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亭玉
(沈陽師范大學(xué),遼寧 沈陽 110034)
由于文化的影響,我們的表達方式也存在著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語言的溝通需要通過翻譯來實現(xiàn),因此語言是文化中的傳達載體。在不同的國家之間,語言的交流需要結(jié)合國家的文化特點來進行,通過了解文化的差異,對語言的含義進行分析。在翻譯中,諺語作為我們常用的一種表達內(nèi)容,在日本有著不同的翻譯方式,因此應(yīng)結(jié)合日本的文化等內(nèi)容對翻譯進行比較,可以達到良好的翻譯效果。
思維的方式是文化中的內(nèi)容,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文化的特點也存在不同,同時也受到了內(nèi)部因素的影響。思維方式屬于內(nèi)部因素,在語言的表達中能夠體現(xiàn)出思維的特點,因此在翻譯中需要結(jié)合思維方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文化和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真人不露相在日語中翻譯為:能ある鷹はをかくす。真人指的是修行高深的人,作為稱號的情況較多,包括太乙真人等,在這句諺語中指的是某方面修行高深的人。不露相指的是不對人炫耀自己的才能,意思是真正有實力的人通常不炫耀自己的能力,一般用于形容人的這種才能兼?zhèn)涞遣粫饴兜奶攸c。在日語中采用的是指代的方式,描述為鷹在抓捕食物的時候,用自己的爪子來完成,但是能力強的鷹不露出自己的爪子,表達了一種不會輕易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的人的特點。
具有民族特色的諺語有一種情況為原文和翻譯的意思相同,由于中日兩國的民族文化內(nèi)容不同,指代的對象不同。比如,中國常用著名的歷史人物的名字作為諺語中的內(nèi)容,翻譯中不能直接采用名字。通過解釋性的翻譯方式可以使翻譯的效果更好,但是對諺語使用的人的想法產(chǎn)生了影響,利用簡短的語言進行表達可以使表達更加的形象。所以,翻譯的時候不能使用解釋性的方式,需要以和日語表達方式相同的特點進行翻譯,結(jié)合日本民族文化的內(nèi)容進行翻譯,使翻譯更加符合原文的意思,在翻譯中需要注意民族的不同指代的內(nèi)容也不同。
例如說曹操,曹操到在日語中翻譯為:噂を言えば影がさす;班門弄斧在日語中翻譯為:河童に水泳を教える;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日語中翻譯為:三人寄れば,文殊の智恵。曹操指的是我國歷史中的著名人物,諸葛亮是以智慧作為特點的歷史代表人物,而日本則把文殊菩薩比作智慧的代表。在翻譯中通過不同的指代對象進行翻譯,通過諸葛亮和文殊菩薩來分別表達兩人的才智,這是由于文化中的內(nèi)容不同,因此翻譯要根據(jù)不同的民族文化進行翻譯。班門弄斧在日語的表達以一種傳說動物河童進行比喻,河童生來會水,教河童游泳指的就是班門弄斧的意思。
例如,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在日語中翻譯為:沖にもつかず,磯にも離る;拋磚引玉在日語中翻譯為:蝦蛄で鯛を釣る;虎落平川被犬欺在日語中翻譯為:陸に上がった河童;痩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日語中翻譯為:腐っても鯛。村指的是有人在的地方,而這句諺語指的是沒人的、荒涼的地方。沖指的是靠岸的海,磯指的是海岸,因此兩個都不靠近的地方和漢語中表達的意思相同。鯛指的是一種較大的魚,而用蝦米來釣魚,表達一種付出沒有獲得的多的意思。漢語中平川指的是地勢較低的地方,老虎在這里失去了自己勢力因此被其他弱小的動物欺負。在日語中用河童進行比喻,指河童到了陸地上,也就是失去了自己的優(yōu)勢的意思。
在諺語翻譯中,通常會使用生活中的常用事物進行表示,由于兩國的文化內(nèi)容不同,在諺語的相同意思下使用的事物也不同。例如雞飛蛋打一場空在日語中翻譯為:元も子も失う;遠水不解近渴在日語中翻譯為:二階からの目薬。其中,子指的是本錢獲得利息,也就是失去了本錢和利息的意思,另一句是在二樓給人滴眼藥水,指的是沒有作用,不能救急的意思。
諺語作為民族文化中產(chǎn)生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通過簡單的句子來表達出道理,借助指代的方式來表達出相應(yīng)的意思,有著文化特色。由于我國的漢語諺語和日本的諺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產(chǎn)生,因此翻譯的方式不相同,通過對日本民族文化的分析,來了解諺語翻譯的特點,在翻譯中需要考慮日本文化的內(nèi)容,使翻譯更加符合原意。兩國的翻譯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翻譯中應(yīng)結(jié)合文化進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