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
我曾遇到過兩個女同事,一個叫張曼,她坐公交從來不讓座。有一次談到這件事,她說道:“我懷孕的時候,有一次坐公交車,身體特別難受。最后沒辦法,就坐在過道上!可是身邊的人,沒一個給我讓座的!從那時開始,我也不讓座了!我給別人讓座,我難受的時候誰管過我?”另一個同事叫劉欣,她經(jīng)常在公交車上讓座。她說:“我懷孕的時候坐公交車上下班,早高峰經(jīng)常沒座,每次上班就像打一場仗!我算是知道了身體不便的人,站一路有多難受。所以看到有需要的人,就會讓一下!”同樣的經(jīng)歷,兩位同事得出的結(jié)論完全不同。我仔細觀察,很多同事都說張曼刻薄,她的人緣一般。而劉欣正好相反,同事們都說她熱情、樂于助人,大家都很喜歡她。
有句話叫“窮長良心”,意思是一個人越窮,越應(yīng)該體會窮人的不易,因而更懂得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其實不光是窮,一個人越是經(jīng)歷過困難,越是能同情別人的不易,這樣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善良,也會贏得越來越多人的喜歡。相反,如果一個人遇到了困難,就抱怨社會不公、別人不善良,用一種刻薄的態(tài)度去對待社會、對待別人,他也會變得越來越狹隘,越來越惹人討厭。
最近一段視頻在網(wǎng)上火了:一位阿姨因為違規(guī)停自行車,被交警罰款二十元,并且需要網(wǎng)上支付。阿姨不懂智能手機,交警提出幫阿姨操作。在這個過程中,阿姨和交警閑聊,說道自己從農(nóng)村來到城市洗碗,這一罰,自己一天的工資就沒了。交警同情阿姨,提出代她支付這二十元。阿姨聽了,馬上說道:“你賺錢也很辛苦,我自己再沒錢,也不能讓你付!”其實阿姨的日子很困難,每天辛苦洗碗,只能掙一點點錢,但是她一直在強調(diào):交警也很辛苦,是自己給交警添了麻煩,不管自己的條件怎么樣,都不能白拿交警的辛苦錢。這位阿姨的行為,在網(wǎng)上收到了無數(shù)的點贊。
有的人自己過得不容易,就會怨天尤人,總希望別人能對自己好點,讓自己的境遇得到改善。因而,但凡有人對他們有一點不好,他們就開始抱怨。而有的人,就像那位阿姨一樣,自己過得不容易,他們就分外體諒別人的不容易,不肯占別人一點便宜,不肯因為自己讓別人多受一點損失。這樣的人,活得更有尊嚴,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敬佩和幫助。
我們老板文化不高,但是對所有的人都非常尊重,哪怕是大樓里的保潔、保安。夏天熱的時候,每次給我們單位的同事買冷飲、雪糕,他總不忘記給保安和保潔也買一份——雖然那些保安和保潔是不屬于我們公司的人。有一次,老板講起了自己的過往:他剛開始來大城市的時候,沒有學(xué)歷,就在一個大樓做保潔,受盡了冷眼。有一次自己帶的水喝完了,他去樓里一家公司,問人家:“我能在您這兒接杯水喝嗎?”公司里一個職員冷漠地說:“沒水!”他轉(zhuǎn)身離開,聽到那人在后面說:“他那手天天通廁所,摸了我們的飲水機,我們還怎么喝啊?”老板說:“沒有我天天通廁所,能有他們干凈的工作環(huán)境嗎?我干過我知道,那些保安、保潔干著比我們辛苦十倍的活兒,我們應(yīng)該尊敬人家!”
有的人在自己窮困潦倒的時候遭遇了不公和嘲諷,一旦他們有一天成功了,會用更加勢利的方式對待那些底層的人,以發(fā)泄自己心中扭曲的快感。而有的人,他們曾經(jīng)窮困過,更能體會那些底層人士的辛苦,即使自己成功了,也會用更加尊敬的態(tài)度去對待那些不如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心胸寬廣、心地善良,會越來越成功。
一個人遭遇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境下變得越來越自私、狹隘。窮長良心,在困境中學(xué)會同情體諒別人,你的人生也會迎來新的春天。
【原載《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