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婷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qū)第二幼兒園
幼兒的世界非常簡單,無需過多的邏輯與較真,只需確保幼兒的天真與一顆快樂純潔的心。近年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日益突出,不僅違背了學前教育的初衷,也給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此,應盡快解決這一問題,讓幼兒們快樂、健康成長。
所謂學前教育小學化是指家長或幼兒教師讓幼兒去學習一些小學階段的知識與內容,或者將小學的管理制度與要求強加給幼兒,讓幼兒去嚴格遵守。采用小學階段的相關教學方式與管理標準來對待幼兒,強迫幼兒必須遵守。這對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會造成負面影響,也會讓幼兒產生學習壓力,并且他們玩耍的時間變少了,也容易導致幼兒產生厭學心理。
造成這一現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講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家長錯誤的教育觀。伴隨國家的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大。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要求孩子從小接受超前教育或學習某些特長,旨在讓孩子在幼兒階段就獲得小學生才有的能力。第二,利益的驅動。因為大量幼兒家長有這方面的教育需求,希望孩子能夠接受超前教育。部分幼兒園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將教育模式逐漸小學化,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手段都接近小學階段,以滿足家長的需要。目前,部分地區(qū)幼兒園開設了特長班,讓幼兒學習各種特長,給幼兒造成了較大的學習壓力,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1.建立科學的辦園理念,提高辦學質量。幼兒園是幼兒開始學習的第一個地方,對幼兒今后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幼兒園首先應建立起科學的育人理念,充分意識到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認真參照教育部門提出的相關辦學要求,基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視角來改進辦學理念。同時,抓好幼師隊伍的建設工作,通過學習培訓與日常管理幫助幼師建立起正確的育人理念,掌握先進的學前教育方法與經驗,使其根據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日常教學,完善育人方案。
2.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對各種新奇的事物更感興趣,也更有學習積極性。為此,幼師在教學中應多運用游戲,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在游戲過程中滲透一些新知識,使孩子們在玩耍的時候就能掌握新知識。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幼兒園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消除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為此,幼兒園可定期開展家長會,以此為契機向廣大家長宣傳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科學的育人方法,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負面影響等等,讓家長建立起正確的育人觀念,獲取家長的配合。家長在家中應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尊重孩子的感受,重視對孩子思維習慣與良好品行的培養(yǎng),而不是過度重視知識的掌握。
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幼兒園的監(jiān)管,尤其是部分私立幼兒園,往往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開設幼小銜接課程,以此搶奪生源。為此,相關教育主管部門應經常安排工作人員到幼兒園調研、考察、監(jiān)督,了解幼兒園是否存在小學化傾向。同時,還應采取暗訪的方式,掌握幼兒園教育的實際情況。如果發(fā)現有這方面問題,嚴厲督促幼兒園立即整改。
總之,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很大,需要幼兒園、家長、教育監(jiān)管部門、社會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規(guī)范幼兒園的教育行為,為幼兒營造一個屬于他們的快樂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