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國權,鄒世洪,周健
(1重慶建工高新建材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2重慶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多層建筑使用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多用于框架結構,并配合疊合板一起使用,疊合板預制部分可作為現澆層模板,而疊合梁也可以用來部分支撐疊合板,可明顯減少模板和支撐的使用,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1-3]。由于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在施工方法上還有不足之處,若在深化設計、生產過程等環(huán)節(jié)考慮不周全,會給現場安裝帶來很大的困難,進而影響最終質量,為此本文詳細介紹了多層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現場施工方法[4-6]。
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構件采用工廠化生產,先設計、制作疊合梁定型模具,定型模具由底模、側模組成,底模和側模采用螺絲鎖及密封條密封組裝,澆筑完成后采用蒸汽養(yǎng)護,使?jié)仓玫寞B合梁表面平整,有很好的觀感質量。養(yǎng)護好的疊合梁采用平板車運輸,疊合梁間采用柔性保護措施,疊合梁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疊合梁
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現場安裝主要分為現場支撐體系搭建、疊合梁吊裝、疊合現澆層施工三個階段。在建筑層高不大于3.6m的情況下,采用獨立支撐簡單、安全,并且可以給現場提供較大的操作空間,宜優(yōu)先選用?,F場實施項目層高超過3.6m,若采用獨立支撐則整體失穩(wěn)的風險較大,所以應采用普通鋼管扣件式支撐對疊合梁進行支撐和定位;疊合梁吊裝時,采用塔吊吊運至安裝位置,主梁與柱通過墩錨的方式來解決連接錨固問題,次梁與主梁采用機械套筒的方式來進行連接,當主次梁固定后按設計要求綁扎梁頂部鋼筋,最后待疊合板鋼筋綁扎完畢后一起澆筑現澆疊合層混凝土。
(1) 材料要求
①疊合梁:疊合梁入場時,應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按照設計和相關標準,對疊合梁進行出廠合格證、型號、規(guī)格、外觀質量等方面的入場驗收。
②PE棒:在施工接縫防漏漿材料前應先使用專用PE棒填充。
(2) 施工機具
①吊裝機具:起重設備、平衡鋼梁、鋼絲繩、螺栓、卡環(huán)、千斤頂、扳手等。
② 安裝施工機具:激光掃平儀、全站儀、鋼管、扣件式架、吊線錘、繩索等。
(3) 作業(yè)條件
①施工道路:為了滿足施工現場道路的地基承載力需求,現場道路應鋪設滿足要求的鋼板或做地面硬化處理。
②堆放場地:堆放場地應有足夠的地基承載力、平整度和排水能力,還應保證道路暢通、堆放安全等。
③安裝區(qū)作業(yè)面:疊合梁正式吊裝前,應采用測量儀器將安裝工作面確認好,達到吊裝使用要求。
④測量放線定位:疊合梁正式吊裝前應根據設計要求使用測量儀器,依據平面控制線將標高線和安裝位置線確定好,并復核確保無誤。
施工操作工藝流程為:搭設支撐體系→安裝疊合梁起吊吊具和輔助施工機具→吊運就位→安裝并校正→節(jié)點連接→綁扎面層鋼筋并驗收→澆筑節(jié)點和面層混凝土→拆除支撐體系。
2.2.1 支撐體系搭設
搭設腳手架前進行實體放線布置鋼管位置,搭設鋼管架支撐、托架分別按照平面布置方案放置,調到相應標高,采用可調節(jié)木梁U型托座進行安裝就位,疊合梁支撐為鋼管腳手架橫擔支撐。
2.2.2 疊合梁吊具及輔助施工機具安裝
圖2 疊合梁吊具安裝
將1號鋼絲繩掛在塔吊掛鉤上→采用卡環(huán)將1號鋼絲繩和平衡鋼梁連接在一起→采用卡環(huán)將2號鋼絲繩和平衡鋼梁連接在一起→采用卡環(huán)將2號鋼絲繩和疊合梁預埋拉環(huán)連接在一起→預埋拉環(huán)在生產時預埋在疊合梁中,疊合梁吊具安裝示意圖如圖2所示。
2.2.3 疊合梁吊運及就位(圖3)
圖3 疊合梁吊運
圖4 疊合梁的安裝
(1)起吊用鋼絲繩與疊合梁預埋拉環(huán)所在水平面夾角不宜小于45O。
(2) 吊運疊合梁過程中應遵循慢起、快升、緩放的操作方法。
(3) 吊裝疊合梁前,先將安裝部位基層清理干凈,在信號工指揮下,將疊合梁吊運至安裝部位上方就位。
2.2.4 疊合梁的安裝及校正
(1) 疊合梁安裝(圖4)
疊合梁就位后,信號工與現場安裝指揮人員共同配合指揮,將疊合梁緩緩下落至設計安裝位置,疊合梁支座擱置長度、預留鋼筋錨固長度應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2)疊合梁校正
疊合梁標高校正:信號工與現場安裝指揮人員根據疊合梁標高控制線指揮吊裝工人,調節(jié)支撐體系頂托,校正疊合梁標高;疊合梁軸線位置校正:信號工與現場安裝指揮人員根據疊合梁軸線位置控制線指揮吊裝工人,使用楔形木塊對疊合梁軸線位置進行調整。
2.2.5 疊合梁節(jié)點連接
(1)疊合主、次梁節(jié)點連接
① 疊合主、次梁邊節(jié)點
疊合主梁作為疊合次梁的支座,在疊合主梁與次梁連接處,主梁側邊鍵槽底部根據錨固要求預埋鋼筋及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主梁就位后將主梁的連接縱筋錨入機械連接接頭,次梁就位后再將次梁的預留鋼筋與連接縱筋進行搭接連接,搭接長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疊合次梁面筋彎折后錨入疊合主梁面筋下方,疊合主次梁邊節(jié)點如圖5所示。
圖5 疊合主次梁邊節(jié)點
②疊合主次梁中節(jié)點
疊合主梁作為疊合次梁的支座,在疊合主梁與兩側次梁連接處,主梁兩側鍵槽底部預埋貫通鋼筋及兩側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主梁就位后將主梁的連接縱筋錨入兩側機械連接接頭,兩側次梁就位后再將次梁的預留鋼筋與連接縱筋進行搭接連接,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面筋采用貫通鋼筋連接疊合主、次梁,疊合主次梁中間節(jié)點如圖6所示。
圖6 疊合梁中節(jié)點
(2)疊合梁與現澆柱節(jié)點
①疊合梁與現澆柱端部節(jié)點
作為疊合梁的支座,現澆柱未澆筑前,其邊模與疊合梁端頭齊平擱置,待疊合梁及樓板安裝完成后,再進行疊合層及柱混凝土的澆筑。疊合梁底部鋼筋在現澆柱端節(jié)點處避讓柱筋后錨入柱內部,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對于多層建筑,柱截面一般較小,梁底鋼筋直徑較大,預制梁底鋼筋是很難達到直錨段0.6lae及總錨固長度lae的要求,為了解決直錨段不足的問題,可以采用鋼筋機械錨固的方式,將直錨段的長度降到0.4lae,確保直錨段不超過柱截面,滿足施工要求。此外,考慮到常規(guī)加端板機械錨固的形式,施工操作復雜且成本較高,故項目中采用了墩錨技術,不僅解決了施工復雜的問題還降低了成本,是一種簡潔高效的方式,非常適合在裝配式建筑中推廣。疊合梁與現澆柱端部節(jié)點如圖7所示。
圖7 疊合梁與現澆柱端部節(jié)點
②疊合梁與現澆柱中間節(jié)點
作為疊合梁的支座,現澆柱未澆筑前,其邊模與兩端的疊合梁端頭與齊平擱置,待疊合梁及樓板安裝完成后,再進行疊合層及柱混凝土的澆筑。疊合梁縱向受力底筋在中間節(jié)點處避讓柱筋后再互相避讓,梁底筋采用上述墩錨技術滿足錨固要求,面筋采用貫通鋼筋連接現澆柱兩端的疊合梁面層。疊合梁與現澆柱中節(jié)點如圖8所示。
圖8 疊合梁與現澆柱中節(jié)點
2.2.6 疊合梁面層鋼筋綁扎及驗收
疊合梁可采用兩種箍筋形式:第一種采用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開口箍,由于疊合梁的現澆層在不降板的地方只有120mm高,而開口箍135°彎鉤的直段長度達到10d后距離疊合面已經很近,很難將梁頂角部鋼筋從開口處放入,梁頂角部鋼筋的綁扎難度較大;第二種方式是采用焊接封閉箍筋的方式,梁頂鋼筋直接穿入箍筋綁扎,當梁頂鋼筋不多時采用這種方式效率更高。
(1)疊合梁采用開口箍
疊合梁面層鋼筋綁扎時,首先將梁頂鋼筋放置到位,然后綁扎拉結筋使開口箍形成封閉,最后根據鋼筋間距控制線綁扎放置好的梁頂鋼筋,保證鋼筋間距和搭接符合設計要求。
(2)疊合梁采用焊接封閉箍
梁頂鋼筋根據間距控制線直接穿入封閉箍內進行綁扎,保證鋼筋搭接和間距符合設計要求。
(1)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清理干凈疊合梁疊合面和模板內雜物,疊合面松動的石子、浮漿也必須予以清除。
(2)疊合梁節(jié)點處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疊合梁面層混凝土宜采用平板振動器振搗。
疊合層現澆混凝土需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疊合梁支撐體系。
(1)探討了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的基本工藝原理,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現場安裝主要分為現場支撐體系搭建、疊合梁吊裝、疊合現澆層施工三個階段。
(2)從施工準備、施工操作工藝方面,對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梁的現場安裝工序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指出了應當注意的操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