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有人說,被蚊子叮咬頂多是一個包,事實并非如此。蚊子叮咬不僅會造成人體皮膚表層紅腫、痛癢,還是多種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之一,是夏季威脅健康的一大隱患。
大部分人被蚊子咬后只是感覺很癢,而且蚊子包很快就會消退,但是也有人因為本身是過敏體質(zhì),或是對蚊子體內(nèi)的毒液特別敏感,引發(fā)皮膚瘙癢或水皰等,嚴重的在傳染病疫區(qū)還可能傳播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傳染病,所以不要小覷了蚊蟲叮咬。
此外,小孩子因為自控力差,叮咬過后比較癢會使勁抓,往往會造成細菌感染,繼而引起糜爛,甚至膿包瘡、腎炎等更嚴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視。
幼兒被蚊子叮咬后,一定要避免其過分撓抓,可以在患處涂上清涼油、香皂水、風油精等進行止癢。如果紅腫癥狀比較嚴重或出現(xiàn)感染、過敏時,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有的人很少被蚊子光顧,而有的人卻特別容易被叮,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蚊子對出汗多、新陳代謝較快的人“情有獨鐘”。因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類化合物,蚊子對此非常敏感。所以,一些剛剛運動完、大汗淋漓的人是蚊子的“最愛”。
其次,孕婦與兒童也是蚊子叮咬的目標之一。寶寶身上有香濃的奶味,蚊
子會因為奶味而叮咬,而且寶寶沒有防御能力,很容易成為蚊子進攻的對象。孕婦對蚊子的吸引力也會比普通人高。因為孕婦在妊娠后期呼氣量會變大,而且腹部溫度會升高,容易被蚊子騷擾。
另外,由于蚊子具有趨暗性,穿深色衣服及膚色偏黑的人被叮的概率大。
想要避開蚊子的叮咬,還需要減輕身體散發(fā)的“氣味”,經(jīng)常洗澡,保持皮膚清爽,及時擦去汗液。另外,夏天要少用香水、護膚露等化妝品。外出活動時,盡量穿淺色的衣物,同時要穿襪子。另外,及時更換花瓶及水生植物內(nèi)的水,徹底清理空調(diào)托盤、花盆底碟積水,檢查衛(wèi)生間和廚房的地漏,保持室內(nèi)干燥無積水,防止蚊蟲。
相關(guān)鏈接
新冠病毒會通過蚊子傳播嗎?
疫情還未完全結(jié)束,夏天已經(jīng)到來。隨著氣溫逐漸回升,不少城市蚊子開始“出沒”。很多人擔心,蚊子叮咬是否也會傳播病毒呢?
早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官方社交平臺回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信息或證據(jù)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
一般情況下,能通過蚊子傳播的都是“人蚊共生”的病毒。如登革熱、黃熱、寨卡熱病毒,那是因為這些病毒寄生在蚊子體內(nèi),可在蚊子體內(nèi)生存、繁殖,所以會通過叮咬后傳播給別人。
但如果一種病毒無法寄生于蚊子體內(nèi),只是因為蚊子“咬”了一口患病者的血液,那么把病毒傳播給下一位叮咬者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蚊子本身不是新冠病毒的載體,即便少量病毒隨血液吸入蚊子體內(nèi)也無法存活下來,更難以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重新擴散到蚊子唾液中,所以很難傳播給其他人。
那如果是蚊子叮咬時,“嘴上”沾染了患者的血液,會不會帶入下一位被叮咬者體內(nèi)呢?這種感染的可能性極低,原因有以下4點。
1.蚊子口器能沾染的血液量極少,而血液中病毒的濃度本身也很低,所以染上病毒的概率微乎其微。
2.蚊子一般在第一次叮咬飽食后,通常不會迅速攻擊下一個“獵物”,而是找一個地方躲起來,“消化”一會兒,這個過程通常需要至少兩天時間。
3.由于蚊子不是新冠病毒的理想宿主,即便其口器上沾有微量病毒,經(jīng)過兩天時間也會因為無法生存而死掉,等蚊子下次攻擊其他人時,病毒已經(jīng)失去活性。
4.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病毒,也已被證實不會通過蚊子叮咬進行傳播。所以,蚊子叮咬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