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ila
班加羅爾的華人圈,一個故事流傳甚廣。因為中方管理者批評印度員工飲茶時間太久,后者憤而辭職。天塌下來,不能不喝Chai(印地語里的茶)。印度年均消費十億公斤茶葉,癡迷程度不輸于中國的福建人和潮汕人。牌形象注入到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里。
在塵土飛揚的馬路邊,印度人不管不顧,啜飲土瓷碗中甜膩的Chai。在班加羅爾,這是到處可見的景象。不過,年輕的印度中產(chǎn)白領,正在拋棄這些路邊茶攤,將陣地轉移到像瑞幸咖啡瘋狂成長的品牌茶飲店。
Chai Point,印度的“瑞幸咖啡”
開到印度大街小巷的Chaipoint,和瑞幸咖啡有幾分相似。28歲的Sriram為班加羅爾的一本商業(yè)雜志工作,每天早上,他在去往辦公室的路上總會打開手機,在Chai Point點上一單外賣,除了雷打不動的茶之外,有時他還點三明治或者香蕉蛋糕。
這個信號足夠強烈。即便人均收入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印度中產(chǎn)階級也在消費升級。茶飲店不是孤例,包裝精美的小吃、啤酒等,正將品
吃過午飯,下午三四點的時候,他會再點一單,sulemani茶是他的最愛,這是一種檸檬與印度香料混合的水果茶,Sriram說,sulemani茶總讓他感覺“煥然一新”。
沒什么儲蓄習慣的他,每天會花大約250盧比(人民幣25元)在Chai Point。
“India runs on Chai”(印度因茶而奔跑)。這是Chai Point的標語,在每一家Chai Point的門店里,這句話都格外顯眼。
坐在班加羅爾Koramangala區(qū)最繁華的商場Forum Mall里,Chai Point的創(chuàng)始人Amuleek Singh Bijral微笑著對志象網(wǎng)(The Passage)說,Sriram正是Chai Point所瞄準的消費人群——都市白領,像他這樣的Chai Point粉絲正在不斷擴大,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150萬注冊會員。
Chai Point新搬進的辦公室就在Forum Mall對面,Amuleek說,他們正準備在這家商場也開一家Chai Point門店,在全國6個邦現(xiàn)有125家門店的基礎上,接下來的幾個月內(nèi)會增加到150家。
星期二下午三點,在距離Forum Mall三公里的一家Chai Point店里,每一個桌子上都坐滿了人,點單時,店員向我們推薦新出的便攜式有機茶葉小包,據(jù)Amuleek說,這個最新推出的產(chǎn)品包裝全是有機材料,這是Chai Point的消費者所在意的。
這個人群正是在經(jīng)濟高速增長下迅速壯大的中產(chǎn)階級。根據(jù)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到2020年印度中產(chǎn)階級的購買力平價就將達到3.733萬億,居世界第三;2030年將超越中國和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產(chǎn)階級購買力。
中產(chǎn)階級購買力提升的同時,機會最先出現(xiàn)在食物和飲料品牌。Chai Point就對準了印
度人每天都要消費三四次的茶飲。
“我們想為印度的日常茶文化服務?!痹诓稍L中,這句話他重復了五六次。
茶飲新零售
回顧八年前創(chuàng)立Chai Point,Amuleek仍然覺得當初選擇做茶飲連鎖品牌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即使地大物博如印度,食物從南到北可能千差萬別,但對茶的熱愛卻是一致的。茶,可能是除寶萊塢和板球之外,可以將這個復雜的國家聯(lián)系起來的食物之一。
但在當時看來,這也是一招險棋。最直觀的標準就是,幾乎沒有投資人對此感興趣。
“Flipkart在2007年成立,我在2010年注冊的公司,2011年正式啟航,但那時候大家還都關注在科技創(chuàng)業(yè)上,”Amuleek說,“當時所有人都在關注手機、電商和物流,‘消費品牌’這個概念還沒人提及。”他選擇了茶飲之后,也很快鎖定了白領作為目標消費者。
剛開始,他只能依靠來自天使投資人的資金,但幸運的是,因為市場完全是一片藍海,Chai Point迅速壯大,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注意,2015年和2018年,Chai Point分兩次從Eight Roads風投、Paragon Partners等投資者處籌集了3000萬美元。
▲Chai Point 的外賣包裝
Chai Point的第一家店開在一個科技園區(qū)里。Amuleek說,他們很早就意識到,茶飲的消費場景最集中的地方是在辦公室,所以他們最先做的就是服務那些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
但從一開始,Chai Point想做的就不僅僅復制星巴克。
Amuleek說,在過去的7年里,Chai Point的定位從未改變,一直都是服務白領人群。而版圖的擴張,則是因為目標人群消費習慣的改變。
“一開始他們都是來到門店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wǎng)上點單,”他說,甚至在Zomato和Swiggy出現(xiàn)之前,Chai Point就開始推出了自己的外賣服務,在外賣平臺崛起之后,外賣的份額更是奮起直追,目前,外賣收入已經(jīng)占到了Chai Point全部收入的25%。
另外一個正在增速的部分是B2B。幾乎在推出外賣服務的同時,Chai Point也推出了自助茶飲機器BoxC,公司租賃機器,Chai Point提供茶葉、香料等原材料,員工可以掃碼付賬,一般成本由公司和個人共擔,會相對比較便宜。
▲Chai Point 的一家門店
此外,這種自助機器也已經(jīng)入駐了商場等公共空間,消費者可以隨時掃碼點單,現(xiàn)在BoxC除了Chai Point自己的錢包之外,也接入了印度最大支付平臺Paytm。
據(jù)Amuleek介紹,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有2000臺機器,貢獻了35%以上的收入。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機器的數(shù)量將翻倍。
包裝茶飲是Chai Point版圖的第三部分。Amuleek說,外賣、自助茶飲機和包裝食品都是Chai Point在很早期就意識到需要去做的事,現(xiàn)在Chai Point的包裝茶飲在各門店有售,另外在亞馬遜、Flipkart等電商品臺上還可以銷往全國。
“我們決定要做一個全渠道的品牌,”他提起了“新零售”的概念,“這就意味著我們每一個渠道都要做好,現(xiàn)在每一個渠道都出現(xiàn)了競爭?!?/p>
不僅僅是一杯茶
出生在印度克什米爾的一個旁遮普家庭,Amuleek是哪種你想象中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強壯,善于經(jīng)商。
在微軟工作了五年之后,Amuleek去往哈佛商學院就讀。他說,在哈佛商學院期間,他就已經(jīng)想清楚,如果自己要創(chuàng)業(yè),就一定會選在消費領域。
等他回國為一家科技公司工作時,他開始注意起了同事們的茶歇時間。在偌大的科技園區(qū)里,居然沒有一家像樣的茶飲店,于是他萌生了進入茶飲領域的想法。2010年4月,Chai Point的第一家店就開在了班加羅爾的一個科技園區(qū)。
早在他10歲的時候,Amuleek在家里煮的茶就很受媽媽輩的歡迎。
但要把茶飲生意做大,不僅僅做出一杯好茶那么簡單。要建立起一個品牌,就要全方位地滿足目標群體的消費需求。
這個群體,是成長于快速增長的經(jīng)濟里,龐大、受過良好教育、有抱負的年輕人。Matrix Partners風險投資的合伙人Sanjot Malhi 此前為《福布斯印度》撰文稱,雖然印度目前的GDP相當于2005年的中國,但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了10萬盧比。鑒于個人的固定成本增速將慢于通貨膨脹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將快于經(jīng)濟的增速,所以居民消費能力將呈非線性增長,并進一步推動消費。
另外一個因素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普及。印度目已經(jīng)有了近5億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還在迅速增長?;ヂ?lián)網(wǎng)改變了整體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習慣,為所有收入階層創(chuàng)造了更加公平的信息環(huán)境。今天的消費者,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nóng)村,在所有社會階層中,對最新、最好的品牌的追求是都是一致的。
▲Chai Point 網(wǎng)站的茶園圖景
Sanjot Malhi 認為,正是這種較低的消費水平和較高的消費意識之間的差距,為本土的消費品牌創(chuàng)造了機會。這些品牌高質(zhì)量、標準化,相對而言價格更為合理,在印度更能打開市場。
與中國52%的包裝食品品牌滲透率相比,印度只有22%,Sanjot Malhi 預計,以食品和時尚為先導的消費品牌市場,在印度有著1500億美元的潛力。
“質(zhì)量、一致、負責、創(chuàng)新”就是Chai Point對消費者做出的承諾?!盇muleek說,他們很早就意識到了白領階層的食品消費觀念的變化,他們要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是味道佳、健康、且對環(huán)境友好的食物,這種觀念正在變得愈加堅固。
為了達到每一杯茶都是同樣的高質(zhì)量,Chai Point自己負責從茶園采購茶葉,用在茶飲里檸檬、姜等都是新鮮原料。為了保證外賣質(zhì)量,Chai Point研發(fā)了可以保溫45-60分鐘的一次性外賣包裝,外賣包裝、碟子、叉子等餐具也都使用的可降解材料制成,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
這種投入獲得了可觀的回報,有35%~40%的消費者會每月到店3次以上。在過去的一年里,Chai Point的業(yè)務增長了350%。
走進Chai Point的門店,店內(nèi)的裝潢設計寬敞簡約,與街邊的茶鋪簡直是天壤之別,除了喝茶,門店也成為了消費者的公共空間。提的是與國際品牌相當?shù)姆?,但Chai Point一杯茶的價格大概只有星巴克的四分之一,對于白領來說,是可以負擔的日常重復消費水平。
本土品牌的新面孔
過去四五年,消費領域突然成了一個熱門創(chuàng)業(yè)領域,iD Fresh、Chaayos等食品品牌也開始崛起,這與中國曾經(jīng)的情形也非常類似。
44歲的Musthafa和他的堂兄弟們在2006年就創(chuàng)立了iD Fresh,他們以2.5萬盧比和5萬包面糊起家。如今,該公司每天生產(chǎn)50萬噸面糊,從一個無名小戶一躍成為“1億美元的品牌”,在印度南部廚房家喻戶曉,在西亞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這讓它成為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案例。
Malabar partta(一種蓬松的分層大餅),ragi(一種印度特產(chǎn)的谷物),rava(粗粒小麥粉)面糊,印度奶酪,chutneys(一種用蔬菜或水果做的酸辣醬),這都是南印人日常的早餐內(nèi)容。過去,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主婦負責做飯,但在快速城鎮(zhèn)化的同時,職業(yè)女性花在廚房里的時間明顯減少了。
Musthafa看準了這一商機,把這些早餐都做成了半成品包裝,并且憑借高超的分銷渠道銷售,保證了消費者能即時享用無添加劑的食物。iD Fresh做的事情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它用科技手段重塑了包裝食品從生產(chǎn)、包裝、配送、儲存到分銷的整個銷售渠道。
▲iD Fresh 的配送車
▲Chai Point 門店銷售的有機茶包
2017年11月,Amuleek去參觀了北京三里屯的喜茶店,他點了六杯茶,還把喜茶的杯子帶回印度研究。Amuleek告訴志象網(wǎng)(The Passage),現(xiàn)在他每年都要去好幾趟中國,跟中國公司有越來越多生意上的合作。Chai Point使用的可降解碟子和叉子、門店用料、自助茶飲機配件等,都是從中國而來,與中國公司共同設計和開發(fā),合作的領域也涵蓋了硬件和軟件。
“中國在科技和制造方面有很多優(yōu)勢,全世界領先的公司都在中國,這種科技促使我們和中國公司合作?!盇muleek說。
多次到訪中國的Amuleek,也一直在觀察中國的消費領域。他說,中國和印度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消費者都很喜歡屬于本土的品牌?!拔覀儎傞_始時,喝茶還不是一件時尚的事,我們堅持了下來,去店里和顧客聊,持續(xù)追蹤銷售數(shù)據(jù),然后我們理解了顧客對于本土品牌的偏愛?!彼f。
2018年10月,一行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人到訪Chai Point辦公室時,Amuleek一直在詢問每個人對茶飲的看法。
他有把Chai Point帶到中國市場的想法。Amuleek認為,雖然目前的重點仍在國內(nèi)的一線城市擴張,但茶是整個亞洲所共享的文化,中國和印度則是亞洲最大的兩個市場,如果建立起一個受認可的茶飲品牌,將可能會在亞洲的其他國家被接受,其他市場的擴展則可以先通過茶包來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