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劉曉紅,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研究會緩和醫(yī)療分會主任委員,國家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命審題專家。主編《老年醫(yī)學診療常規(guī)》(北京醫(yī)師協(xié)會版)、《協(xié)和老年醫(yī)學》、《老年醫(yī)學速查手冊》等書籍。
2019年金秋的一天,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專家門診,忙碌的劉曉紅迎來了一個熟悉的患者——一位84歲的老奶奶,這位退休老干部是第四次來就診了。
前幾次,老奶奶都是一個人來的,訴說自己腹痛、黑便、貧血,體重下降,腎功能也衰竭了。影像學檢查顯示,她的直腸上有一個大包塊,結腸粗糙,腎上腺也有一個占位。按常規(guī),她需要做結腸鏡、增強CT等更多,更復雜的檢查?!笆遣【偷弥伟?,這些檢查我都做!”老奶奶很爽快。
劉曉紅卻猶豫了,因為這些檢查不光復雜、周期長,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某些傷害,后期治療也有很多復雜情況要面對。于是劉曉紅要求她帶個家屬來,實際上就是找一個能負責的醫(yī)療代理人來討論治療相關事宜。
不料這一回,老奶奶倒是帶來一個年輕人,卻是她單位的醫(yī)生,與她并無血緣關系。劉曉紅哭笑不得,建議她把兒子叫來,老奶奶的眼淚“吧嗒”一下就掉下來了,說:“他就盼著我死呢!我的治療,我自己決定!”
這是個多么可憐的老人?。约t的心一下子軟了,她誠懇地對老奶奶說:“您做完這些檢查,最壞的結果是結腸癌,也有可能不是。就算是癌癥,如果您是我的母親,我不會讓您做這個手術。因為您比較瘦,還拄著拐杖。我們手術前是要做評估的,身體衰弱的話,術后可能起不了床、肺部感染……不做手術,您還能走來走去。我們現(xiàn)在就像是走在平衡木上,您就在中間,還能保持平衡。咱們不要想自己能活多久,您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的平均壽命了。在這之后,我們不知道生命的葉子什么時候落下來,就活好當下的每一天,拓展每一天的寬度,而不強求長度?!?/p>
這番推心置腹的分析和勸告打動了老奶奶,她說:“好,我就聽你的!”
“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里,受到家人的照料,是最好的。而不是躺在哪個療養(yǎng)院的床上,更不是長期住院?!眲约t說,老年醫(yī)學更關注生命的質量。以前醫(yī)生的治病思路,往往是把一個疾病處理到極致,而老年醫(yī)學更偏向于考慮患者的感受,患者的身體對治療是否耐受,在延長生命與保證生活質量之間,做一個權衡。
劉曉紅剪著短發(fā),氣質溫婉,看上去嚴謹、利落而不失溫柔。提到老年人和老年病,她娓娓而談:“所謂的老年問題,不一定是疾病診斷,而包含很多方面的問題。實際上到了生命末期,除了軀體的不適,大概60%的老人會有各種疼痛,還有各種精神、心理的問題,抑郁、焦慮的比例很高。除此以外,還有社會關系的問題。你想,他原來在家里是‘主帥,起到的是主導作用,現(xiàn)在要插個鼻飼管,連飯桌都坐不上去,落差多大啊……還有一些老年問題,比如癡呆突然加重,可能是藥物不良反應,也可能僅僅是因為沒戴眼鏡或助聽器——這就等于跟社會隔離了,缺乏感官刺激,會導致癡呆加重。而恰恰這些問題是可逆的,可以處理的。另外,老年人還是一個醫(yī)療不安全的高風險人群,常常會遭遇無效醫(yī)療、多重用藥,給他們的健康帶來很多傷害。但這些問題放在某一個專科里是解決不了的。也就是說我們解決的是急性的、可逆性的問題。高齡的、衰弱的,或者有多種老年問題的,還有在緩和醫(yī)療期內(nèi)病情急性加重的,都是需要我們老年醫(yī)學科處理的。”
劉曉紅說,有些疾病是手術刀無法解決的,這時候醫(yī)生要做的是維持患者的功能狀態(tài),及早干預,不讓它繼續(xù)惡化,最后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拔覀冾A防的是什么?不良事件,比如說跌倒、譫妄、意識混亂等,而非疾病的發(fā)生?!闭f到這里,劉曉紅打了個比方:“就像一輛舊車,跑6年以后我們要年檢,綜合評估,目的是讓整輛車能夠安全地行駛,如果單單換一個轱轆,那這輛車可能還是動不了。老人也一樣,有多種老年問題,生命之車越走越慢,這個過程就叫衰弱。我們要避免衰弱,要早期識別,讓‘車能夠正常運轉,一定要提高老人本身的防御體系。那就是營養(yǎng)、活動、運動,還有人文關愛。死亡是自然的,我們應該幫助老人,讓生命如秋葉般緩慢地落地,回歸自己的根,融入大地。通過有效的醫(yī)療,讓患者受苦、家屬受累、社會負擔重、醫(yī)療資源被占用這種‘四輸局面,變成四贏的局面。”
“患者盡管身患很多病,但只要不住院,我們就不把他叫患者,我們尊重他的社會角色和個人意愿。我們溝通、幫助過后,達到的是他們的愿望,并不是我們自己的?!眲约t說,“我們有個患者是膀胱癌骨轉移,做了很多治療。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對身后事做了很多安排。他說他想見一個老同學,我們主動提出,在醫(yī)院里見老同學,形象不好,不如回家。他問:‘我這個樣子怎么回家?我說這個我們可以支持你。我們每天通過微信指導他該怎么辦,還找了一個上門組織去照顧他。他這一回家就是兩個月,不但見了老同學,還在外面吃了燒烤、喝了啤酒?;蒯t(yī)院沒幾天他就走了,但家里人特別感激我們,覺得我們讓他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這不是一個單純的醫(yī)療改善的問題,而是一種人文關懷,讓他的家人在他走后沒有遺憾,覺得能做到的都為他做到了?!?/p>
“當疾病已經(jīng)不可治愈的時候,沒有哪一種方式是更好的。這種情況下,患者的意愿是第一位的。我們要看醫(yī)生能為患者和家屬做些什么,盡力幫助達成他們的愿望,而不是只去做醫(yī)療技術上可以做的事情?!眲约t說。
可能有人會疑惑,我是老人,那么我生病時,是不是就別去看??屏?,直接掛個老年醫(yī)學科的號呢?
劉曉紅的建議是:患有單病的老年人建議看專科,而患有多種疾病、多重用藥(≥5種藥)、衰弱、部分功能殘障或者失能的患者,還有對自身健康特別關注的老年人應該看老年科。
最后,劉曉紅給了大家四個忠告——
一、衰老是不可逆的。年老后生理功能減退,病理現(xiàn)象出現(xiàn),是必然的。要與病共處,坦然面對。
二、一定要避免跌倒。
三、如果你高齡,有多種疾病,一定要去看老年科。記得帶上以前的病歷、查體報告和用藥記錄單。如果沒有,也可以帶上藥盒。有視力、聽力障礙的患者,請戴上眼鏡和助聽器,方便與醫(yī)生的交流。
四、如果你用藥比較多,每次看病時,要把所有藥,包括保健品、維生素都寫下來給每一位醫(yī)生看,避免出現(xiàn)重復用藥、危險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