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對于山西省塌方式腐敗的查處,無疑是十八大后反腐斗爭的一場高潮。數(shù)月之內(nèi),八名山西省部級高官落馬,被外界稱為“山西八虎”。三晉官場爆發(fā)大地震,中央的反腐決心更令舉國振奮。
在這一場反腐大戰(zhàn)中,媒體扮演了積極作用。各大報刊紛紛刊載報道,聚焦山西反腐風暴。身為專業(yè)反腐雜志的廉政瞭望,自然不會缺席。2014年5月,廉政瞭望推出《晉官難當》封面策劃,直指山西官場沉疴??v觀全國媒體,用如此多的篇幅,且不僅針對個案,更力圖剖析整個山西官場的政治生態(tài),廉政瞭望可算最早的一家。甚至在那時,對于山西的問題,官方并未正式定調(diào)。
當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要冒著風險。
2014年2月,時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金道銘落馬,兩個月后,曾長期在山西任職,時任中國科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的申維辰被調(diào)查。三晉大地的政治空氣驟然緊張起來。身為廉政瞭望記者的自己,也在那時受命奔赴山西采訪。
來到山西之后,立刻感受到當?shù)赜幸环N詭譎的氣氛。這種氣氛,首先籠罩在山西商界頭頂。就在金道銘、申維辰落馬前后,山西商界已然出現(xiàn)大震蕩。曾在海南“七千萬嫁女”,號稱“呂梁首富”的邢利斌,被稱為“山西地下組織部長”的富豪張新明,還有山西鋼鐵大王袁玉珠,離柳焦煤集團前后兩任董事長……起碼十幾名當初威震山西商界的巨富,紛紛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此外,在2014年春節(jié)后,還有多名山西富豪選擇遠走他鄉(xiāng),避居在香港或國外。
這些失聯(lián)的富豪中,有兩人是較為特殊的。一個是張新明,另一個是蘇達仁。張新明不僅身家不菲,更擁有驚人能量。他曾多次被查,卻始終安然無恙。最驚險的一次,他迫于調(diào)查組的壓力遠走他鄉(xiāng),數(shù)月后又與一名貴人高調(diào)歸來。時任省委常委、紀委書記金道銘親赴太原機場接機,眾多山西權(quán)貴陪著他們游覽五臺山。蘇達仁號稱“超級掮客”,據(jù)傳擁有深厚人脈,許多山西富豪都通過他結(jié)交權(quán)貴。
一名山西人士告訴我:“這一次,連這兩人也被帶走,難怪有人如坐針氈?!钡瑫r,他也表示:“不曉得局勢如何發(fā)展,沒準他們最后還能過關(guān)?”
種種跡象表明,山西官場的腐敗蓋子下頭,絕不止金道銘與申維辰。正如當?shù)匾幻探缛耸克f:“那么多富商被帶走,交代的問題豈止是金、申兩人。”
采訪中搜集的線索被反饋回雜志社。當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要么像多數(shù)媒體那樣,進行簡單的案例報道,就鎖定在已落馬的人身上;要么更進一步,深層次剖析整個山西官場的問題。
雜志社最終決定,采取第二種方式,并拿出一個封面策劃的篇幅。在整組策劃中,不僅寫金道銘與申維辰這兩人,還要專門寫一篇畸形的政商關(guān)系。
報道刊發(fā)后,自是掌聲如潮,麻煩也轉(zhuǎn)瞬即至。有人說這組報道以偏概全,有意抹黑。在那一段時間,雜志社面臨了空前壓力??陀^來講,當時山西僅落馬了兩名部級高官,僅論數(shù)量并不是最多。報道直指整個山西的政治生態(tài),的確冒著很大風險。
但不久,局面發(fā)生變化。當年6月,時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和時任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令政策落馬,兩人同一天被通報,被譽為“一日打兩虎”。
找雜志社麻煩的少了,聯(lián)系爆料的卻多起來。因為之前《晉官難當》的策劃所引發(fā)的巨大反響,不少人主動聯(lián)系,希望向雜志社爆料。對這些信息,雜志并非來者不拒,也沒有急著刊發(fā)。一來,之前報道已開了重炮,此時不妨收斂鋒芒;二來,匯集的信息越多,越感覺這是一出大戲,可以讓子彈飛一會兒。
此后,山西反腐風暴越刮越烈,“山西八虎”依次入座。中央將其定性為系統(tǒng)性、塌方式腐敗案件。除了8名省部級高官,山西在2014年還查處廳級官員45人、處級官員545人。此后近一年,山西共調(diào)整不適宜擔任現(xiàn)職干部5495人,其中廳級干部283人、縣處級干部1560人。
這時,許多同行開玩笑,說廉政瞭望有預見性,僅憑著金道銘與申維辰落馬就預見“晉官難當”。但說實話,當初誰也無法預知山西的反腐局勢發(fā)展,更不敢想象,金道銘、申維辰的落馬僅是起手式,在他們身后會倒下那么多人。更確切地講,中央的反腐決心震撼了世人。在這種決心之下,沒有人能僥幸過關(guān)。
“八虎”落馬數(shù)月后,廉政瞭望推出了“重振山西”封面策劃,再一次聚焦山西。沉寂期內(nèi)匯集的資料,被盡情釋放出來。先聲奪人、讓子彈飛、完美收官,廉政瞭望對于山西窩案的報道,讓我不禁想起一篇好文章的次序——鳳頭、豬肚、豹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