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玲,宋姍姍,叢波,劉宗岳,宋興超,楊福合,彭英華※,邱宏坤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特種經濟動物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yè)部特種經濟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重點實驗室,長春 130112;2.黑龍江省海林市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黑龍江 海林 157114)
水貂是一種珍貴的毛皮動物,貂皮毛絨細密、光澤度好、平齊、有彈性,素有“皮之王”美稱。貂皮皮張面積越大,價值越高,皮張面積大小取決于取皮前水貂生長性狀。培育出體型大、體重重的水貂是當前水貂育種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g,MAS),篩選出與水貂生長性狀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位點(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加快水貂品種選育進程。
阿片黑素促皮質激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在腦垂體中表達并編碼成多種激素的共同前體肽[1],它包括黑素皮質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 -促脂素( -LPH)[2],它們影響著食物的攝入和能量平衡調控[3]。POMC 基因發(fā)生突變影響進食量和體重[4]。Buchanan 等[5]把牛POMC 基因定位在了11 號染色體上,并且發(fā)現(xiàn)了1 個同義突變位點,這個位點與牛的屠體重、平均日增重等相關。有人對不同品種的牛、羊、兔子和狗等動物群體都進行了POMC基因的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了很多突變位點,并通過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位點跟生長性狀相關[6-7]。國內、外研究表明,POMC 基因和生長性狀中的體長、體重有相關性,但是POMC基因多態(tài)性與水貂生長性狀的相關性尚不清楚。本研究以POMC 基因作為水貂生長性狀的潛在候選基因,檢測水貂POMC基因的多態(tài)性,分析其與水貂生長性狀的相關性,以期為水貂生長性能的分子遺傳標記提供依據(jù),為水貂的育種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樣本取自大連名威貂業(yè)有限公司7 月齡左右59只雄性咖啡色水貂和120 只雄性紅眼白水貂。水貂取皮期,無菌心臟采血,檸檬酸鈉抗凝,冰盒 80 ℃保存。在采樣的同時,對水貂的體重、體長進行測量。
采用全血基因組試劑盒提取基因組DNA,紫外分光光度計測OD值,計算濃度后稀釋成20ng/L,20℃保存?zhèn)溆谩?/p>
參照GenBank 數(shù)據(jù)庫中公布的水貂POMC 序列信息(登錄號:JF288182.1)。利用引物設計軟件Primer Premier 5.0 分析設計2 對引物(表1),引物由吉林省庫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PCR 反應條件:預變性 94 ℃ 5 min;94 ℃變性 30 s,60 ℃退火 30 s,72 ℃延伸 45 s,共 30 個循環(huán);72 ℃延伸5 min。
表1 引物序列及相關信息Table 1 The primer sequences and information
利用DNAMAN 軟件Multiple alignment 程序對基因序列進行比對篩查 SNPs。用 Chromas 5.0 軟件根據(jù)找到的SNPs 通過測序峰圖區(qū)分基因型。
采用PopGen32 軟件分析基因型頻率、等位基因頻率、雜合度等群體遺傳參數(shù)。利用SPSS(16.0)軟件分析生長性狀數(shù)據(jù),構建線性分析模型,分析各基因型與生長性狀之間的關聯(lián)性。相關分析模型 yij=+Gi+eij,yij為性狀表型值為群體均值,Gi為標記基因型效應,eij為隨機誤差。
PCR 產物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與預期擴增片段大小一致,可以進行直接測序分析,結果見圖1。
圖1 水貂POMC 基因PCR 擴增產物電泳結果Fig.1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of the products of POMC gene in mink
咖啡水貂和紅眼白水貂引物P1 擴增的產物序列中發(fā)現(xiàn),g.171A >G、g.470T >G這 2 個突變位點;咖啡水貂和紅眼白水貂引物P2 擴增的產物序列中發(fā)現(xiàn),g.514C > T 突變位點。
根據(jù)測序峰圖進行基因型判定(圖2~4),g.171A>G 位點型可分為 AA、GG 和 AG 型;g.470T > G 位點型可分為 TT、GG 和 TG 型;g.514C > T 位點基因型可分為 CC、TT 和 CT 型。
圖2 g.171A >G 位點核苷酸序列變異峰及分型Fig.2 Nucleotide sequence variation peak and genotyped chart of g.171A >G
圖3 g.470T >G 位點核苷酸序列變異峰及分型Fig.3 Nucleotide sequence variation peak and genotyped chart of g.470T >G
圖4 g.514C >T 位點核苷酸序列變異峰及分型Fig.4 Nucleotide sequence variation peak and genotyped chart of g.514C >T
在 2 個水貂品種中,g.171A > G 位點 AA、AG 和GG 這3 種基因型中,基因型頻率AA 都大于AG 和GG,為優(yōu)勢基因型;g.470T > G 位點均有 TT、TG 和GG 這3 種基因型,基因型頻率GG 都大于TT 和TG,為優(yōu)勢基因型;g.514C > T 位點均有 TT、TC 和 CC 這3 種基因型,基因型頻率CT 都大于TT 和CC,為優(yōu)勢基因型。
表2 3 個SNPs 位點在2 個水貂品種中的基因型頻率和等位基因頻率Table 2 Genotypic and allelic frequencies of 3 SNPs in 2 mink breeds
3 個位點在2 個水貂品種中都表現(xiàn)為中度多態(tài)(0.25 < PIC < 0.50)。2檢驗顯示,g.171A > G、g.470T>G和g.514C>T位點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狀態(tài)。見表3。
g.171A >G 位點與咖啡貂的體重有顯著相關(P < 0.05),AA 型個體體重高于 AG 型個體和 GG 型個體。g.470T >G 位點與咖啡貂的體長有顯著相關(P < 0.05),TT 型個體體長高于 TG 型個體和 GG 型個體。g.470T >G 位點與紅眼白水貂的體重有顯著相關(P<0.05),TT型個體體重高于TG型個體和GG型個體。g.514C >T 位點與紅眼白水貂的體長有顯著相關(P < 0.05),CT 型個體體長大于 CC 型個體和TT 型個體。見表4。
表4 g.171A >G、g.470T >G、g.514C >T 位點不同基因型與咖啡水貂和紅眼白水貂生長性狀的關聯(lián)分析Table 4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enotypes and growth traits of g.171A > G,g.470T > G,g.514C > T sites
隨著測序技術的推廣和測序成本的降低,直接測序被更好地運用到 SNPs 檢測中。單一峰型為純合SNPs 位點,套峰為雜合SNPs 位點。通過峰型圖能很直觀、方便地將其區(qū)分,通過直接測序方法能百分百對SNPs 位點進行篩查。本試驗采用PCR 產物直接測序技術,對咖啡水貂和紅眼白水貂POMC基因進行了單核苷多態(tài)性檢測,在基因部分外顯子區(qū)共檢測到了3個SNPs 位點。本研究發(fā)現(xiàn),2 個水貂品種3 個SNPs位點的多態(tài)信息含量均大于0.25,都屬于中度多態(tài),說明這些位點的多態(tài)性比較豐富。
POMC 基因能夠調節(jié)食欲和能量穩(wěn)定。研究表明,POMC 基因敲除以后,小鼠變得肥胖[8]。POMC 基因突變失活使人的肥胖病癥更嚴重[9]。Krude 等[10]發(fā)現(xiàn),POMC 基因多態(tài)性與青少年早期肥胖癥相關。犬的POMC 基因14 個bp 的堿基缺失會導致黑素細胞刺激素和內啡肽破壞,引起采食量增加和體重增加[11]。g.171A >G 位點在咖啡貂中形成的基因型與體重顯著相關(P < 0.05),g.470T > G 位點與紅眼白水貂體重顯著相關(P <0.05)。因此,POMC 基因與水貂的體重是相關的。
劉文超[12]發(fā)現(xiàn),POMC 基因 g.112-12G > T 位點與家兔生長性狀存在關聯(lián)性。王春玲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POMC 基因外顯子3 的273 位點多態(tài)性與生長性狀顯著相關。g.470T >G 位點與咖啡貂體長顯著相關(P < 0.05),g.514C > T 位點與紅眼白水貂體長顯著相關(P <0.05)。因此,POMC 基因與水貂的體長是相關的。
在腦垂體中,POMC基因表達產物是維持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關鍵[14]。下丘腦神經元表達POMC基因可以調節(jié)采食量,其對于體內能量平衡和對身體構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15]。本研究表明,POMC 基因與水貂的體重、體長都相關。水貂POMC 基因的遺傳多樣性比較豐富,可作為水貂生長性狀潛在的分子遺傳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