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力
1942年春,北岳區(qū)大旱,加上日軍的封鎖,邊區(qū)鬧饑荒,到處缺糧。當時父親聶榮臻率軍區(qū)司令部駐在平山縣的寨北村。看到許多群眾因為缺糧被迫捋樹葉、剝樹皮度日,看著那些被饑餓折磨的孩子——細長的身子頂著個大腦袋出外討飯的場面,父親怎么也控制不住,又一次流了淚。
父親指示軍區(qū)政治部,立即發(fā)出訓令,要求部隊不要在村莊附近采摘已經被群眾當作主食的楊樹葉和榆樹葉,也不要在村莊附近挖野菜,寧可餓肚子,也不能與民爭食。消息傳出后,廣大群眾深受感動,紛紛找到軍區(qū),找到我父親,要求收回這個訓令。
機關、部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喂馬的黑豆為主食,當時軍區(qū)曾規(guī)定每人吃三個月的黑豆。父親那時就經常以黑豆為主食。吃黑豆,很難消化,不少人因此得了嚴重的胃病。他聽說抗敵劇社的孩子們也吃黑豆,還挖野菜,采摘老鄉(xiāng)們一般不吃的杏樹葉充饑,他的眼睛突然濕潤了,心疼地連聲說:“不能讓孩子們吃這些東西,劇社的糧食定量不減,不能減!”父親還特別囑咐部下,凡是要飯的小孩路過軍區(qū)機關駐地,一定要把可憐的孩子們叫到機關食堂,讓他們吃一頓飽飯。
(麥農摘自《百年潮》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