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綺 ,尹吉鋒 ,陳彧 ,農壽千 ,陳培
(1.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海南???571100;2.海南省尖峰嶺森林發(fā)展有限公司,海南樂東 572542)
美藤果(Plukenetia volubilisLinneo),又名星油藤、南美油藤,大戟科南美油藤屬,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雌雄同株,雄花聚生于花序基部,白色,雌花聚生于花序基部側面,蒴果成熟時顏色為茶褐色,原產于南美洲[1~4]。美藤果能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10~36℃)生長良好,但過高的溫度會導致花和果實凋落,形成小種子[5~7]。美藤果種子可以提取含有豐富營養(yǎng)物質的美藤果油,不飽和脂肪占總脂肪高達90%以上。研究發(fā)現,美藤果油對調整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滋潤肌膚等有顯著的療效,除此之外,還可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油和化妝品原料,被譽為“植物腦黃金”,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8~11]。
該研究在系統查詢和整理相關美藤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近年來美藤果種苗繁殖及人工栽培技術研究成果進行總結,為美藤果的種苗繁育及人工種植提供更多參考資料。
美藤果自2006年引種到中國,現在云南、貴州、廣西、海南等省份已經有許多規(guī)?;挠?,美藤果的種苗繁育技術比較成熟,主要包括種子育苗、扦插育苗、組培育苗等。
美藤果的種子應在果實顏色由綠色轉為黑褐色時采收,在陽光下晾曬 3~5d,將種子剝離出再晾曬1~2d[12]。種子播種育苗技術主要涉及美藤果品種、播種溫度、播種時間、育苗基質、光照條件、激素催芽、貯藏時間等。尚秀華[13]測定5個美藤果品種在相同育苗基質發(fā)芽率,結果表明,不同品種的美藤果種子發(fā)芽率差異顯著,其中品種V3發(fā)芽率高達90%,其他品種發(fā)芽率低于15%。焦冬英等[14]研究發(fā)現,美藤果種子的萌發(fā)對溫度非常敏感,低溫(15℃)會抑制種子發(fā)芽,美藤果種子在 25℃~35℃的溫度下,發(fā)芽率達100%。王榜琴等[15]在海南實驗室內測定25℃、30℃、35℃恒溫水浴浸泡美藤果種子24h后播種于細沙穴盤,統計發(fā)芽率及發(fā)芽勢,結果表明,美藤果種子催芽最佳處理溫度為30℃恒溫水浴24h,發(fā)芽率可達97.27%。刀祥生等[12]研究發(fā)現,用40~50℃的溫水中浸泡美藤果種子,水溫自然冷卻24h,后撈出播種,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張燕等[16]在貴州低熱河谷地區(qū),研究了播種育苗時間對育苗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貴州低熱河谷地區(qū)美藤果的最佳播種期在3月上旬,出苗率在82%以上。不同的基質對植物種子萌發(fā)產生影響,尚秀華等[13]研究細沙、珍珠巖+泥炭、輕基質 (黃心土:珍珠巖:稻殼=3:3:4)等三種育苗基質對美藤果種子萌芽的影響,結果表明最佳育苗基質為輕基質,種子發(fā)芽率最高達90.97%。焦冬英等[14]培養(yǎng)箱內測定交替光照(7:00~21:00光照 14h;夜間 21:00~7:00,黑暗 10h) 和全黑暗 2個水平下,美藤果種子萌芽的影響,結果表明,光照條件對種子的萌發(fā)率沒有顯著影響。貯藏時間長短對種子萌發(fā)也具有很大的影響,王榜琴[15],蔡波[17]研究發(fā)現,經過常溫(25℃)貯藏30~60d的種子最適宜播種,貯藏30d的種子,直接用清水浸泡種子播種,發(fā)芽率達100%,貯藏60d的種子用0.3%KMnO4浸泡24h處理,種子發(fā)芽率達98%,貯藏180d的種子發(fā)芽率降為70%以下,270d后發(fā)芽率降為50%以下,貯藏超過1年后種子發(fā)芽率為零。
刀祥生[18]提出,每年2~6月采集美藤果當年生藤莖作為插條,利用ABT生根粉100mg/L水溶液浸泡1~2h,并扦插在沙床15~25d,可以生根并移栽。王榜琴等[15]采用當年生美藤果枝條扦插試驗,對比穗條在 50mg/L~500mg/L 的 ABT1、IBA、GGR、IAA 等4種生長激素浸泡0.5~2h處理下對生根率變化,結果IBA100mg/L浸泡1h的生根率高達66.67%,且不同生長調節(jié)劑種類對美藤果插穗生根的促進作用效果為:IBA>ABT1>IAA>GGR>CK。尚秀華等[19],研究 2年生美藤果枝條作為扦穗,在1000mg/L ABT、IBA、IAA、根太陽浸泡20~30s的處理條件下,對生根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ABT、IBA、根太陽處理下,生根率均超過85%,從生根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 3個指標綜合考慮生根劑 IBA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達87.62%,生根數7.42條,平均根長2.79cm。尚秀華還對比了不同IBA濃度、及浸泡時間,研究發(fā)現,IBA處理的最適濃度為500~1000mg/L,時間為20~60s,生根率達85%以上。
美藤果的組培培養(yǎng)技術相對以上兩種育苗方法發(fā)展進程的較慢,最早Bordignon等[20]利用美藤果幼苗的不同部位進行組培誘導試驗。梁鈞淞等[21],研究發(fā)明了一種美藤果組培快繁方法的專利,以當年生帶節(jié)藤莖為外植體,接種到添加0.1~0.5mg/L TDZ和 1.0~2.0mg/L 6-BA和 0.1~0.5mg/L NAA等激素濃度的MS基本培養(yǎng)基(15~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上誘導不定芽,接種到為添加 0.1~0.5mg/L IBA和1.0~2.0mg/L GGR的激素濃度的1/2MS生根培養(yǎng)基(15~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最佳移栽基質為混合基質(泥炭土農家肥:河沙=8:1:1)。宋希強[22]等,研究發(fā)明以美藤果當年生未木質化的枝條為外植體,通過愈傷組織誘導及不定芽的誘導分化獲得優(yōu)質美藤果組培苗。董玉玲等[23]對美藤果組織培養(yǎng)植株再生體系的建立進行了系統研究,結果表明,用授粉后 130d的果實的美藤果子葉作為外植體,在添加5.0mg/L 6-BA和 0.2mg/L IBA的MS培養(yǎng)基條件下,有較好的再生芽誘導效果,最高芽誘導效率為 91.67%,每個外植體的再生芽數目為 5.5個;在添加0.6mg/L IBA和0.4mg/L NAA的1/2MS生根率最高41.67%,平均生根條數為7.1條,移栽20d,成活率可達92%。
美藤果原產南美洲,栽培種植歷史久遠,但是中國引種種植時間不長,目前還處于初級適應性栽培階段,目前已在中國云南、廣西、海南、貴州、廣東等地試驗種植,關于美藤果的人工栽培技術主要集中在生長適應性、立地條件、產量品質對比、林下套種等方面。
張燕[24]對星油藤在貴州低熱河谷區(qū)適應性進行研究,發(fā)現星油藤在該區(qū)域能正常生長開花結果,但是當溫度低于 5℃時,大多數果實不能正常成熟。龔德勇[25]對貴州低熱河谷地區(qū)試產期果實產量進行測定,結果為每公頃產量為1043.4~1297.5kg,種子含油率達34.4%,種仁含油率為51.19%。王曉敏[26]在廣西南寧,設定挖穴規(guī)格大小、施放基肥等不同定植方式對美藤果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以種植穴規(guī)格50cm×30cm×40cm、穴施有機肥及復合肥做底肥、回土定植的處理的美藤果3個月的株高凈生長量最高,達414.53cm。陳鴻潔[27]對云南河口的美藤果栽培試驗,研究表明,美藤果在云南河口低熱環(huán)境條件下,能正常開花、結果、成熟,產量約1230kg/hm2,種仁出油率40%~45%,也存在寒害。王榜琴[15]對海南霸王嶺、儋州及??诘?個美藤果種植試驗地開花結果調查,結果表明,霸王嶺種植點產量最好,達769.95kg/hm2,儋州次之,產量為419.25kg/hm2,??谧畹?,產量為 262.95kg/hm2。黃甫昭等[28]在廣西研究發(fā)現,美藤果能夠在貴西南石漠化地區(qū)種植,2013年種植第1年果實無法成熟,2014~2015年后均獲得成熟果實,種子單粒重可達1.48g,種仁出油率可達57.70%,與西雙版納種植產量接近。蔡波[29]在海南為美藤果設定了弱光高濕,強光高濕,強光低濕三種不同立地生長環(huán)境,研究其生物學特性差異。結果表明,美藤果在強光低濕的條件下,產量最高,達3639.45kg/hm2,劉果等[30]對廣東湛江遂溪縣種植的美藤果開花結果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廣東湛江的美藤果四季均有開花和結果,種植4個月后開始掛果,結果率29.1%,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結果率逐漸提高,適當除病蟲枝、徒長枝和下垂枝有利于開花率的提高。
美藤果因為種仁含有豐富的果油,被列為新型油料作物。且其具有高產、優(yōu)質的特點,現已在云南、廣西、海南、貴州、廣東等地試驗種植,市場發(fā)展前景良好。目前關于美藤果的人工繁育主要集中在種子育苗、扦插育苗、組培育苗,市場上的苗木也是以種子苗為主,種苗繁育技術比較成熟。但是在良種選育方面研究報道較少,后續(xù)應當加快開展相關良種選育及推廣的進程。美藤果原產南美洲,栽培種植歷史久遠,但是中國引種種植時間不長,目前還處于初級適應性栽培階段,對種苗選擇,立地選擇、種植密度、栽培模式、油品質量分析等技術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隨著美藤果在醫(yī)藥、食品、化妝品等許多領域上的作用不斷被發(fā)現,其市場需求在也不斷擴大,應該加大加快美藤果種植面積、高產抗寒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模式、產品開發(fā)及推廣等方面的進程,這將有助于中國美藤果人工種植的規(guī)范化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為美藤果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提供保障,對美藤果多項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并為后期美藤果產品開發(fā)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