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訪局
謝敏,江西省委信訪局省長手機信箱工作處副處長。2018年10月,她受組織的委派,擔任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黃壇鄉(xiāng)南溪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駐村以來,她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努力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她是肩負脫貧攻堅艱巨任務的駐村第一“女書記”,她用女性特有的溫柔內斂和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漢子”氣慨,舍小家顧大家,扎根在最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得到了組織和群眾的一致好評。2019年3月,謝敏被授予“江西省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不忘初心,勇于挑戰(zhàn)
2018年9月,謝敏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主動申請去駐村扶貧。一直在省會城市生活的她,家庭條件較好,工作也不需頂烈日、冒風雨,加上對農村也不了解,親朋好友都勸她別去找苦吃、找累受。尤其是父母年老多病,需要她照顧。但謝敏態(tài)度堅決,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她說:“我有幸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戰(zhàn)役中來,為扶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將是我一生的榮耀,也是一輩子的財富。”2018年10月11日,謝敏換上樸素的衣裝,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浮梁縣黃壇鄉(xiāng)南溪村報到。夢想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由于村里的條件有限,將小學的一樓騰出一間房作為住所。剛來時,謝敏就受到房間里的跳蚤、蚊蟲、蜘蛛的輪番“騷擾”,皮膚騷庠,睡不著覺。尤其是周末有臨時任務,或駐村工作隊其他隊員離開時,謝敏晚上獨守偌大的學校時,外面的狗總是叫個不停,心驚膽戰(zhàn),夜不能寐。同時,由于氣候不適應,她隔三差五的感冒咳嗽,半月板經常疼痛,她只能依靠自己“診療”。然而,對她考驗最大的,還是業(yè)務上的生疏程度以及老百姓對她的認可度。為了盡快熟悉業(yè)務,她主動與前任駐村工作隊成員對接,虛心向村兩委成員請教,認真學習脫貧攻堅有關政策要求,走街串戶同老百姓拉家常,摸清他們的需求。為了盡快適應工作環(huán)境,她連續(xù)四十多天都沒有回過家,每天都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每天跟打仗一樣,很多東西都不懂要學習”。付出總是有回報的,經過她的努力,老百姓都熟悉了她,親切地稱謝敏為“我們的謝書記”。2019年3月27日,在景德鎮(zhèn)市就業(yè)扶貧工作推進會上,謝敏作為浮梁縣唯一代表介紹了南溪村開展就業(yè)扶貧的工作情況。謝敏所帶的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認可,省委信訪局在2018年省派單位考核中評為“好”,其本人也被評為優(yōu)秀。
樹好標桿,凝聚人心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謝敏深知“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抓好黨建工作,發(fā)揮好黨員的示范作用,才能凝聚人心,才能更好地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她以“黨建+精準扶貧”為主導,借助開展支部組織生活會這個平臺,經常組織黨員學政策、思發(fā)展、議民生、聚民心、轉作風,村內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為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效果,南溪村黨支部不斷豐富黨建工作的內容和載體。謝敏親自帶領村“兩委”干部,以黨日活動形式,到修水縣及吉水縣學習考察村集體產業(yè)發(fā)展情況。2019年4月18日,南溪村黨支部以主題黨日活動形式,把主題黨日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組織志愿者種植馬家柚20畝,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發(fā)展扶貧產業(yè)相結合,助推扶貧產業(yè),帶動貧困戶就業(yè)。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黨員的作用,讓扶貧群眾廣泛了解扶貧政策,通過支委包片、黨員接對子、走街串戶方式,宣傳南溪村“合作社+農戶”的就業(yè)扶貧政策,調動貧困戶參與就業(yè)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支部號召黨員開展幫扶活動,2018年以來,開展黨員幫扶就達557人次,進一步密切了黨員和群眾的感情,讓群眾增強了對黨的信賴。2018年度南溪村黨支部被浮梁縣黨委評為“縣優(yōu)秀黨組織”。
撲下身子,謀求發(fā)展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謝敏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黨的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想盡辦法幫百姓謀利益、辦實事。謝敏及時主動向省信訪局領導匯報駐村工作情況,爭取局領導的關心支持,在局領導及局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駐村工作隊制定了《省委信訪局2018-2020年定點幫扶浮梁縣黃壇鄉(xiāng)南溪村建設三年規(guī)劃》,落實相關領導和部門的幫扶責任。在局領導的大力倡導和全局干部職工的大力支持下,在南溪村建立了省委信訪局扶貧濟困站、電子閱覽室和圖書閱覽室,廣泛開展“干群心連心、實現微心愿”活動,僅兩天便籌集到了5400元資金用于實現未脫貧貧困戶的“微心愿”。
為了爭取更多扶貧政策和資金的支持,謝敏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溝通,不怕吃“閉門羹”,不斷前往省直各有關單位、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多方資源支持,先后爭取資金186余萬元,用于推進新農村建設、發(fā)展“老油坊”項目、救災慰問及解決村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資金。為使老百姓增加收益和得到更多的實惠,謝敏巧借政策“東風”,主動對接“五進”活動,積極推進消費扶貧政策,協調社會各界采購南溪村的扶貧產品,銷售有機大米1400斤、茶葉140斤,共計銷售收入近10萬元。近期她又積極與江西扶貧商城對接,協調推進扶貧產品網上銷售,提升脫貧實效。2019年10月12至13日,謝敏以“巾幗扶貧展區(qū)”參展2019年全省扶貧產品展示對接會,撰寫《產業(yè)扶貧,讓百姓早日奔小康》宣傳稿,并制作了南溪村扶貧產品推介宣傳冊,拓寬銷售渠道,一心想讓老百姓早日過上富裕日子。
放下架子,排憂解難
謝敏以遍訪貧困戶行動為契機,切實轉變作風,積極幫助解決群眾困難。今年三月份,村支書打電話給在省里有關部門爭取扶貧政策資金的謝敏,他說:“我們村合作社種植的有機茶收了500多斤,馬上就要到清明節(jié)了,你看能幫我們銷售一些嗎?”謝敏愣了一下,心想“這不是要我當推銷員嗎?”但她仔細一想,茶葉沒銷路、群眾就沒收入,產業(yè)扶貧就業(yè)脫貧就落了空。謝敏立即回到村里,召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開會研究,制定了一個“依靠政策,擴大宣傳,廣找銷路”的銷售策略。同時她也暗下決心,接受這個挑戰(zhàn),當好一回“推銷員”。于是,謝敏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帶著茶葉樣品前往有關單位、企業(yè)和商場,介紹產品情況,推銷南溪村的“南溪莊園”系列茶葉。她還利用清明節(jié)假期,向親朋好友推銷茶葉。很多朋友聽說都是貧困戶種植的,毫不猶豫地掏錢購買,謝敏也被他們戲稱為“茶葉書記”。經過謝敏的努力,合作社的有機茶終于打開了銷路。此外,謝敏對生病住院的貧困戶,都能及時前往院進行看望,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對缺資金的貧困戶,謝敏積極協調有關單位,為其辦理扶貧貸款;對貧困戶的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著力推動解決。南溪村村民江六發(fā)因兒子遭遇車禍賠償問題未得到解決而上訪,謝敏得知此情況后,多次協調并積極向局申請將此信訪件列入信訪疑難案件救助,使該信訪問題得到有效化解。2019年3月27日,江六發(fā)特意前往南溪村委會,向謝敏和幫扶工作隊送上錦旗,表達其對省委信訪局的感激之情。
為了讓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駐村工作隊利用信訪局捐贈的電子閱覽室為留守兒童開設了電腦培訓課,并積極協調社會各界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溫暖。2019年5月30日,謝敏組織南溪村小學的全體學生到駐軍96031部隊開展“情系學子助學幫困”扶貧助學活動,對孩子們進行國防教育的同時讓他們體驗軍營生活,使每一名貧困家庭的孩子都真真切切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謝敏說:“這一年多的扶貧路上,很苦很累,但也很充實、很有成就感,因為在脫貧攻堅中能為老百姓做一點實事,得到了群眾、組織的信任和肯定,同時也多了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經歷。扶貧不僅僅是一個任務,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愛的傳遞。只要大家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相信南溪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p>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