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 何楠 黃少康│文
福建農林大學,福州350002
大蜂螨是西方蜜蜂的主要體外寄生蟲。它寄生幼蟲、蛹、成蜂,吸食血淋巴,傳播多種蜜蜂病毒,導致免疫力下降,化蛹率低,成蜂殘翅,體質虛弱,蜂群繁育力下降,越夏越冬失敗,直到蜂群衰亡[1,2]??刂品潋:κ俏鞣矫鄯滹曫B(yǎng)過程最重要的工作內容?,F有控制大蜂螨的方法常見有化學、物理方法,以及去蜂群管理法等[3,4]。氟胺氰菊酯(fluvalinate),氟氯苯氰菊酯(flumethrin),以及雙甲脒(amitraz),蠅毒膦(coumaphous),溴螨酯(bromopropylate)等化學殺螨劑殺螨快速,專一性好,但這些親酯性藥物長期使用后,在蜂蠟中殘留而污染蜂蜜等蜂產品[5],而且蜂螨也會產生抗性。比如,氟胺氰菊酯(螨撲)自1995年引入我國,經20多年的使用,蜂螨對氟胺氰菊酯的抗藥性顯著提高,殺螨劑量已提高十倍,但效果卻大不如前。另一類天然有機物也常用于殺螨,如草酸、甲酸、麝香草酚、薄荷醇等,它們的水溶性特點使之不易在蜂蠟中殘留,蜂螨尚未見產生抗性,在許多國家廣泛使用[6]。
甲酸治螨始于1980年。國外許多研究者都曾研究過甲酸在蜂群中或離群狀態(tài)下的殺螨作用[7]。在美國及歐洲,它被封包于吸附材料內,直接用于蜂群內的蜂螨防治[8]。由于我國殺螨劑用藥歷史,以及蜂和螨的地域性差異,對我國大蜂螨,甲酸的殺螨效果還缺乏研究,因此,我們以福州意蜂及其寄生的大蜂螨為材料,對甲酸熏殺劑量和效果進行了測試,以供養(yǎng)蜂實踐參考。
1.1.1 意蜂:意蜂由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蜂場提供。
1.1.2 材料與儀器:甲酸(濃度>88%,分析純),一次性透明塑料飯盒(300ml),指形管,酒精燈,可調整式定量移液器等。
恒溫恒濕箱(HPX-25085-111,上海新苗醫(y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1.2.1 甲酸對大蜂螨的熏殺作用:
(1)大蜂螨的獲?。禾崛〈蠓潋:乐氐囊夥淅鲜熳悠⒂诤銣睾銤裣洌?5±1℃,50±10%RH)中羽化,將出房24h時,隨機選取帶螨工蜂裝入用作熏蒸容器的一次性透明塑料飯盒中(帶蓋,蓋住嚴實不漏水),每盒30只工蜂,其中至少帶有15只大蜂螨。
(2)甲酸熏蒸:在預試驗的基礎上,設置6.3μl(0.021μl/ml),12.5μl(0.042μl/ml),19μl(0.063μl/ml),25.2μl(0.084μl/ml)4個濃度,以25.2μl純水為對照組,每個處理設置4個重復。
將相應量的甲酸或純水裝入指形管中,將管插入塑料飯盒蓋子上,用酒精燈加熱指形管,使甲酸全部蒸發(fā),計時5min,撤去指形管,再將盒子放入恒溫恒濕箱(35±1℃,50±10%RH)中,1 小時后統(tǒng)計大蜂螨死亡率,并觀察記錄初羽化工蜂的死亡情況。
大蜂螨死亡率=死亡螨數(只)/螨總數×100%
圖1 甲酸熏蒸大蜂螨的熏殺死亡率
圖2 甲酸熏蒸5min后意蜂成年工蜂的累計死亡率
1.2.2 甲酸對意蜂成年工蜂的熏殺作用:從3 群意蜂群中隨機抓取工蜂,每群取3 盒,每盒30~50 只工蜂,將它們分入試驗組和對照組中,使得每個處理組的3 個重復均來自不同蜂群。甲酸熏蒸處理5min,然后將工蜂轉入透氣的飼養(yǎng)盒,再放入恒溫恒濕箱(30±1℃,50±10%RH)正常飼養(yǎng),每天清理和統(tǒng)計死亡工蜂,每2 天更換一次50%蔗糖液,連續(xù)觀察記錄14 天。
用SPSS軟件對死亡率進行平方根反正弦數據轉換后,再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各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
用不同濃度的甲酸熏蒸蜂體上攜帶的大蜂螨5min后,結果表明,當甲酸劑量達0.063μl/ml及以上時,1h后大蜂螨的死亡率均達100%;當濃度為0.042μl/ml時,平均死亡率達60%以上;當濃度為0.021μl/ml時,平均死亡率為20%以上(圖1),各組死亡率之間差異顯著(P=0.0003)。隨著甲酸劑量增加,大蜂螨死亡率增加,呈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
在2.1的測試中,來自大蜂螨嚴重感染的初出房工蜂,經所用4個濃度的甲酸熏蒸5min后,初出房工蜂均全部被擊倒,而對照正常,說明甲酸熏蒸對蜂螨寄生嚴重的初出房工蜂有較強的致死作用。
對隨機取自蜂群中的工蜂熏蒸結果顯示(圖2),在14d內,當甲酸濃度低至0.013μl/ml時,平均累計死亡率為5.7±8.2%,與對照(6.2±3.8%)無顯著差異(P>0.05);濃度達0.05 μ l/m l 時,平均累計死亡率為26.8±41.9%,3個重復中的2盒,14d時,工蜂平均死亡率僅為5.3%和0;但第3盒處理1d后,52只有10只死亡,死亡率19.2%;9d時,又有23只突然死亡,9d的累計死亡率達75% ,與前2盒有較大差異。說明不同蜂群的工蜂對甲酸的耐受程度有較大差異。推測某些工蜂的生理病理特征使之對甲酸特別敏感,具體原因值得進一步研究。
甲酸具有很好的抑菌性,亦可用于殺蟲,在農業(yè)上有廣泛應用。甲酸殺螨不像氟胺氰菊酯等殺螨劑有良好的選擇性,除主要用于熏殺無子時蜂體上的螨,或無蜂時封蓋子脾內的螨外,還在蜂群中使用,但使用不當會傷及工蜂、雄蜂、幼蟲以及蜂王[9]。為減少危害,就必須選擇能殺螨而不傷蜂的劑量,明確安全的使用劑量,指導養(yǎng)蜂實踐。
我們的試驗表明,0.063μl/ml的甲酸熏蒸5min,可殺死全部大蜂螨。另一組試驗也證明,處理2.5min,100%的殺螨效果(未發(fā)表數據)。盡管如此,0.05μl/ml的甲酸熏蒸仍可能導致部分工蜂死亡。Marine等(2006)試驗顯示,一個標準箱體內用50%的甲酸85ml,放在蜂群頂部自然熏蒸一天,可熏殺蜂體上90%~95%的大蜂螨,但有百余只幼蟲和蛹被拖出,0%~25%的蜂群丟失蜂王。因此,甲酸熏蒸對蜜蜂仍會造成少量損傷。甲酸自然熏蒸使用簡便,缺點是藥劑使用劑量大,純甲酸劑量相當于42.5ml/箱,大量藥物剩余,而按本試驗結果用的甲酸汽化熏蒸僅需3.3ml/箱,相差16倍。自然熏蒸在蜂群中藥物濃度不均勻,剩余的強酸廢棄物還可能污染環(huán)境。相比而言,甲酸汽化熏蒸可以顯著減少使用劑量,提高處理效率,但需要使用汽(霧)化器。但甲酸殺螨的同時,仍會造成部分意蜂死亡,因此,減少單次使用劑量,縮短處理時間(如2.5min),增加熏蒸次數,有望減少對蜜蜂的損傷。對于斷子期蜂群治螨應該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具體參數仍需進一步測試。
目前我們只檢測了甲酸熏蒸對本地夏季意蜂工蜂的影響,觀測時間2周,檢測數量有限,其他地區(qū)和季節(jié)的工蜂由于健康背景狀況的差異,耐受損傷的程度可能還會有差異。此外,由于甲酸對人皮膚、呼吸道等均有強烈刺激作用,使用時要注意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