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欽
書法藝術三要素
書法不是指以提供認識為目的的漢字成形方法,而是指經(jīng)過特殊手段創(chuàng)作出來的被藝術化的漢字,主要包括筆法、結構、章法等方面。所謂筆法,是指利用傳統(tǒng)書法工具毛筆剛柔并濟的性能與書寫者肘、腕、指力的巧妙配合,使?jié)h字筆畫由呆板的靜態(tài)符號變成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王羲之創(chuàng)造的“永字八法”就將漢字筆形歸納為八種,即點、橫、豎、鉤、提、長撇、短撇、捺。關于“八法”的含義與筆法,古代書論文獻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即通過不同的筆法來顯示客觀現(xiàn)實中復雜事物的萬千氣象,從而為書法創(chuàng)作提供廣闊的空間。結構,顧名思義,就是建筑概念的變通。由于漢字筆畫組合方式具有交叉、穿插、橫平、豎直、斜撐等特征,因此這樣的變通具有深刻的意義,是漢字區(qū)別于其他文字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謂章法,就是要求將一幅書法作品的點畫行款融為一體,每一畫、每一字都處于相互依存的特定關系之中,講究章法是書法藝術區(qū)別于漢字實用書寫的一個重要方面,決定了書法作品中相同字跡所占位置的不可互換性。章法又叫“篇章結構法”,孫過庭的“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和包世臣的“九宮法”都是結構意識由個別、局部直至全體的逐步擴展延伸。
筆法、結構、章法是構成書法藝術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固然直接關系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但并非與實用書寫毫不相干,二者之間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這是因為漢字的實用性與藝術性畢竟血肉相連,不可截然分開。
練習書法的注意點
書法是一門深奧的藝術,要想練好書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樹立和擺正練習心態(tài)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ǜ信d趣,練起來就不會覺得困難或枯燥無味。書法練習需要刻苦勤練的精神,要持之以恒,不可中途懈怠。
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四寶”中在書法上起最主要作用的是毛筆,這是因為毛筆的筆毫可剛可柔,可方可圓,能枯能潤,能縮能伸,可表現(xiàn)線條的剛柔之美。如果工具選擇不當,必然會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下面我就來具體談談如何選擇筆、墨、紙、硯。
毛筆最重要的部分是筆毫,所以毛筆主要以毫來分類。就原料和性能而言,毛筆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三大類。軟毫主要是由羊毛、雞毛等制成,柔軟圓潤,容易濡墨,寫出來的字豐滿且富于變化。硬毫主要由兔毛和黃鼠狼尾毛制成,由于兔毫呈深紅色,又稱“紫毫”,黃鼠狼毫又稱“狼毫”,其特點是彈性較強,銳利勁健,容易上手得勢。兼毫則選用羊毛及其他獸毛配制而成,有紫毫和羊毫相兼的,也有雞毫和狼毫相兼的,有偏硬的,也有偏軟的,關鍵在于所占的比例不同,其特點是剛柔相濟,軟硬適中。就書寫字跡大小而言,毛筆可分為小楷、中楷、大楷,再大的還有斗筆、提筆,最大的叫“楂筆”。一般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和愛好,正如歐陽修所言:“軟硬適人手,百管不差一。”
墨有黑墨、朱墨及各種彩色墨,一般皆使用黑墨。辨別墨的好壞首先要看墨色,以墨色黝黑、發(fā)紫光為最好。正如《墨經(jīng)》中有云:“凡墨色,紫光為上,黑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為下。凡光與色不可廢一,以久而不渝者為貴?!?/p>
我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所以紙擁有悠久的歷史。紙有很多種,其中軟性紙更適宜書寫。因為書法藝術作品要裝裱和長期保存,所以必須用宣紙,這是基于宣紙具有吸附性好、不變形、壽命長的特點。從書寫效果看,陳紙優(yōu)于新紙,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多買些紙儲存?zhèn)溆谩?/p>
對于初學者來說,硯臺無需考究,一般的磚瓦硯即可。不要選擇雕龍刻鳳的工藝硯,以普通圓形帶蓋、壁薄池深的為佳,一者盛墨多,利于寫大字;二者用完一蓋,既防止干燥,又不易落灰。選購時,還要注意硯面平整,不能有裂縫,石質(zhì)細膩,但又不能光滑如鏡,太光磨墨不下墨,也不能太粗糙,硯面粗糙,磨墨聲大,磨出的墨粒太粗,影響墨韻,還會傷筆毫。
從選取最適合自己的范本開始循序漸進
練習書法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一般都是從簡單的大楷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騖遠。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一般規(guī)律是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寫點要加重,如石墜地,什么樣的部位需要什么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的點按鐘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比較有力;寫橫要稍斜,若一字有兩橫,則上橫仰勢,下橫俯勢;豎畫粗而壯,直而不歪;撇之發(fā)筆利;捺之發(fā)筆揚;提之發(fā)筆圓;鉤之發(fā)筆沖;折之發(fā)筆緩。
碑帖的選擇
對于學習書法的人來說,平時所臨摹的碑帖就是自己的老師。拜師學藝,老師當然是越優(yōu)秀越好。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北倪x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一般來說,就楷書而言,魏碑中的《張猛龍碑》、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顏真卿的《顏勤禮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都是受到專家好評、世人稱頌的作品。選取這一類碑帖做范本,容易學到傳統(tǒng)的法度而走上入門的正路。
此外,初學者在練習書法時還需注意:
1. 初學者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始時少練一會兒,逐漸增加時間和工作量。
2. 注意站立和運筆姿勢,選擇舒適的著力點,使身體始終保持平穩(wěn)和放松的狀態(tài)。
3. 每次練習結束后要活動一下全身關節(jié),盡快恢復正常的體位和因勞作造成的機體疲勞,特別要強調(diào)做幾次深呼吸,以利于人體中氣的增強。
練習書法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并不是短短幾年就能看到結果,學到本質(zhì)。練習書法,要把自己置身于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境中,感受精神上的滿足,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就是與歷史對話的過程,所以歷史的意義和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書法的興趣。只要有興趣,并能冷靜地理解和實踐,得到的裨益就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