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淵志
(延津縣農業(yè)農村局,河南 延津 453200)
豬是恒溫動物,皮下脂肪較厚,汗腺不發(fā)達,夏季高溫高濕環(huán)境對豬的采食量、日增重、飼料利用率、母豬懷胎率和產仔率、公豬的精子質量、仔豬存活率等生產繁殖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各類豬只食欲不振甚至厭食,體況下降,母豬乳汁減少,導致仔豬下痢、消瘦乃至死亡,高溫應激也會引起母豬發(fā)熱、喘氣甚至死亡等;公豬體質下降,精液品質下降,直接影響配種效果。因此了解不同豬群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并對不同豬群豬舍的環(huán)境溫度進行科學控制十分必要。
豬在不同生長階段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不同,豬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8 ~25 ℃,這就要求我們在夏季對不同豬舍的溫度進行控制,創(chuàng)造有利于不同生長階段的豬正常生長的環(huán)境。
1.1.1 種公豬正常生產需要的環(huán)境溫度
種公豬正常的環(huán)境溫度一般為15~20 ℃,最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是19 ℃。
1.1.2 高溫對種公豬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種公豬繁殖力的主要因素,種公豬長時間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精子活力降低,并且影響精液品質。同時種公豬長時間處于熱應激生活環(huán)境中,還可能導致睪丸生精機能發(fā)生障礙,從而造成公豬利用價值降低。
1.2.1 后備母豬及妊娠母豬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
后備母豬及妊娠母豬的最佳環(huán)境溫度為18~22℃,適宜環(huán)境溫度為15~28 ℃。
1.2.2 高溫對后備母豬及妊娠母豬的影響
高溫會導致后備母豬及妊娠母豬采食量減少,母豬的代謝機能加強,采食的營養(yǎng)物質優(yōu)先滿足大腦、神經、免疫等需求,對于后備母豬來說會影響后備母豬的生長發(fā)育,影響將來的生產性能。對于妊娠母豬來說,必然影響妊娠母豬體內胚胎的生長,會導致哺乳母豬產程過長、產后惡露不盡、產后采食量下降、哺乳期失重過大、斷奶后不發(fā)情等一系列問題。
1.3.1 哺乳母豬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
分娩后1~3 d 的最佳溫度為24~25 ℃,適宜溫度為21 ~28 ℃;分娩4~10 d 的最佳溫度為21~22 ℃,適宜溫度為19~28 ℃;分娩10 d后的最佳溫度為20 ℃,適宜溫度為18~28 ℃。
1.3.2 高溫對分娩母豬的影響
產房內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引起母豬的雙重熱應激,使母豬采食量降低,進而引起營養(yǎng)供給不足,導致母豬奶水不足、奶水質量降低、仔豬腹瀉增多、生長速度減慢、斷奶重小、斷奶成活率降低,母豬需要動用體內儲備的營養(yǎng),泌乳期體質量損失過大,致使斷奶至再次發(fā)情的間隔延長,影響母豬的年產窩數(shù)。
1.4.1 育肥豬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
育肥豬最佳的環(huán)境溫度為17~22 ℃,最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為15~25 ℃。
1.4.2 高溫對育肥豬的影響
溫度過高,豬只采食量下降,生長速度緩慢,飼料轉化率降低,可能導致出欄推遲15~20 d。同時還會導致豬只抵抗力下降,易誘發(fā)腸出血綜合征等多種疾病。
1.5.1 保育豬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
保育豬最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21~30 日齡為28~30 ℃,31~40 日齡為27~28 ℃,41~60 日齡為26 ℃,以后溫度為24~26 ℃。
1.5.2 高溫對保育豬的影響
1.5.2.1 生產性能下降
熱應激改變了機體正常的內分泌活動,從而引起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代謝活動降低,日增重減小。同時為適應高溫環(huán)境,機體用于抵御熱應激的營養(yǎng)比例相對增加,用于生產的比例相對減少,生產比例進一步降低。
1.5.2.2 容易誘發(fā)疾病
仔豬斷奶時,其各種生理機能和免疫功能還不完善,另外母源抗體水平降低,病原感染,轉群和斷奶應激,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引發(fā)疾病。
1.6.1 仔豬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
產后1 d 不低于32 ℃,2~7 d 為28~32 ℃,7 日齡至斷奶前為25~28 ℃,斷奶后23~25 ℃。
1.6.2 高溫對仔豬的影響
容易發(fā)生疾病,影響采食量,影響增重,影響消化,影響代謝。
2.1.1 使用噴霧降溫系統(tǒng)
此系統(tǒng)適合為妊娠舍母豬降溫。該系統(tǒng)是將水霧化為細小的霧珠均勻地滴落在母豬體表,通過體表蒸發(fā)散熱,熱量隨空氣排到舍外。定時器一般控制為:噴霧10 min間停10 min。
注意事項:水的霧化效果要盡可能好,否則容易造成舍內濕度大,另外噴霧時間長短要視天氣而定,晴朗的天氣要適當增加噴霧時間。
2.1.2 使用滴水降溫系統(tǒng)
此系統(tǒng)適合產房母豬和肥育舍育肥豬降溫。對產房母豬,將水滴在母豬的頸肩部,豬通過蒸發(fā)散熱。在肥育舍,滴水時,豬群會圍繞滴水戲耍,豬欄內局部溫度逐漸下降,豬群熱應激狀態(tài)逐漸緩解而安靜休息。
注意事項:做好滴水速度控制,絕對不能讓其呈線狀流下來,最好控制在每分鐘30~60 滴,速度過快,容易造成豬舍內濕度過高;滴水用水管不能裸露在豬舍外墻上,否則容易因太陽的曝曬致水溫升高從而影響降溫效果。
2.1.3 使用降溫濕簾加風機降溫系統(tǒng)
適合于公豬舍、妊娠舍及產房的降溫。
注意事項:循環(huán)水池應建在地面以下或者及時補充足夠量的冷水使水池的水溫保持在10~15 ℃;每年進入夏季前,首先要檢查豬舍的密閉程度,不完善或者需要修補的地方要及時修補,特別是靠近抽風機的地方,風力最強,影響也最大,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把握降溫時段,一般晚上后半夜降溫系統(tǒng)要停止運行,天氣不太熱時,也不需要降溫系統(tǒng)運行,做好通風即可。當然要結合實際,如果天氣太熱,則需要24 h不間斷進行。
2.1.4 安裝養(yǎng)殖場專用空調
養(yǎng)殖場專用空調利用的也是水降溫,但是吹的冷風在豬舍的各個部位比較均勻,效果要好于水簾。
注意事項:該設備容易被粉塵污染從而降低制冷效果,因此要注意降低豬舍內粉塵污染。
在豬舍周邊通過種植高大喬木等綠化措施,為豬舍遮陰改善環(huán)境,達到降溫的目的。這個方法適用于各個生長階段的豬舍。
注意事項:及時鏟除豬舍周圍的雜草,豬舍周圍特別是圍墻上絕不能有藤蔓類植物,影響豬舍的通風。
在炎熱的夏季,豬舍通過自然通風可以有效降低豬舍溫度。可以在每天早上和晚上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候打開門窗,讓空氣對流,可以起到降低舍內溫度的效果。
注意事項:當外界溫度高于舍內溫度時不能使用這種方法。
密度過大容易導致豬舍內的溫度上升,夏天可以在正常養(yǎng)殖密度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密度,利于豬舍降溫。一般每頭1 m2,不超過每欄15頭為宜,保證豬群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該降溫方法適用于育肥豬群。
注意事項:養(yǎng)殖密度不宜過小,浪費資源。
很多農戶建設的是開放式的豬舍,所以在高溫到來之前,可以提前在豬舍上面安一個遮陰篷,防止陽光直曬。屋頂遮陽系統(tǒng)不受水電資源的制約,系統(tǒng)投入與運行成本低,適用于各個階段的豬舍。
夏季豬的飲水大增,保證充足的飲水對于緩解熱應激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保證豬時常有水喝,飲水的溫度盡量保持涼爽,直接來自地下的深井水最好。不具備直接使用地下水的要防止水箱、水管在太陽直射下,導致飲水過熱。
根據當?shù)貧庀髼l件合理設計,建造適合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豬舍,并且充分考慮溫度的影響,盡可能使用隔熱性能良好的材料。通過建設適合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豬舍來達到適應當?shù)氐母邷靥鞖?,最大限度地為豬只的生長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
注意事項:在追求降溫效果好的同時應注意控制成本。
總之,在生豬生產工作中,夏季豬舍降溫工作十分重要,稍有疏忽就會給生產造成損失,當然,在實際生產中,夏季豬舍降溫,不能單獨依靠某一種降溫方法,更多的是多種方法結合,以達到良好的降溫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