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是
A.多重章疊句B.賦、比、興
C.以四言為主D.風(fēng)、雅、頌
2.張衡的《歸田賦》是一篇
A.大賦B.抒情小賦
C.文賦D.騷體賦
3.由西漢劉向整理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是
A.《文選》B.《樂府詩集》
C.《左傳》D.《戰(zhàn)國策》
4.下列作品中,屬于新樂府的是
A.白居易《杜陵叟》
B.李白《行路難》(其一)
C.陸游《關(guān)山月》
D.曹操《短歌行》(其一)
5.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文學(xué)家是
A.蘇軾B.柳宗元
C.白居易D.韓愈
6.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表達相思之苦的名句是
A.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B.春蠶到死絲方盡
C.相見時難別亦難
D.曉鏡但愁云鬢改
7.被《舊唐書》贊揚其奏疏“可為萬代王者法”的政治家是
A.魏征B.李斯
C.歐陽修D(zhuǎn).王安石
8.下列哪位作家將山水游記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文學(xué)體裁
A.張若虛B.柳宗元
C.陶淵明D.王維
9.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政治家B.詩文作家
C.思想家D.教育家
10.下列傳記作品中,帶有寓言色彩的是
A.《張中丞傳后敘》
B.《種樹郭橐駝傳》
C.《馬伶?zhèn)鳌?/p>
D.《李將軍列傳》
11.茅盾參與倡導(dǎo)并組織成立的是
A.新月社B.創(chuàng)造社
C.文學(xué)研究會D.語絲社
12.巴金的散文集有
A.《華蓋集》B.《朝花夕拾》
C.《龍·虎·狗》D.《閑書》
13.《冬天之美》的作者是法國浪漫派女小說家
A.喬治·桑B.萊特
C.葉芝D.惠特曼
14.屠格涅夫是俄國l9世紀的
A.現(xiàn)實主義作家
B.自然主義作家
C.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
D.浪漫主義作家
15.下列是書信體駁論文的是
A.《陳情表》B.《諫逐客書》
C.《五代史伶官傳序》D.《答司馬諫議書》
1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詰修辭格的是
A.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C.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D.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17.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動用法的是
A.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B.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C.彼以艱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
D.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20.下列畫橫線的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司馬遷的《垓下之圍》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題。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zé),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21.翻譯句子“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2分)
22.《史記》中“本紀”用于記載帝王事跡,項羽為什么被列在“本紀”中?(4分)
23.“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此句體現(xiàn)了司馬遷對項羽怎樣的態(tài)度?(4分)
(二)閱讀辛棄疾《水龍吟》的上片,然后回答24~26小題。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24.“落日樓頭,斷鴻聲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中有什么寓意?(4分)
25.“江南游子”是指誰?(2分)
26.“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三)閱讀《五代史伶官傳序》結(jié)尾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題。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序》。
27.請將“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這兩句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28.《書》指什么?引用“滿招損,謙得益”的目的是什么?(4分)
29.歐陽修為何要說“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朱光潛的《“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shù)化》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藝術(shù)家估定事物的價值,全以它能否納入和諧的整體為標準,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也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知道執(zhí)著;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擺脫。藝術(shù)的能事不僅見于知所取,尤其見于知所舍。蘇東坡論文,謂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這就是取舍恰到好處,藝術(shù)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對于世間的一切,也拿藝術(shù)的口胃去評判它,合于藝術(shù)口胃者毫毛可以變成泰山,不合于藝術(shù)口胃者泰山也可以變成毫毛。他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孟敏墮甑,不顧而去,郭林宗見到以為奇怪。他說:“甑已碎,顧之何益?”哲學(xué)家斯賓諾莎寧愿靠磨鏡過活,不愿當大學(xué)教授,怕妨礙他的自由。王徽之居山陰,有一天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訪他,剛到門口便把船劃回去。他說:“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边@幾件事彼此相差很遠,卻都可以見出藝術(shù)家的豁達。偉大的人生和偉大的藝術(shù)都要同時并有嚴肅與豁達之勝。晉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達而不知道嚴肅,宋朝理學(xué)又大半只知道嚴肅而不知道豁達。陶淵明和杜子美庶幾算得恰到好處。
30.這段文字既談到藝術(shù),也談到人生。結(jié)合文中畫線的句子判斷本文論述的中心是藝術(shù)還是人生,并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論點。(4分)
31.文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2分)
32.文中有兩處“恰到好處”,它們分別指什么?(4分)
(二)閱讀魯迅《風(fēng)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題。
看客中間,八一嫂是心腸最好的人,抱著伊的兩周歲的遺腹子,正在七斤嫂身邊看熱鬧;這時過意不去,連忙解勸說,“七斤嫂,算了罷。人不是神仙,誰知道未來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時不也說,沒有辮子倒也沒有什么丑么?況且衙門里的大老爺也還沒有告示,……”
七斤嫂沒有聽完,兩個耳朵早通紅了;便將筷子轉(zhuǎn)過向來,指著八一嫂的鼻子,說,“阿呀,這是什么話呵!八一嫂,我自己看來倒還是一個人,會說出這樣昏誕胡涂話么?那時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誰都看見;連六斤這小鬼也都哭,……”六斤剛吃完一大碗飯,拿了空碗,伸手去嚷著要添。七斤嫂正沒好氣,便用筷子在伊的雙丫角中間,直扎下去,大喝道,“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
……
七斤將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門檻上吸煙;但非常憂愁,忘卻了吸煙,象牙嘴六尺多長湘妃竹煙管的白銅斗里的火光,漸漸發(fā)黑了。他心里但覺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計劃,但總是非常模糊,貫穿不得:“辮子呢辮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龍庭。破的碗須得上城去釘好。誰能抵擋他?書上一條一條寫著?!?/p>
33.以上文字使用的主要描寫方法是什么?(3分)
34.通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七斤嫂有怎樣的性格?(3分)
35.結(jié)合全文,分析人物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4分)
(三)閱讀艾青《我愛這土地》片段,然后回答36~38小題。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fēng)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fēng),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36.詩人為什么要強調(diào)“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4分)
37.怎樣理解假設(shè)與排比在本詩中所起的作用?(4分)
38.詩人為什么強調(diào)“鳥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2分)
四、作文:50分
39.如今,人造“美女”在韓國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發(fā)等整容活動在中國也開始流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話說:“三分人才,七分打扮?!苯o自己化妝,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對別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對這種違背本色、以“假我”來欺騙別人的做法。
請以“化妝與本色”為話題,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