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不斷模仿大人的表情、聲音、動作,因此學會了說話、走路、吃飯……漸漸地,我們把學習當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像被病菌入侵般上課無精打采,甚至借故逃避學習,可談起電腦、電視劇、游戲時卻興致勃勃。
熊孩子1號
姓名:歡歡
班級:六年級(1)班
厭學原因:認為學習無用
歡歡是個幸運的孩子,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優(yōu)越,父母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歡歡雖衣食無憂,卻始終不想學習,他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沒讀過多少書,現(xiàn)在也從來不看書,生意照樣做得風生水起;爺爺奶奶也說過,書讀不好也不要緊,能力強就行了。所以,他完全找不到自己努力學習的理由和動力,只想吃喝玩樂??缮狭肆昙壓?,歡歡開始煩惱了起來。因為他經常不做作業(yè),老師便找家長談話,父母也開始督促他學習。于是他開始和父母老師對著干,比如把游戲機帶到學校、偷拿別人的作業(yè)、上課時擾亂課堂紀律等。為此,歡歡的父母很是頭疼,老師也拿他沒辦法。
小魚支招:小學時,孩子的價值觀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缺乏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家長應加強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動力。在生活中,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品質。父母要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和學習的好習慣,并且要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注重原則,拒絕溺愛。同時,也要讓孩子意識到,在學校要學習的并不僅僅是科學文化知識,還有各種能力和品德,比如堅持不懈、勤于思考、抵抗挫折、合作能力、換位思考等。
熊孩子2號
姓名:姍姍
班級:四年級(3)班
厭學原因:母親過高的期望導致其背負過重的壓力
姍姍的母親非常能干,在公司擔任主管,但她心中一直有一個遺憾,因為當年她沒能進入大學深造,所以對姍姍的學習非常重視,一心希望她能時時爭第一,以后考上名牌大學。但是姍姍的學習成績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在母親的嚴格督促下仍然只處于中游水平。后來,姍姍的母親開始給姍姍報各種補習班。然而,姍姍的成績非但沒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原來,姍姍的學習狀態(tài)非常被動,時間似乎都花在學習上,但根本沒有動腦思考,只是機械地做題,一遇到難題就發(fā)呆或跳過,有時甚至連背誦都很難完成。后來,姍姍的母親發(fā)現(xiàn)女兒在書桌前發(fā)呆的時間越來越長,做作業(yè)耗時也越來越長,成績卻始終沒有起色。她開始采用各種辦法,從一開始苦口婆心勸說到后來的批評訓斥、設置獎勵,都無一奏效。
小魚支招:很多孩子都背負著情感重擔和過重的壓力,他們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付出,但是他們無法回報,這時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處于焦慮狀態(tài)中的孩子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父母要做到不把學習作為家庭文化唯一的中心,要加強孩子個人品質的培養(yǎng),同時將難以達成的大目標分解為孩子能做到的小目標,增強其自信和動力。
熊孩子3號
姓名: 常昆
班級:五年級(2)班
厭學原因:學習習慣差
常昆在小學一、二年級時,成績在班上還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后來成績就明顯下降,特別是上四年級后,考試經常不及格。原來,在常昆年幼的時候,看到父親躺著讀書,趴著寫作,因此上學后,他也常常躺著看書,趴著寫作業(yè)。另外,常昆是個慢性子,做事都慢吞吞的。對于常昆的磨蹭,父母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他們認為慢工出細活。常昆常常因為拖沓的毛病,每天寫作業(yè)寫到晚上十一點,甚至更晚。睡眠時間往后拖延的直接結果就是白天精神狀態(tài)不佳,無法高效集中注意力,導致常昆對學習產生了厭倦的情緒。眼看常昆馬上要上六年級了,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小魚支招: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習慣的定型期,如果引導得當,孩子將一生受益。而孩子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家長必須及時意識到錯誤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積極配合老師,共同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除此之外,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也會導致孩子的抵抗力低下,有害身體健康。父母可以給孩子制訂一個合理的學習生活時間表,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爸媽看過來
有的放矢,幫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弄清其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快樂學習。了解了孩子厭學的原因,父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幫助孩子消除厭學情緒。
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人都是有差異的,父母應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了解孩子的潛力和優(yōu)勢。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困難所在,幫助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適當給予獎勵和鼓勵
孩子想學又學不好,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最容易導致自卑心理,也是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只要孩子努力學習,父母就應給予獎勵,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輕撫、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使其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要多加鼓勵。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指導孩子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提升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例如幫助孩子認真分析試卷,找出錯誤原因,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遵循科學的做事規(guī)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家長應該遵循規(guī)律,在對的時間選擇讓孩子做對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使其學會抵抗來自外界的誘惑,督促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能不斷約束和管理自己,久而久之,就有了自控力。
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名人的成長歷程或在賽事中的表現(xiàn),或某部影視劇的觀后感,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tài),多鼓勵、溝通,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此外,陪孩子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加強家校聯(lián)系
孩子的學習就像是一個三角形,孩子、老師和家長分別代表三角形的三個支點,缺了任何一個點,三角形都不會成形,孩子也不會成器。所以,家長要主動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