,張海棠可以收集微信、短信、通話錄音、銀行轉賬記錄等證據(j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二人先后履行借款及保證合同。
本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