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全國首例因網絡個人大病求助引發(fā)的糾紛在北京朝陽法院進行一審宣判。法院認定籌款發(fā)起人莫先生隱瞞名下財產和其他社會救助,違反約定用途,將籌集款項挪作他用,構成違約。一審判令莫先生全額返還籌款153136元并支付相應的利息。網絡眾籌如何破解信任難題?如何保證款項不被濫用?該案成為“全國首例”的背后,意味著網絡個人求助過程中的騙捐、詐捐現(xiàn)象,將從法律角度有了司法案例作為參考。因此,這一案件有很強的警示意義和社會價值。
幼子患重病,父親“水滴籌”獲15萬
28歲的莫先生與許女士系夫妻。2017年9月,二人喜得一子。然而,兒子出生后身患一種名為威斯科特-奧爾德里奇綜合征的重病,讓這個家庭不僅蒙上了陰影,更面臨著沉重的經濟負擔。
2018年4月,莫先生想到了利用“水滴籌”進行網絡籌款。
當年4月15日,莫先生在水滴籌發(fā)起了籌款目標為40萬元的個人大病籌款項目。他的籌款原因是:“我是為我身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孩子發(fā)起求助的……這5個月來,孩子飽受疾病折磨,為了給他看病已經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欠下了20多萬的外債。醫(yī)生說要做好長期的治療準備,后續(xù)至少要40萬元左右的治療費用。但我們家就是工薪家庭,我和妻子的工資根本不足以支付孩子的治療費用??烧l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病魔折磨呢?他是我們家唯一的希望啊!”
當天15時31分,莫先生的申請被審核通過。至次日21時55分籌款截止,共籌集款項153136元,捐款次數6086次。籌款期間,曾有人舉報莫先生家有門面房出租收益。4月16日17時,莫先生按照水滴籌公司要求增信(增加信用度),他辯解門面房是孩子爺爺的收入,他沒有工作,妻子剛剛找到工作。
籌款結束后,莫先生立即向水滴籌公司提出了提現(xiàn)申請,資金用途表述為“用于孩子抗排異、抗感染和心臟治療”。4月18日,水滴籌公司將籌款153136元全額匯給了莫先生。
妻子舉報“籌款基本沒用”
2018年7月23日,莫先生之子病亡。5天后,妻子許女士向水滴籌公司舉報稱:“籌款那次在醫(yī)院住院用掉5.3萬,其中31500元是之前醫(yī)保報銷的錢付款的,醫(yī)院里有個基金2萬元那時候也到賬了,所以水滴籌的錢基本沒用……孩子父親是拆遷戶,家里有房,還有店面,根本不存在借錢的情況……”
而后,水滴籌要求莫先生補充信息。莫先生表示,余款愿意用于做慈善或退回。
水滴籌代理律師此前表示,莫先生獲得的籌款,只有少部分用于治病,其中10萬元被用于償還債務?!案鶕覀儚尼t(yī)院獲得的材料,在醫(yī)生告知危險的情況下,家屬仍堅持要求出院,存在主動放棄醫(yī)療的行為?!?/p>
2018年8月27日,水滴籌公司正式向莫先生發(fā)送律師函,要求其在8月31日前返還全部籌集款項。莫先生收到律師函后,并未返還。為此,2018年9月,水滴籌公司向北京朝陽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莫先生全額返還籌集款項153136元,并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自2018年8月31日起的利息。
莫先生在庭審時表示,未還水滴籌的10萬元被用于還親戚的錢了。他認為這筆錢應該和妻子共同分擔,而他之前和妻子想離婚卻沒離成,也找不到妻子,家里并沒那么多錢。
被認定違約,判令全額返還
法院經審理查明,莫先生之子2017年11月診斷為威斯科特-奧爾德里奇綜合征,治療總計產生醫(yī)療費35.5萬余元,其中醫(yī)保報銷后個人支付部分為17.7萬余元。
除水滴籌籌得的款項外,莫先生還通過愛佑慈善基金會、上海市未成年人罕見病防治基金會、嘉興市南湖區(qū)民政局救助三家救助渠道,實際獲得救助款58849.71元,但莫先生在申請籌款時并未披露相關情況。
法院亦查明,莫先生在通過網絡申請救助時隱瞞了其名下車輛等信息,亦未提供妻子許女士名下財產信息。莫先生通過水滴籌發(fā)布的家庭財產情況與申請其他社會救助時填寫的內容、妻子許女士的證言等也存在多處矛盾。
為此,法院認定,盡管莫先生之子的病情及治療情況基本真實,發(fā)起籌款時也確有求助意愿和客觀必要,但其在求助時隱瞞家庭財產信息、社會救助情況,信息準確性、全面性、及時性存在問題。其與平臺、捐贈人約定的籌款用途明確為用于2018年4月15日后孩子治療產生醫(yī)療費,實際上他將籌集款挪作他用,構成違約。故對水滴籌公司要求返還籌集款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最終,法院一審判令莫先生全額返還水滴籌公司153136元并支付上述款項自2018年8月31日以來的利息。對于返還的籌集款,法院指出水滴籌公司應公開、及時、準確返還贈與人,除非原贈與人明確同意轉贈他人。
真實性的審核義務,必須由平臺承擔
當天庭審結束后,朝陽法院向民政部、北京水滴互??萍脊景l(fā)送了司法建議。
“首先要明確求助人義務及責任?!背柗ㄔ和┓ㄍジ睆d長歐陽華介紹,從立法層面確立求助人提供信息應真實全面的原則,指引各方訂約,對求助人應披露的信息范圍加以規(guī)制。明確如果求助人未履行約定義務將善款用于“治病”,應承擔返還籌集款等違約責任。
個人大病網上平臺求助,出現(xiàn)求助信息不真實時,一些平臺認為自己僅是第三方,且往往推脫稱自身審查能力有限。對此,朝陽法院望京法庭庭長王敏明確表示:“真實性的審核義務,必須由平臺來承擔,不容推卸?!?/p>
在莫先生一案中,法院在判決中指出,水滴籌公司未盡到嚴格審查義務,未妥善履行嚴格監(jiān)督義務,存在審查瑕疵。只是該審查瑕疵不影響莫先生承擔違約責任。其實,在個人發(fā)起網絡求助的過程中,籌款的使用和監(jiān)管一直是道難題。那么,如何保證款項不被濫用?朝陽法院的司法建議指出,加強行業(yè)自律,納入行政監(jiān)管。
“從朝陽法院宣判的這起案例可以看到,一方面籌集的款項由互聯(lián)網平臺持有,沒有分賬管理,亦缺乏第三方監(jiān)管。另一方面籌款是采取發(fā)起人一次性提現(xiàn)的方式支付的。至于發(fā)起人提現(xiàn)以后如何使用,沒有監(jiān)管?!蓖趺粽f,“這兩個方面是目前最大的漏洞?!?/p>
因此,“要將個人大病求助納入行政監(jiān)管范圍,建立與社保、慈善基金會等相關部門、組織的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睔W陽華表示,“建立健全籌集資金監(jiān)管制度,既要追蹤善款使用全流程,又要覆蓋包括平臺、資金托管機構、醫(yī)院等多領域?!?/p>
王敏也建議盡快完善立法、加強行業(yè)自律;構建籌集資金第三方托管機制,實現(xiàn)網絡平臺自有資金與籌集資金的分賬管理、定期公示;建立網絡平臺與醫(yī)療機構的資金雙向流轉機制,實現(xiàn)籌集款扣劃至醫(yī)療機構直接用于結算,從而改變目前籌款人直接提現(xiàn)的方式,切實加強愛心籌款的監(jiān)督管理。
該案有很強的警示意義和社會價值
“互聯(lián)網個人大病求助已經成為互聯(lián)網捐贈中作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方式之一?!蓖趺艚榻B。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水滴籌等互聯(lián)網個人求助平臺發(fā)布的求助信息獲得了超過2億愛心人士的響應,籌款超過220億元,救助人數超過280萬人次。
但是因為這一領域目前仍缺乏必要的法律規(guī)范和制度約束,所以時不時就被曝光騙捐、詐捐事件。而以往有類似事件發(fā)生后,有的當事人迫于輿論壓力通過平臺退還了捐款,但是多數情況下都不了了之,沒有下文。
“一旦公眾對互聯(lián)網個人求助產生信任危機,將直接沖擊現(xiàn)有救助體系,損害的不僅僅是慷慨解囊的捐贈人,更損害未來真正需要救助的潛在不特定群體?!蓖趺糁赋?,“由于網絡平臺籌集資金使用、流向的不透明、不確定,存在被認定為非法集資或被挪用等風險,可能損害全體捐贈人的利益,同樣影響互聯(lián)網個人大病求助的有序開展?!?/p>
正因為如此,所以該案一審宣判,馬上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該案成為“全國首例”的背后,也意味著網絡個人求助過程中的騙捐、詐捐現(xiàn)象,將從法律角度有了司法案例作為參考。因此,這一案件有很強的警示意義和社會價值。
(《北京青年報》2019.1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