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利
周老師比我大一輪,有個剛上大學的兒子。一提起兒子,她愁容滿面,怎么辦,小孩太宅了,暑假哪里都不去,就窩在家里,天天打游戲能好到哪兒去?
他連談戀愛都不愿意,當周老師說到這一點時,尤其氣憤,二十歲左右,不正好是騷動的季節(jié)嗎?怎么一點求偶的欲望都沒有?
一開始我也為周老師默默擔心,我天,養(yǎng)兒子最壞的一步,就是養(yǎng)到這樣不肯自力更生的小孩吧?當時我和周老師正在東歐一個旅行團里,瞎逛布達佩斯古城。同團團友基本都是父母加女兒這種一家三口的搭配。
“你兒子怎么不跟你一起來呢?”
“他怎么可能愿意跟我一起玩?唉,我啊,就是嘮叨得太多了?!?/p>
經我要求,周老師終于從一大堆朋友圈照片里,找到了去年冬天兒子的照片,她苦著臉說:現在連拍照都不行了。
我一看照片,頓時覺得完全不用擔心,是一個年輕俊朗捎帶一點害羞的男生,身高一米九,挺拔俊逸,他肯定不愁找不到女朋友。這回周老師帶著老母親養(yǎng)子不易的坦然說:帥是真的還可以,學校里迷戀他的女生還挺多,可他還是宅啊。
“那他會不會偷偷交了女朋友?”
“不會。”
“何以見得?”
“他說他覺得責任太重,而且沒問我要零花錢?!?/p>
我回憶了一下最近年輕人們的戀愛風潮,深感這年頭大概只有網紅談得起戀愛。小女孩們毛都沒長齊,動不動就要求買下某名牌的全部色號?!百I它,買它,買它”,一天到晚看著這種視頻,大概不買都覺得對不起全家。
甚至連送零食,都要送整整一大箱,一包那我怎么發(fā)朋友圈顯得你愛我呢?一箱才能讓別人羨慕嫉妒恨,踴躍留言,再加一大把贊美。
普通年輕人以前談的那種寒酸的戀愛,好像完全消失了。我仔細想了想為什么,因為上進的女孩絕不會在25歲前考慮婚姻大事,她還要考研,還要出國,還要為了工作奮斗,她想自己買花自己戴,因為男人那里求過來的就是不痛快。
所以周老師的兒子作出了明智的選擇,因為他的錢,也是問他媽要的。早婚的女孩,要么特別清楚自己的劣勢,知道自己得在花開最旺的時候,趕緊下決定。要么就特別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我長這么好看,作為一種優(yōu)質資源,你總要有所表示吧?
某男性朋友碰到一件事,說認識很好看的女孩,跟某某網紅的丈夫調情。這個女孩并不是認真的,她就是覺得,這樣跟男生隨便曖昧一下,就能得到很不錯的東西,為啥不呢?聽聞男的要去國外,就撒嬌一下:幫我代購一個奢侈品的包好嗎?
我這個男性朋友,本來對這個女孩很有興趣,又及時打了退堂鼓,他很窮,什么也給不了她。而她呢,只覺得整件事這么容易,她到底為什么要拒絕?
周老師的兒子作為一名普通人的后代,只能堅壁清野,不聽不聞不問。這個暑假,他去學了開車,還學著自己上菜場買菜。他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我的暑假,自己學著獨立的時刻。
我們本來是可以從輕輕松松的年輕人的約會開始的,為什么現在一切變得那么嚴重?本可以一起去菜場買個西瓜,一起做做暑假作業(yè),一起去周邊游一趟。
但普通女孩忙著奮起,漂亮女孩忙著到處揮灑自己的身影。
我調侃周老師,怎么辦,你兒子會不會被那些你看不上的女孩勾搭走了?她搖搖頭說:我倒是不介意,關鍵是現在普通年輕人都不喜歡約會,覺得太浪費錢了。
好像愛情是什么再也用不上的大棉襖之類的,太過笨重,太過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