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
清華才女劉慧凝,曾做過人工智能的課題,需要高效處理大量信息,特別討厭別人啰唆。
但她的母親,特別喜歡發(fā)長語音。
有次她實在受不了,就說:“媽,你能不能別發(fā)語音?特別慢,耽誤我時間?!?/p>
那一刻她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機(jī)器,快速分析出了一切,唯獨等不及分析一下母親。
在演講《人工智能不能代替人》中,她動情地說:
“我沒有分析出來的是,我媽發(fā)語音,是因為她眼睛沒有以前好了,打字,眼睛會很不舒服;
我沒有分析出來的是,我媽發(fā)語音,不是因為她要給你傳達(dá)什么指令,只是你許久沒回家,想跟你說說話;
我沒有分析出來的是,每次我像一個高精尖機(jī)器快速處理信息的時候,其實都在拉寬和母親之間的距離?!?/p>
日本有一本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書名殘酷,封面上印著一道“親情計算題”:
“假設(shè)你的父母現(xiàn)在是60歲,余下壽命是20年,你沒有和父母同住,你每年見到他們的天數(shù)大概是6天,每次相處時間大概11小時。
那么,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20年×6天×11小時=1320小時。也就是,55天?!?/p>
這55天,就是我們所謂的“來日方長”。
總有些事,在你推托之后,就再也沒有了做的機(jī)會;總有些時光,你還來不及珍惜,它便將你推向了未來。
從今以后,陪爸媽好好說說話吧。
別吝嗇你的時間,別給自己太多的任性。這份人世間最珍貴的愛,別空留了遺憾。
(呂一行摘自微信公眾號洞見圖/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