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軍
非選擇題通常指材料解析題,這類試題主要由情境、設問和立意三個要素組成。非選擇題對于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家在讀題和分析時準確得當,在答題時清晰準確;需要大家具備很好的問題剖析與解決的能力。大家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還可以多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一、做好讀題、審題工作
在非選擇題的解析過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讀題和審題。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問題類型,讀題審題的方法和側(cè)重點有所差別。通常情況下,一段材料會給我們提供一些核心信息,如材料背景、涉及的歷史事件、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等。同學們在審題時一定要具備敏銳的視覺,能夠在看到這些關(guān)聯(lián)信息后立刻作出反應,回顧當時的歷史背景,看看有哪些關(guān)鍵的歷史事件、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等。這可以幫助大家很快地讀懂材料,能夠從材料出發(fā),將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匯集。
通常情況下,審題時一般要注意四個步驟:一審時間(時期、朝代);二審空間(國內(nèi)、國外);三審設問(原因類、目的類、影響類等);四審限定的其他內(nèi)容。同學們在看到材料后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和順序進行讀題審題,并且要在平時的訓練中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這樣可以促進大家思維連貫性的形成。在讀題審題的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還要注意一些方法和要點。比如,在讀題時怎樣抓核心詞、關(guān)鍵詞,怎樣確定回答內(nèi)容的多少等。
二、找到解題的關(guān)鍵依據(jù)
在讀完題后,同學們要找到解題的關(guān)鍵依據(jù)。一般情況下,材料中都會存在相應的“題眼”,有的在材料描述的內(nèi)容中,有的在最后提出的問題中。同學們在讀完材料后要有針對性地作出分析,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材料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如果是相對翔實,且涉及多個歷史事件的材料,同學們要懂得分析材料間的關(guān)聯(lián)。如果是單一材料,且材料內(nèi)容相對簡單,大家一定要保證自己充分讀懂材料。
三、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選擇
非選擇題通常有一定的解題難度,也是大家容易失分的試題。在處理這類試題時,同學們不僅要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訓練自己的思維素養(yǎng),而且要從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出發(fā),讓自己的解題能力得到強化。大家通常在做完很多的練習后會慢慢領悟到一些解題規(guī)律,也會逐漸領會到一些解題方法和思路。這些都是值得梳理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此外,同學們還可以對于老師總結(jié)的方法、技巧多做理解記憶,并且在實際中加強對這些內(nèi)容的掌握。
非選擇題有很多解題方法和技巧值得同學們學習總結(jié)。同學們在下筆前,最好先列提綱,這樣做思路不會亂,不會漏要點。這是保障大家答題準確和完整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解題技巧。同時,在遇到一些復雜或者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同學們要學會轉(zhuǎn)換思維方式。轉(zhuǎn)換思維方式這種方法對于復雜問題的解析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