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劉琦曄,劉雪羽,劉干,孫國清
(1.新疆惠遠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0;2.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北京100081)
早熟性對于大田作物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生育期短可以規(guī)避異常氣候的風險程度,生產上要求棉花早熟、優(yōu)質、高產。 然而早熟常常伴隨早衰,生育期的縮短往往導致棉花產量、品質降低,因此,早熟、豐產、優(yōu)質棉花品種的選育就成為早熟棉花最大瓶頸。 惠遠1401 兼顧早熟、產量和品質,2016―2017 年參加國家西北內陸早熟棉區(qū)區(qū)域試驗,2018 年參加國家西北內陸早熟棉區(qū)生產試驗,2019 年6 月通過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定名,編號為國審棉20190019。
2005 年利用新疆北疆棉區(qū)大面積推廣的新陸早13 號為母本, 針對新陸早13 號品種優(yōu)缺點,以自育的高產優(yōu)質雜交組合(惠遠602×710)F1為父本,經過多年多點定向改良,通過常規(guī)選育,后代經南繁北育、篩選鑒定,于2014 年選育而得到優(yōu)質、高產、早熟株系惠遠1401。
惠遠1401 為非轉基因早熟常規(guī)品種。 春播生育期122 d。 植株塔形,Ⅰ、Ⅱ式果枝,株型較緊湊,出苗較好,長勢較強,整齊度較好,不早衰,吐絮暢。株高80.5 cm,莖稈堅韌、茸毛較少;葉片中等大小、稍厚,葉色中綠、裂刻深;第一果枝節(jié)位5.6。單株結鈴6.0 個,鈴卵圓形、鈴嘴突出、鈴面粗糙、中等大小。 鈴重 6.0 g,衣分 40.6%,籽指 12.0 g,霜前花率96.4%。
2016―2017 年參加西北內陸棉區(qū)早熟品種區(qū)域試驗,2 年結果平均,惠遠1401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6.7 m2產量分別為357.4 kg、145.1 kg和139.9 kg, 分別比對照新陸早36 號增產4.8%、3.5%和2.2%。 2018 年生產試驗中,惠遠1401 的籽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每 666.7 m2產量分別為350.2 kg、147.0 kg 和 147.0 kg, 分別比對照新陸早36 號增產3.8%、3.9%和3.9%。
2016―2017 年國家品種區(qū)域試驗取樣, 經農業(yè)農村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安陽)測定(HVICC 校準),結果平均,惠遠 1401 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 31.0 mm, 斷裂比強度 31.0 cN·tex-1,馬克隆值4.7,斷裂伸長率7.2%,反射率80.9%,黃度7.2,整齊度指數(shù)85.9%,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56,纖維品質Ⅱ型。
2016―2017 年在西北內陸棉區(qū)病圃 (新疆石河子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鑒定結果:惠遠1401高抗枯萎?。ú∏橹笖?shù)3.60),耐黃萎?。ú∏橹笖?shù)37.3)。
適于西北內陸早熟植棉區(qū)種植,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
適期早播爭全苗,適宜播種期為4 月5―20 日。
種植密度不宜過大, 定植密度每666.7 m213 000~15 000 株為宜,充分發(fā)揮單株個體優(yōu)勢。
惠遠1401 全生育期長勢較強,應施足夠底肥。根據棉田長勢及天氣情況掌握好肥水時間和肥水量,一般滴灌6~8 次。
苗期輕控1~2 次,防高腳;中后期化控2~3次,株高控制在75 cm 左右為宜。
打頂應堅持“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惠遠1401 生長勢強,早打頂有利于提高單株成鈴率,促進早熟。 單株保留果枝 8~9 個,7 月 1 日前完成打頂。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植保方針,全生育期勤調查,采用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治病蟲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