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博文 指導老師 / 陳思瑤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無華之華,乃為大華。
——題記
不知何時,我心中詩的世界充滿奢華:長安城中,牡丹的芳香彌散在街頭巷尾,隨處有富家公子的車駕。耳邊回蕩“將進酒,杯莫?!钡膭衩悖翘圃姷纳萑A。
翻開詩書便是一篇華麗之作,詩云: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佩聲歸向鳳池頭。
萬國來朝,是王朝強盛的標志。王朝強盛,才能西滅突厥,東征高句麗,國泰民安,舉世聞名,被后人銘記于心。盛唐氣象是一種銳不可當?shù)臍庀?,流傳于千古書中,萬民心中。它,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如云般浮散的思緒漸漸收攏,大唐的瑰麗著實璀璨奪目,但終究令人覺得缺了些什么。我翻開下一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肫ゼt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一位普通老人,辛苦勞動,本以為可以過上富足生活,卻被那些殘酷的剝削者們奪去了希望。人們口中的盛唐氣象,都是平民用心血澆灌出來的。
世間的一切華麗都來自樸實,輕盈柔美的綾羅綢緞,取自農(nóng)家的蠶桑;貴游公子的車駕,其木取自鄉(xiāng)野村夫之手,其工取自市井小巷之間;巍峨的城池,也是由數(shù)以萬計的民工,一磚一瓦地壘成。
汗與血,落在地上化為糧食、高墻……這難道不詩意嗎?
這讓我想到《經(jīng)典詠流傳》里的一首歌。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作者是清代詩人袁枚,演唱者是一位鄉(xiāng)村教師和他的學生。鄉(xiāng)村教師著實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職業(yè)。他們從城市到農(nóng)村,日夜操勞,培養(yǎng)出可用之才。樸實的塵埃中散發(fā)出詩意的光。
樸實造就華麗,樸實才是詩意!無華之華,乃為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