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士兵
(江蘇省高郵市甘垛鎮(zhèn)甘垛小學 江蘇揚州 225600)
在小學數(shù)學深度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眼于其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幫助他們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進而全面提升數(shù)學綜合能力。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關鍵詞,為了深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數(shù)學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做好課前準備活動,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難點,預設好相關目標,引導學生開展預習活動,使其能在課前全面熟悉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內容,然后預設出難解的問題,帶到課上來,進行重點聽課,以此增強知識的吸收效率。
比如,學習“千克與克”時,教師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熟悉教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理解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滲透估測物品質量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增強生活意識。接著,教師可以據(jù)此錄制微視頻,引導學生根據(jù)目標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們會對本章節(jié)中的知識概念、公式定理進行熟悉,并進行一些簡單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有效突破重難點知識,也能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吸收效果。在課上,學生將會獲得更多時間開展深化練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們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會得到全面發(fā)展。
興趣是推動學生開展數(shù)學學習的原動力,在興趣的指引下,孩子們會獲得更多的參與動力,對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并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愛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激趣策略。比如,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營造一個個豐富生動的學習氛圍,并滲透相關數(shù)學知識,有效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能力,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比如,學習“兩三位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時,新授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出示一些生活問題,比如:在一次跳繩比賽中,我們了解到,小明一分鐘跳了32下,小紅比小明多跳11下,小軍比小紅少跳13下,請問,小紅、小軍分別跳了多少下?通過引入一些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并滲透相關問題,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接著,教師留出一定時間,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找到合理的方法,并使其列出具體算式,完成問題解答。除了這種生活化情境,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交流情境、活動情境等,通過引導學生置身情境氛圍,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探究的動力和積極性。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情境只是引導學生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方式,教師要注意把控好教學時間,掌握好教學節(jié)奏,以保證學生們開展深度學習的積極性。
數(shù)學是一門需要學生們深入進行探究并積極思考的學科,如果未能在課堂上注入思維的火花,就難以促使學生深化鞏固相關知識,增強對知識的吸收效率,也難以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對此,教師要做好相關準備活動,并通過課前備課,預設出相關思考問題,把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使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展開探討活動,理順問題思路,增強運算能力、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
比如,學習“整數(shù)的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為學生準備相關思考問題,比如:1.把下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綜合算式:①0.96×5=4.8 9-0.42=8.58;②15.6÷13=1.2 2.4+11.9=14.3;③4.3-1.2=3.1 8.58÷14.3=0.6。2.用遞等式計算:①4.6÷(1.8+0.5)×5.1 4.8÷(4.2-1.8)×0.7;②1 1 9÷(4 2.5×1.6÷3.4) 42.41+34.5÷(14.75-12.25)。3.①8個0.125加上0.25除8的商,積是多少?和是多少?②6.5與3.5的和,乘以它們的差,結果是多少?引入相關問題,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對相關題目的思考和探究,同時,在練習題的指引下,學生的思維會得到有效拓展,交流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吸收先進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制定高效可行的授課方案,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其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當學生們愿意和師生形成良好配合,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時,他們的各項數(shù)學能力也會得以切實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