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暉
摘 要:基于公文寫作中的邏輯方法及作用為核心進行研究,首先分析公文寫作內(nèi)容及其類型,然后闡述公文寫作中常見的邏輯方法,其主要內(nèi)容有: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等,最后總結邏輯在公文寫作中的作用,目的在于確保公文表述準確性且清晰,進而全方面發(fā)揮公文的政策性、權威性和嚴肅性,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公文寫作;邏輯方法;邏輯作用
公文寫作與一般寫作不同,公文寫作具有特定寫作要求,最基本的寫作要求就是符合邏輯性,只有充分掌握邏輯方法并發(fā)揮邏輯判斷作用,才能確保公文寫作精準性與合理性。因此,需要公文寫作能夠遵守邏輯要求,將在合理運用邏輯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邏輯作用,確保公文表述具有清晰性和準確性等特點,進而提高公文寫作效率和機關單位的辦事效率。
一、公文寫作概述
現(xiàn)如今人類在使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和交流時,主要通過口頭或者是書面等形式進行表達,但是不論使用哪一種表達形式都離不開邏輯。確保語言表達中具有邏輯性,還能幫助人類正確表達思想和提高交流能力,尤其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書面表達正在廣泛的應用在各個場合中,比如:行政公文、公文寫作、司法文書及論文著作等。針對公文寫作而言,公文寫作是充分體現(xiàn)機關領導意圖和愿望的寫作活動,由撰寫人員替代機關擔任公務文書的起草和修改工作。而現(xiàn)代公文指的卻是黨政機關在實施領導和行政管理過程中,具備法定效力的文書,同時也是屬于各級各類機關、社會團體進行使用的公務文書。行政公文代表的是公務文書,主要被應用于治理社會和管理國家公務實踐中。相對于其它文體而言,不僅屬于特殊規(guī)范化的文體,更是具有權威性特點,除此之外,還具有特定的行文格式。現(xiàn)如今常見的政府機關公文主要被劃分成為以下幾點:命令、決定、通知、通報和意見等。
二、公文寫作中的邏輯方法
根據(jù)目前公文寫作現(xiàn)狀來看,公文寫作中的邏輯方法可以大致劃分成為: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等。因此,將針對公文寫作中的邏輯方法,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
(一)演繹法
演繹法是指在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依照上級機關已經(jīng)確立好的一般性政策為基礎,然后推導出有關自身單位的某項決策真實性,并且還將根據(jù)一般性科學原理及定律,進而證明某個特殊判斷的真實性邏輯方法。由于演繹推理具有一定的客觀基礎,所以,推理是否具有正確性不僅僅需要取決于它的形式,還需要看它是否反映出了現(xiàn)實及聯(lián)系。此外,演繹推理主要是以三段論形式為主,其中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點內(nèi)容。大前提在公文寫作中是指一般事理;小前提在公文寫作中運來論證個別事物;而結論就是屬于論點。將在公文寫作中借助于演繹法實現(xiàn)論證,確保公文寫作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但是在寫作的過程當中,還需要依照文章中提及的到的簡潔要求,針對三段論推理過程進行靈活處理,可以通過省略大前提或者是小前提等方式進行整改。比如:“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真理,它是不怕批評的”,就可以在該段落中進行省略大前提。合理運用演繹推理,不僅在公文寫作之前正確掌握一般原理,還需要充分了解結論與整個公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不能出現(xiàn)脫節(jié)或者是牽強等現(xiàn)象,進而加深人們對結論正確性的相信度。
(二)歸納法
歸納法在公文寫作過程中的應用,是先闡述某一事情中含有的所有子項都具備不同屬性,進而推導出該事情的一般結論。若是在公文寫作中沒有合理運用歸納法的話,就會導致撰寫人員在寫作中獲取到所有經(jīng)驗材料都不具備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尤其針對經(jīng)驗而言,更是不能得到有效上升。因此,科學合理的運用歸納法,能夠在公文寫作中合理解釋事物和事物二者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而提供推測性知識。此外,在公文寫作的過程中,歸納法還可以被當作論證方式的推理形式,比如: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證,可以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由此可見。歸納法在語言表達方面正在呈現(xiàn)靈活多樣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其一,歸納法是根據(jù)某一事物的實際情況概括出的結論,所以在列舉事實的過程中,需要列舉一些大量事實進行歸納,由于大量的個別事實不能夠重復表達,所以在語言表達方面常常都會以句子群的方式出現(xiàn);其次,歸納法還常常處于前提和結論之間,若是在結論之前的話,就可以借助于“綜上所述、由此可見”等詞語進行表示前提和結論的邏輯聯(lián)系;最后,在歸納法的結論中,還時常出現(xiàn)“大概、可能”等語言標志。
(三)類比法
類比法是基于兩種事件屬性相同的基礎上,而在已經(jīng)得出某一事件還存有其他屬性時,從而推出另一個事件也具有相同的屬性結論,該方式就是類比法。在公文寫作中合理運用類比法,不僅能讓人們的認識從已知逐漸步入到未知,同時還是幫助人們獲取全新知識的重要方法,并且在思維論證的過程中起到生動說明的重要作用。使用類比法,能夠把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進行相互比較,比如:陌生事物和熟悉事物進行比較;復雜事物和簡單事物進行比較等。通過類比的方式表明某一問題,進而提高說服力。此外,類比法還被人們稱之為類比或者是類推?;诒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兩個事物存在共同屬性,從已知推出未知的邏輯方法。此外,類比法還被劃分成為推理式類比法與論說式類比法,而在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主要是以論說式類比法為主。論說式類比法指的是依照某兩個事物特點的相似性,通過淺顯的說明深奧的邏輯方法,也就是說,該方法是用一個或一類對象說明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的方法。由此可見,邏輯在人們的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因此,需要相關人員能夠在公文寫作中,科學合理運用邏輯方法,進而確保公文的政策性和嚴肅性,充分發(fā)揮公文起到的效果與作用。
三、邏輯在公文寫作中的作用
在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離不開邏輯,要想公文主旨明確且結構清晰,就需要針對邏輯給予高度重視,而邏輯不僅能有效總結和揭示規(guī)律及其思維方式,還能確保人們在思維中進行遵守。如果遵守了那么思維過程和結果都會正確,反之,若是沒有遵守的話就會出現(xiàn)邏輯錯誤等問題。因此,只有撰寫人員在公文寫作中合理運用邏輯方法,才能確保思路暢通,從而確保公文的政策性和權威性特點。此外,針對從事于公文寫作的人員而言,確保公文寫作具備邏輯,還能幫助公文寫作人員全面認識客觀世界,進而準確表達出行文意圖。將從提高公文寫作質(zhì)量,促使公文具有權威性、發(fā)揮公文應有效應,實現(xiàn)公文寫作的目的等多個方面,針對邏輯在公文寫作中的作用,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
(一)提高公文寫作質(zhì)量,促使公文具有權威性
根據(jù)目前我國黨政機關的重要公文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可看出,之所以能夠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其主要因素就是內(nèi)容符合實際需求,且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要求,除此之外,還存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內(nèi)容完全符合邏輯要求,具備較強的邏輯力量。反之,若是在公文寫作中不具備邏輯性特點的話,就會致使公文寫作出現(xiàn)概念模糊、表達含混以及意義不明確等問題,不僅影響公文寫作質(zhì)量和效果,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公文的作用發(fā)揮。由此可見,邏輯在公文寫作中的重要性。
(二)發(fā)揮公文應有效應,實現(xiàn)公文寫作的目的
公文寫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特定對象進行閱讀的,而且該需要該對象能夠針對公文要求進行落實與貫徹。那么如何才能讓文件閱辦人充分了解文件精神斌解決實際問題,就需要合理運用邏輯原理解決該問題,依照邏輯要求,科學合理的編排公文結構,并且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有效突出公文中心,進而全方面了解公文精神內(nèi)涵。在請示性公文中,有的屬于“旁擊側敲”,讓領導不斷猜測,而有的屬于“拐彎抹角”,只有講解一大圈之后才能了解其本意,從而導致概念混淆不清、云里霧里等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最終導致公文公用沒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嚴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嚴格遵守邏輯要求,并且還要把邏輯和公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在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做到概念明確和推理合乎邏輯等,進而提高我國現(xiàn)有的公文質(zhì)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公文寫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嚴格依照邏輯需求,把邏輯方法合理運用在公文寫作中,確保公文寫作具備概念明確、論證具有說服性等特點,進而在公文寫作中充分發(fā)揮邏輯作用,方便機關單位人員快速了解并閱讀文件精神。與此同時,只有在公文寫作中,正確、自覺的運用邏輯方法且遵守邏輯要求,才能充分發(fā)揮出邏輯的重要作用,促使整個文章結構嚴謹且思想明確,進而全面發(fā)揮公文的政策性、權威性和嚴肅性。
參考文獻
[1] 張莉.公文寫作的語言風格[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3):45-47.
[2] 李展.公文寫作要注重邏輯思維——對一則內(nèi)部管理制度的評析[J].秘書,2017(06):38-41.
[3] 李金澤.淺談公文寫作的邏輯性[J].蘭臺世界,2017(03):55-58.
[4] 胡志軍.公文寫作中常見的邏輯問題及對策[J].信息化建設,2016(02):96-97.
[5] 陳蒙蒙.如何有效提高公文寫作水平[J].辦公室業(yè)務,2017(20):9-9.
[6] 肖迪.公文寫作中不規(guī)范現(xiàn)象研究[J].財會學習,2017(4):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