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牟廉玖
我唱的是——
電視臺里播新聞,
張富清進了北京城。
挨著習(xí)主席把像照,
還一起登上了天安門。
“伙計,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
那老英雄就是咱來鳳人。”
那一天,大街上走來人一個,
年過六十還掛零。
他名就叫張建國,
張富清就是他的老父親。
(白)“呃,這不是建國兄弟嗎?”
(白)“這不是香玲大姐嗎?”
“啊,是啊。”
“建國,咱兩家是多年的老街坊,
戶挨戶來門對門。
你家老爺子平時不吭不哈,
一不顯山,二不露水,
沒想到,一下子就成了大名人。
(白)今后,癩子跟著月亮走,我們都
要跟著沾光啦?!?/p>
“大姐,莫那么講。老爺子說,他不是
什么英雄,就是一個打過幾天仗的老
兵。比起那些犧牲了的戰(zhàn)友,那點事
是馬尾拴豆腐——不值一提?!?/p>
“建國,一大早你跑到這藥店來干
啥?”
“我專程回家看父親,
沒想到,走著走著就胸口悶,
眼發(fā)花來頭發(fā)昏,
肯定是老毛病高血壓犯了,
到藥店來買降壓靈。
(白)香玲姐,你來這里干啥啊?”
(白)“和你一樣,也是來買藥的?!?/p>
(白)“你買什么藥?”
(白)“你買什么藥我就買什么藥?!?/p>
(白)“你得的什么病啊。”
(白)“大兄弟啊,我們倆真是有緣啊。不僅是老街坊,老同學(xué),還得的都是一樣的病,是不是這就叫‘同病相憐啊?!?/p>
(白)“這可真是有點巧?!?/p>
(白)“呃,我說建國兄弟啊,你吃藥還用得著自己買?是不是紅苕吃多了——苕透了心。未必不曉得,你爸爸是離休干部,看病吃藥國家都全額報銷。特別是現(xiàn)在,像他這樣一個大英雄,別說是吃藥,即使是想吃熊肝鳳膽,那領(lǐng)導(dǎo)還不都會送到家里來。要不,你就拿著老太爹那個紅本本醫(yī)療證,到醫(yī)院隨便去開。哪還用得著你這個英雄的大公子,來自己掏錢買?”
“那可不行啊?!?/p>
“怎么不行?幾聊撇的事。呃,到時
候,你就幫大姐也開上一單,免得我再跑冤枉路,花冤枉錢。你說好不好?”
建國一聽這話,臉一下子就陰了下
來。他曉得,這個詹香玲,從小就有一個壞毛病——愛占小便宜。貓兒見她掉身毛,豬兒見她脫層膘。背后別人都不叫她詹香玲,叫她“占香英”?!按蠼?,我們家可沒這個規(guī)矩。怎么能隨便占國家的便宜呢?再說,你我都辦了醫(yī)保,基本醫(yī)療已經(jīng)有了保障。何必再去干那些偷雞摸狗的事?!?/p>
“呃,你沒聽說嗎?便宜不占,不是
好漢;油水不沾,不是好官。再說,這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跟著吃點不要錢的藥。一打兩便,怎么就不能給我送個順水人情呢?”
“大姐啊——
說人情,道人情,
莫用人情開后門。”
中國人口十多億,
哪個家庭沒病人?
醫(yī)療費是百姓的保命錢,
個個銅板血汗凝。
怎能夠,胡花亂用不心疼?”
“莫說得那么嚇人。我看你家老爺子
平常待人總是和和氣氣的,一點架子沒有,蠻好說話的。我要是直接去找他老人家,這點面子他也是肯定會給的?!?/p>
“那是你還不曉得老爺子的脾氣。他
平時熱心快腸,你有困難,他恨不能把自己身上的肉都割給你。但公是公,私是私,誰都不能碰這個底線。要不然,他馬上就跟你翻臉。是的,我父親的醫(yī)藥費是國家全額報銷。但老人家說,這是國家給他個人的福利,不是給家人的。為此,他專門用一個箱子把藥品都鎖了起來。除了他自己,誰都不許動用。他說:這叫‘一家兩制,專箱專用?!?/p>
“這,這,也太摳門兒了嘛。”
“小小藥箱方方正,
一把鐵鎖來鎖定。
老爺子說,專藥只許專人用,
規(guī)規(guī)矩矩要較真。
管是愛來嚴是親,
不管不嚴是禍根。
自家門前不掃凈,
哪能為國擔(dān)重任?
清廉家風(fēng)代代傳,
道是無情卻有情?!?/p>
詹香玲聽得低下了頭,
心中打翻了五味瓶。
一個藥箱一桿秤,
稱出的英雄過得硬。
猛然間,她也想起一件事,
要找建國來證明。
(白)“建國,我聽說你爸爸去年眼睛得了白內(nèi)障,動手術(shù)之前,醫(yī)生和領(lǐng)導(dǎo)都勸他換裝國外進口的晶體。可老爺子死活都不同意,堅持用了國產(chǎn)的最便宜的那一種。他說,都八九十歲了,不能再為國家出力了,能節(jié)約一點是一點。有冇得這回事???”
(白)“有啊,有啊!無論怎么勸,他硬是不聽。他把國家的錢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金貴。我們也沒辦法啊!”
(白)“嗨,張富清啊,我敬重的張老爺子啊——
休說您是泥菩薩出廟無人敬,
休說您榆木疙瘩死腦筋。
休說您搟面杖吹火不開竅,
休說您六親不認冷冰冰。
您是那淬火的鋼刀不卷刃,
您是那高潔的青松不染塵。
您是那默默無聞的一捧土,
您是那閃閃發(fā)光的一粒金。
您是那時代的楷模萬人仰,
您是那共和國的大功臣。
我們要——
向您學(xué),
把您跟,
擼起袖子干,
豁出老命拼。
行得端來走得正,
共為復(fù)興中華立功勛。
初心不改永年輕,
祖國前進我前進?!?/p>
(白)“大姐,不說了,我們還是進店買藥吧?!?/p>
(白)“對,買藥。”
(白)“你這藥錢今天由我來幫你付?!保ò祝澳窃趺葱?。我又不差錢。還是自己付吧。”
(白)“這藥買得值不值?”
(白)“值啊,太值了。它不僅能治高血壓,還能治我那‘占香英的老毛病?!?/p>
這正是——
藥店門前一場戲,
好藥治病又療心。
時代楷模作榜樣,
萬紫千紅氣象新。
湖北大鼓《買藥記》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來表現(xiàn)老英雄張富清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品質(zhì),以小見大、以情動人,別具藝術(shù)感染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曲藝作品。
一是構(gòu)思巧妙,立意深刻。該作沒有正面講述張富清的故事,而是通過他的兒子張建國和鄰居詹香玲(諧音“占香英”,即“愛占便宜”)的視角從側(cè)面表現(xiàn)張富清的講規(guī)矩、嚴家教,“一個藥箱一桿秤,稱出的英雄過得硬”,可謂構(gòu)思巧妙、意味雋永。報銷藥品專用、拒換進口晶體兩個小故事不僅揭示了老英雄的優(yōu)秀品格,而且感染、教育了愛貪小便宜的香玲。香玲思想的轉(zhuǎn)變,正好說明了老英雄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使得這部作品的立意躍升到了一個新層次。
二是人物鮮活,真實可信。作者沒有書寫張富清的豪言壯語,而是通過故事和細節(jié)來刻畫他的性格,一個公私分明、嚴于律己、清正淳樸的共產(chǎn)黨人形象躍然紙上。抒情性的唱詞文字優(yōu)美、意境高遠,也很好地烘托了英雄的形象。作者還通過精心設(shè)計人物之間富有個性和張力的對白,成功塑造了張建國和詹香玲兩個真實可感的形象。一部小作品中能立起三個人物,可見作者善于提煉、精于塑形的老辣筆力。
三是語言生動,亦莊亦諧。該作將書面語與口語、俗語、俚語混搭使用,莊重典雅而又幽默風(fēng)趣。像“一家兩制,專箱專用”,巧妙化用,準確生動;像“紅苕吃多了——苕透了心”“泥菩薩出廟無人敬” “搟面杖吹火不開竅”,源于方言俚語,形象幽默,讓人會心一笑;像“貓兒見她掉身毛,豬兒見她脫層膘”“擼起袖子干,豁出老命拼”,均是精心提煉過的口語,既接地氣又富有表現(xiàn)力。
總之,這是一部構(gòu)思精巧、內(nèi)涵豐富、引人入勝的主旋律曲藝佳作。
(點評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理事、《長江文藝評論》執(zhí)行副主編蔡家園)(責(zé)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