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錕, 陳小兵, 王忠寶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1830)
人工回收式錨具具有操作方便,質量優(yōu)越。在工廠配裝完成后,即可將制成品運送到施工現場使用。錨具完全防水、防腐,可適用于長期的施工建設。施工完成后移除殘留的鋼絞線可減少民事訴訟。減少負荷。承載力分散分布使地面更穩(wěn)固。不需要設備移除,通過人力移除,操作簡單,所需費用降低,可以在狹窄的環(huán)境里作業(yè)。
可回收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是一種高效、經濟的加固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包含:深基礎和地下結構工程、邊坡穩(wěn)定工程、結構抗傾覆工程、地下洞室工程、道橋基礎加固工程等。
某工程±0.0為35.0~36.6m,基坑周邊平整標高為25.0~27.0m, 地下室開挖深度8.4~13.1m,基坑開挖面積約128 248m2,基坑周長為1 695m。
本場地北面臨近珞喻路,東北角緊挨臥龍·劍橋春天小區(qū),西面靠近關山大道,南側、西南側為空地。場地內分布有埋深1~2m的老建筑物基礎?;又苓叚h(huán)境較復雜。
(1)收集并熟悉地勘資料、施工現場周邊環(huán)境、設計施工圖紙及相關技術規(guī)范。根據施工特點及場地情況編制技術策劃書,經與會討論及公司審核通過后組織技術管理人員探討學習,去相似工地參觀、學習并召開技術討論會進行優(yōu)化。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請建設單位組織進行設計交底,落實圖紙編號、坐標拾取及施工圖紙會審等工作。同時根據地質特點、難點結合以往的工程經驗,編制合理可行的專項施工方案。上報公司、人員等施工所需證明資料(資質、證書、任職文件)等。
(2)對施工現場周邊臨近建筑物基礎、地下室和地下管(網)線進行走訪查看,取得實際數據以方便錨索施工,對不便于施工的情況及時上報。探明施工軸線范圍內下部是否存在原建筑樁基礎、石塊、市政管線、電纜、光纜等障礙物,如有提前上報相關部門,進行清排整平,滿足施工要求。
(3)準備錨索堆放和漿液制作的施工場地,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來確定需要場地大小和位置。
(4)復核甲方提供的坐標基點,并設置施工坐標控制點,同時確定施工控制軸線。
(5)配齊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6)確定材料相應廠家及分包單位進行考察,組織進場設備進行入場驗收,提供相關證件、證書及材質證明(原材合格證、原材及焊接試驗報告、試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且滿足施工條件。
(7)采用機械施工,人工配合修整,對平整度差距較大的坡面采用機械修整、刮平,其余均用人工進行邊坡修整,將基坑坡面修整至按設計要求。
(8)錨索施工腳手架利用噴錨支護施工腳手架進行加密、加固形成,錨索施工部位腳手架鋼管間排距1.5m,立管排數根據現場地形條件和施工設備操作空間需要一般3~4排,局部范圍還可增加。在錨索施工平臺上連續(xù)鋪設5×10cm板材或竹膠板,鋪設寬度不小于3m,外側臨空面掛安全網封閉。
(9)先利用水準儀,按照設計圖紙測放出錨索的水平位置,再利用全站儀測放出錨索準確位置。
錨索編制→造孔→孔內放置錨索→注漿→張拉錨索并鎖定→回收。
3.2.1 錨索編制
錨索在工廠加工好后運輸至現場堆放。
3.2.2 造孔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調整鉆機臺座及鉆桿角度,并采用量角器量測鉆機立軸傾角,校核鉆機就位角度及鉆機角度盤精度。鉆桿的垂直度,用吊線法調整好鉆桿的角度,再適當調整鉆機的位置,使鉆頭對準所要施工的錨桿孔位,鉆孔軸線的偏差率不應小于錨桿長度的2 %,角度滿足設計要求,偏差在1 °以內。
鉆機就位對中,并調對設計規(guī)定入射角度,定位復查無誤后,啟動鉆機鉆進,開孔鉆進要低轉速,低壓推進,當成孔約50cm,需再次校核孔向,如有誤差及時調整鉆機,鉆孔過程中要達到“準、平、穩(wěn)”要求。
在鉆孔前應了解施工范圍內的地層情況,以便更準確地控制鉆孔進度和深度。鉆孔采用干作業(yè)施工,及時清理渣土及處理揚塵,做到場地清潔,文明施工。在進行最后的鉆進時,更要加大測量的頻率,避免孔深超鉆現象(孔深誤差控制在+100mm)。為防止塌孔,盡量采取“隔一鉆一”,避免因注漿或者串漿而造成相鄰的施工孔塌孔。
當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利用空壓機將高壓空氣在鉆進過程中隨鉆隨清將鉆渣用高壓風吹出,清除孔內沉渣,使孔內通暢直至鉆孔結束。清孔完成后應量測孔深、孔徑、孔斜,滿足設計要求,經三檢制后請監(jiān)理等相關單位驗收。鉆進過程中作好施工記錄,如鉆壓、鉆速、地層和地下水情況等。
3.2.3 錨索安裝
入孔前將塑料波紋管內注入清水檢測是否漏水,確保塑料波紋管無破損后,人工將錨索抬至孔位,沿鉆孔套管滑入,滑入過程應平順,無阻滯。
3.2.4 錨索注漿
錨索安裝完成后應距孔底100mm方便注漿,注漿采用兩次灌注,第一次采用常規(guī)注漿,第二次采用帶壓注漿。
在錨索注漿凝固達到7d并達到錨固體強度大于15MPa后方可進行張拉試驗,錨索在預張拉后分5級按前述張拉程序進行施加,張拉完成后進行鎖定,鎖定后,若在24h內發(fā)現有明顯預應力損失時,應進行補償張拉。
鋼絞線回收前,首先利用前夾式千斤頂對錨索施加大于其原荷載的張拉力,將其工作夾片拆除,其次使用專用工具對每根鋼絞線進行解鎖,使鋼絞線與下端錨具分離,最后將解鎖后的鋼絞線逐根抽出。
3.5.1 材料控制
在運輸和倉庫儲存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在堆放時,層數不得超過2層,禁止塑料波紋管因日曬雨淋而老化變形和處力損壞。
3.5.2 鉆孔過程控制
鉆孔過程中如果地層條件不好,可以采取全套管跟進,可以采用清水鉆孔,盡量采用干孔鉆進,不得用泥漿護壁方式成孔,以保證摩擦力。
3.5.3 安裝控制
錨索入孔深度要達到設計要求,安裝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破壞塑料波紋管,下錨時如有阻滯,不得強行擠壓。
注漿前應用滿水實驗檢查塑料波紋管是否有破損,在波紋管與鉆機套管之間注滿清水,靜置30min,觀測水面是否下降,如無下降或微少下降,則證明塑料波紋管完整,如液面下降過大,則需將錨索抽出檢查。
3.5.4 注漿控制
注漿的材料要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注漿時水平孔口灌漿壓力保持設計規(guī)范要求,如果孔口的高度改變則要相應的調整灌漿壓力。
錨索成孔階段的技術關鍵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導致卡鉆或者塌孔現象發(fā)生。錨索注漿的技術關鍵是如何將孔底的空氣、巖(土)沉渣和地下水體排出孔外,保證注漿飽滿密實。
3.6.1 卡鉆
地層比較破碎,且較堅硬成塊狀分布,縫隙多。鉆進時不返渣、不返風,造成渣滓堆積孔內,或者鉆進過程中塌陷,造成返渣困難。主要原因是鉆工只追求速度。
處理方法:鉆進時,控制鉆進速度,小沖程反復掃孔,用工具把鉆渣清理出來。勤清理孔口返渣,空壓機供風應穩(wěn)定,控制鉆進角度,根據裂隙發(fā)育情況鉆進。遇到較破碎的巖(土)層或者較大縫隙時,可以適當注漿或打自鉆式錨桿或者跟管鉆進。
3.6.2 注漿問題
錨桿注漿采用高壓泵注入,注漿前應先打一罐清漿防止堵管。移孔時若時間長,應先清洗,等移動好后再注漿,避免堵管和爆管。注漿前確定好管線的鋪設、輸送距離、高壓泵臺數等工作,孔注滿后做好封孔工作。
注漿時,若地層破碎,應防止臨孔串漿。針對孔灌不滿且漏漿串漿嚴重的情況,可以采用低壓灌漿掃孔、間歇待凝、表面封堵、多孔并灌、多下注漿管、添加水玻璃、水泥砂漿和木屑等方法措施。
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120根錨索順利完成施工,在基坑使用過程中,未發(fā)生超過設計要求的位移及沉降,基坑完成使用功能后,對該錨索進行了回收,回收率達到了97 %。
雖然可回收錨索有很多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問題,比如需要精確配裝(一般在工廠訂制完成后運輸至現場,現場出現問題無法及時解決處理),再就是材料費用較高(存在專利費),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問題都將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