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 徐凱寧
啦啦操是一種集舞蹈、體操、音樂等于一體的體育活動,100 多年前起源于美國,21 世紀初被引入我國,因其陽光、熱烈、富有團隊精神等特點頗受廣大中小學生喜愛。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表明,啦啦操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因此,進行啦啦操對中學生不良心理的干預研究,對于更科學地指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更好地發(fā)揮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采用目的性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式,選取6 所學校的33 個班級共1324 名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
1.問卷調(diào)查法。
采用程灶火編制的《兒少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MHS-CA),內(nèi)容包括24 個條目,分別歸屬于5個維度,即認知、思維、情緒、意志行為、個性特征。在計算分量表分和總分時采用5 級評分:5分為高健康狀態(tài),4 分為一般健康狀態(tài),3 分為低健康狀態(tài),2 分為亞健康狀態(tài),1 分為疾病狀態(tài)。按照每個年級的心理健康標準篩選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
2.實驗法。
本研究根據(jù)《兒少心理健康量表》篩選出32 名存在輕度以上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接受為期8 周的啦啦操教學,每周2 次,每次練習時間為35 分鐘,并分別在實驗前后用《兒少心理健康量表》對其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試分析。
采用《兒少心理健康量表》對參與啦啦操教學的32 名學生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干預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改善。疾病狀態(tài)的人數(shù)由37.5%降低到了9.4%;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數(shù)由62.5%降低到了25.0%;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人數(shù)也有所上升,表明干預的效果較好。
1.認知維度。
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對干預前后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各個維度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表明,干預后,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存在輕度以上學習問題的學生人數(shù)較干預前有了顯著下降。
2.情緒維度。
由于學習負擔重,部分中學生精神壓力過大,產(chǎn)生焦慮甚至抑郁等情緒。干預后,學生的焦慮體驗顯著下降,愉快體驗顯著上升,這表明啦啦操營造的歡快氛圍能有效預防與轉化沮喪、失望、抑郁等不良情緒。但干預后學生的情緒反應無明顯變化,這可能與中學生心境變化的復雜性和可變性有關。
3.意志行為維度。
干預后,學生的興趣、人際交往以及健康關注有了顯著上升,交往范圍擴大,人際關系協(xié)調(diào)。究其原因可能是,啦啦操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生在團體運動中擴大社會交往、提升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最終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個性維度。
干預后,學生整體的自尊水平呈上升趨勢。啦啦操通過課堂的積極互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他們對自己的身體魅力更為認可,較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整體自尊。
自信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較大的影響。[1]干預后,學生的總體自信水平提高,學業(yè)自信、智力自信和社會交往方面差異顯著。啦啦操以充滿活力的動作、充滿感染力的微笑,傳遞著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自信樂觀的精神面貌。[2]在表演過程中,觀看者熱情的歡呼和掌聲可以使表演者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能吸引中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啦啦操教學,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良情緒得以緩解,人際交往能力、自信心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1.健全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
目前,我國中小學啦啦操理論與課程體系尚未成熟。建議教育部門根據(jù)學生以及啦啦操的特點,制定啦啦操教材、教學資料、課程標準等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教學內(nèi)容,提供校園啦啦操的教學資料及視頻資料,著力構建校園啦啦操課程體系;大力培養(yǎng)啦啦操特色學校、實驗學校,帶動區(qū)域學校跟進;定期組織區(qū)、市、省級校園啦啦操比賽、展演等活動。同時,各學校應在理論指導的基礎上,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fā),開發(fā)特色啦啦操校本課程,以實現(xiàn)啦啦操健身、健心的育人價值。教師在啦啦操的教學過程中應豐富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小組成員各自的特點與才能,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體驗成功。
2.增強啦啦操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互動效應。
啦啦操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將朝氣蓬勃、團結進取、艱苦奮斗的精神文化注入校園文化中,與校園文化的良好互動產(chǎn)生了積極的效應,為學校營造了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給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幫助學校更好地進行全面素質(zhì)教育,涵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3.加強校園啦啦操師資隊伍建設。
缺乏專業(yè)的師資是啦啦操在校園開展和普及過程中的短板,大部分學校的啦啦操課程、社團以及訓練隊都是由非專業(yè)教師擔任教練。建議學??梢酝ㄟ^人才引進等方式擴充學校啦啦操專業(yè)教師隊伍;同時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加強兼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組織啦啦操教師與心理健康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有效發(fā)揮啦啦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