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疫情平穩(wěn),不少人會選擇在國慶節(jié)外出旅行。那么,外出旅行時該如何做好防護呢?
出行前要做好準備,建議就近錯峰出游,避開熱門景點或景點的高峰時段,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開展娛樂項目。準備跨地區(qū)出游的市民,應該選擇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qū),要提前聯(lián)系景區(qū),了解當?shù)氐姆揽卣?,準備必要的口罩、消毒劑物品。途中做好防護,如果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要做好手部衛(wèi)生,并且妥善保存票據(jù)以備查詢。
住宿時選擇衛(wèi)生條件良好的酒店,入住后要開窗通風;乘坐交通工具時,盡量減少飲食次數(shù);在景區(qū)游玩時,要有序排隊,保持人際距離,避免人員聚集,注意咳嗽禮儀,隨時做好手部衛(wèi)生,景區(qū)內建議首選外帶食品;在餐廳用餐,選擇煮熟的食物,切忌生冷食物、野生動物,建議間隔落座或同側用餐,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付錢時盡量使用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方式,減少現(xiàn)金的使用。
游客要留意當?shù)毓嫉募部刂行碾娫?,密切關注自己的體溫和身體狀況,如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不適癥狀,應立刻聯(lián)系當?shù)丶部夭块T,按當?shù)丶部夭块T的要求進行治療,并做好防護措施,在未確診情況下避免交叉?zhèn)魅?,切莫存在自以為是和僥幸心理。
如自己或與自己有接觸的親友出現(xiàn)了發(fā)熱、咳嗽等不適癥狀,應就近選擇醫(yī)院發(fā)熱門診或定點救治醫(yī)院就診,并主動向醫(yī)生說明出行情況。
十一長假帶來的還有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因此,乘坐火車時要注意以下方面。
有發(fā)熱或者呼吸道癥狀,特別是近期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乘客,建議暫緩出行,或旅途中佩戴口罩。按照停留時間、旅行地衛(wèi)生設施狀況等情況,準備一定量的清潔用品和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注意手部衛(wèi)生,清潔雙手前不要觸碰口、眼、鼻,接觸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須洗手。遵循呼吸衛(wèi)生、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盡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如果難以避免近距離接觸,可隨身攜帶口罩,必要時佩戴。盡量選擇刷卡、掃碼等無接觸方式購票。
目前,景區(qū)預約、限流等措施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根據(jù)全國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要求,請各位游客及時致電景區(qū)了解相關門票政策、預約預定具體程序、疫情防控要求和客流、周邊交通等情況。
國慶出行,要留意租車出行、酒店住宿、旅游購物等過程中的消費陷阱。遇到消費問題,可撥打12315咨詢投訴。
假期出游,許多人會選擇租車,這時要謹防商家的各種租車陷阱,其中押金不退問題已成為投訴熱點。
要選擇運營狀況良好的汽車租賃公司租車,多途徑了解企業(yè)的經(jīng)營狀況,被投訴情況,并詳細了解用車流程、資費、違章查詢及事故理賠等細則,再決定是否用車。
假日期間與朋友聚會聚餐,不少消費者會選擇通過網(wǎng)站購買團購券使用。但有的團購券用起來卻不那么省心,有的會標注使用細則,比如“節(jié)假日不可使用”“本券不含……”“本券僅限……”等限制性條件。
消費者在購買前要看清商品或服務的具體內容、使用期限,特別是一些限制性條件,到店消費前最好電話預約和咨詢。如在使用時遇到商家設置限制條件而沒有提前告知等違約行為,可向工商部門反映。
節(jié)假日期間,一些酒店利用需求量?!盎ㄕ小?,暗設潛規(guī)則,坐地起價、強行退訂等問題接踵而至。
在消費過程中,酒店應該按照事先承諾約定提供服務,如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的,應當按照消費者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消費者入住酒店前注意檢查房內物品損壞情況,問清退房時間,一旦消費過程中出現(xiàn)糾紛,要保留好證據(jù),及時維權。
國慶旅游務必選擇正規(guī)旅行社,注意查看其是否具有經(jīng)營資質,證照是否齊全,警惕低價團。針對旅游合同,應簽訂主管部門統(tǒng)一印制的規(guī)范格式旅游合同,仔細核對各項條款。有涉及旅游廣告虛假宣傳的,保留好證據(jù)及時向工商部門舉報。
腹瀉、拉肚子可算是最常見的胃腸道“旅游病”了,主要是旅行疲勞、精神緊張、飲食不當、氣候變化等引起。
建議:旅游時要格外注意飲水衛(wèi)生,飲用經(jīng)煮沸的開水或瓶裝水較為安全;少喝酒、少吃肉食,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喝冰涼飲料,以免加重胃腸負擔;晚上睡覺使用空調時,應用毛巾被蓋好肚臍,防止受涼;外出應避開雨天,淋雨后最好沖個熱水澡,祛除寒氣,防止感冒、腹瀉的發(fā)生。
外出時應佩戴太陽鏡,涂抹防曬霜,防止紫外線照射引發(fā)眼睛的白內障、斑點惡化。穿保護性的衣服,比如穿長褲和長袖服裝、戴遮陽帽、打防紫外線的傘等。
建議:冷水浴或冷敷有助于減輕曬傷疼痛。
戶外活動、徒步露營等一旦被蛇蟲咬傷,應及時采取自救措施。做好衣物與藥物的雙重防護工作。
建議:野外行走,要選擇能夠護住腳踝的鞋子,最好是皮革的。不要在草地、樹林中長時間坐臥,以免蛇、蟲子爬到身上咬傷自己,可以隨身攜帶花露水,在身上涂抹一下可以防止某些蟲子靠近。
消毒:用清水及肥皂清洗傷口(僅限傷口較?。?,對跌倒擦傷或懷疑會沾上污物的傷口,注意小心消毒。
止血:讓傷者坐在舒適的地方,安慰患者并抬高傷肢,用一塊衣物蓋住傷口,用手壓在敷料上,施以適量壓力,協(xié)助止血。
包扎:若傷口已經(jīng)基本上止血,這時可用衣物包扎固定,請傷者休息一下,然后打電話尋求援助。
心肺復蘇:讓心臟驟停病人平臥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跪在病人的右側,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額上用力向后壓,右手指放在下頜沿,將頭部向上向前抬起,速請醫(yī)生前來救治。
人工呼吸:搶救者右手向下壓頜部,撐開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雙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力量,以每分鐘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氣量進行搶救。
注意防止傷員發(fā)生休克,不要移動身體的骨折部位,如果懷疑脊柱受損時,一般不要改變受傷者姿勢。
對具體骨折的部位,小心用消毒膠布包扎,并按發(fā)生后的狀態(tài)保持部位靜止。
在沒有包扎用品的情況下,可就地取材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以減輕傷者痛苦,便于搬送。
駕駛或乘坐交通工具旅游時,不要違規(guī)攜帶汽油、柴油、酒精、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險品;一旦發(fā)生火災,尋找最近的門窗第一時間逃生,或用安全錘、堅硬物品擊破窗戶玻璃及時逃生。
賓館住宿時,應了解火災逃生路線圖,熟知安全出口的方位,正確選擇逃生路線;應熟悉防毒面具、應急逃生包、簡易滅火器等使用方法;不要在床上吸煙 ,不亂扔煙頭。
禁止違規(guī)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旅游景區(qū),嚴禁在旅游景區(qū)違規(guī)動用明火和吸煙,防止不良習慣引發(fā)火災。
旅游景區(qū)經(jīng)營管理單位、星級飯店要開展自主評估風險、自主檢查安全、自主整改隱患。向社會公開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并承諾本場所不存在突出風險或者已落實防范措施。要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員;按規(guī)定配備消防設施、器材,定期組織檢驗、維修;對電器線路、燃氣管道定期維護保養(yǎng)、檢測;對進入本場所的游客開展消防安全提示。應按照標準建成微型消防站,確保有人員、有器材、有戰(zhàn)斗力,一旦發(fā)生火災,第一時間到現(xiàn)場處置,有效撲救初起火災。
相關鏈接
國慶自駕游要注意什么
國慶出行,很多車主都會選擇自駕游的方式。那么,自駕游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車輛修整
燈光重新調校:車燈是汽車的眼睛,一定要保證所有車燈都處在完好狀態(tài)。如果大燈曾經(jīng)維修過,建議根據(jù)駕駛者的高度,重新調整燈光的高度和聚光性能。
輪胎按需更換:檢查輪胎的花紋和氣壓,確保保持在良好狀態(tài)。如果輪胎磨損較為嚴重或者曾經(jīng)多次被扎破,建議更換新的輪胎。不正常的胎壓會影響汽車的安全行駛,加壓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廠家的標準,切不可任意為之。
剎車格外注意:行車前除了檢查電解液、機油、變速箱油、水箱水位外,還得檢查剎車油的油位和質量。剎車系統(tǒng)靠油打通,所以要檢查油管水管接頭是否老化泄漏。另外,剎車比例分配閥也要看看。
2.用品準備
隨車證件:行駛證、駕駛證、購置稅證、保險卡和其他個人證件,必須隨身攜帶。
拖車繩:在外行車,車輛遭遇難以一時修復的故障或是陷進了施工路段的泥沼,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過往或同行車輛的外力施救。
補胎工具:如果不幸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遭遇爆胎,那車主不得不嘗試自己補胎了。其實補胎也不是那么困難,只要在出發(fā)前備上幾只補胎牛筋,爆胎時用隨補胎牛筋附送的專用工具將它插入破漏處,接著用隨車充氣泵給輪胎充足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