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為(山西)
無哲是我生活中的兄長,也是引領我逐夢文學的師長。自1990年相識相交相知,彈指一揮間,時光如沙漏,已近30年,我們竟做朋友、做兄弟、做師生長達一個人而立的年紀了。
無哲的本名耿寶書,名字泄露了60年代生人的秘密。生于山東老家,學生時代在山西垣曲中條山度過,青春年華都獻給了位于河津古龍門的央企大廠山西鋁廠。日月流轉和山水滋潤,造就其既有山東人的豪爽、中條漢子的剛毅,還有魚躍龍門的靈氣。
無哲多年癡心不改,馳騁詩壇筆耕不輟,或飛筆疾書似劍客,或敲擊鍵盤如彈琴,長詩短章令文朋詩友莫不交口稱贊。一個普通工人青年時有了激揚文字的想法,自創(chuàng)無極主義詩派,上得全國詩歌大展,以《世紀風》詩刊做投名狀,呼朋喚友,龍門論劍,一時間名動三晉。十六年前無哲開始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詩壇,也收獲了網(wǎng)絡詩歌的樂趣與甘苦。十幾年來始終是詩歌報論壇的總版主,中間曾兼任過華語論壇、詩先鋒、當代漢詩觀止等幾個論壇的總版主,與詩友們交流的多,眼界也開闊得多,親歷和見證了中國網(wǎng)絡詩歌發(fā)展的歷程。時至老辣壯年,內外兼修,或簡書留倩影,或網(wǎng)絡現(xiàn)真身,詩界往來,獨自思索,已然無欲爭鋒。
想想年輕時,我們兄弟三五小聚,文友相約,時常談文論章;中年到來,偶爾聚在一起,并不談詩文,只作消遣,有幾個小菜,或自備酒菜,便舉杯捉月,喝出星光,吃出美味。這樣的生活,是普通而有滋味的。所以,無哲的性情與黃河一樣,為人寬厚樂于助人,在朋友中有威望,是兄弟們的主心骨。
詩言志,文載道。無哲的詩歌,既言志又載道。作為從中條大山和黃河左岸土生土長的詩人,無哲是當之無愧的黃河之子,他的詩歌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黃河母親這片沃土?!昂迷姳仨毷墙拥貧獾?,靈魂是從大地的根部開始生長的”,這是無哲多年秉持的創(chuàng)作理念,寧缺毋濫,一旦亮劍,必乳香四溢,讓人甘之若飴。他的詩歌言必有物、催人奮進,從不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無論是早期創(chuàng)作的厚重靈動、激情洋溢的《迎著黃河的崇高》,還是這篇大氣磅礴、土腥襲人的《黃河左岸》,他的視角一以貫之,從來都沒有絲毫偏移,青春的激情綿延不絕,對母親河的滾燙的熱愛如同千百年守護一河大水的堤壩。在他的眼里、在他的心中,黃河永遠是青春的華章、人生的高潮,不會忘記,永不落幕。他毫不顧忌地吟唱“東方龍形驚現(xiàn)的地方。黃河出晉陜峽谷奪禹門口而出的地方。我第一次認識黃河的地方。生就難忘呵”,赤子情懷力透紙背;“每次見到黃河,三十多年的這一幕總出現(xiàn)一次,我就感到自己仍然站在岸上全身戰(zhàn)栗,像又被那些浪拍碎一次”,黃河情結歷久彌醇。
無哲還是徹頭徹尾的工廠詩人。他的年華和職業(yè)都和中國鋁融為一體?!霸谳p金屬的范疇里,我們是一群為鋁活著的人。我就是大廠從青春出發(fā)的那個人。我就是大廠步入中年的那個人。能與一個大廠相愛,是幸福的”,無哲并不是為鋁而活,但他為鋁而歌,為鋁同行的勞作者歌唱,為大廠痛并快樂著,累并幸福著。“走過安靜之后的現(xiàn)場,我沒有聽到掌聲。我清晰地看到,汗水滴過的痕跡印在鋼鐵上,像永不銹蝕的印花”,這印花就是勞動者的至高榮譽,無哲用自己深入骨髓的黃河熱戀為勞動者書寫。
作為無哲的兄弟、朋友、學生,我自豪。我品味他的詩文,我分享他的快樂,我與他把盞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