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軒
一扇1.5米高、0.4米寬的小門,令無數(shù)成年人為之彎腰、側身;幾個暗藏的哲理之光,使他們頓悟,讓他們受益終身。人生之路上,面對重重這樣的小門,為何我們要彎腰、側身?
彎腰并不是屈服的代名詞,它警示我們在適當之時,人要學會謙卑。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并沒有灰心喪氣,自暴自棄,而是忍辱負重伺候了吳王三年,才消除了吳王的戒心被放回越國。他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他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恨的意志。于是,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又在屋里掛上一只苦膽,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xié)力之下,越國強大了起來,最后找到時機,滅了吳國!
正是因為這暫時的謙卑,勾踐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造就了“臥薪嘗膽”這一千古佳話。一時的俯首稱臣,實現(xiàn)越國的復興大業(yè)。彎腰,就如同面對萬丈深淵時的懸崖勒馬;如同翻山越嶺體力不支時暫時的休息;如同遇到急湍瀑流時的繞道而行。人生中如果學會彎腰,便可以不畏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更燦爛的輝煌。彎腰是一種理性的做法,是通向智慧大門的金鑰匙!
懂得彎腰,不等于說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心應手。除此之外,還需要學會如何側身。藺相如敢以血濺五步威脅秦王,卻為何路遇廉頗而引車避匿?側身不是懦弱,而是為了他人也為自己著想的高尚行為。如果你能夠在蠅頭小利面前側身而過,能在面子之爭中側身而過,然后就有時間彎腰蓄積自己人生的力量。久而久之,你的腳下就會出現(xiàn)一條寬闊的人生之路,就會憑借實力征服他人。
還記得那個有名的古笑話——執(zhí)竿入城。魯國有一人帶著長竿入城,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這時,有個老人來到這里說:“我并不是圣賢,只不過是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么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后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于是依照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皥?zhí)長竿入城門者”是一個蠢人,做事不會思考,十分死板,不懂得變通,不會審時度勢,隨機應變。“老人”自作聰明,好為人師,貽笑大方。
由此可見,只知彎腰卻不知側身、變通,即使將要成功也會功敗垂成。彎腰與側身相輔相成,兩者共用,便能展現(xiàn)出人生的大智慧。
彎腰,是通入小門的捷徑,而側身,讓捷徑變得更完美。人生路上的“小門”,只要你善于“彎腰側身”,終究會走進“豁然開朗”的新境界。學會彎腰側身,我們才能通過生命中那一道道狹窄的“門”,才能發(fā)現(xiàn)更廣闊的天地,迎來人生的通衢大道,從而創(chuàng)造出生命的璀璨!
[點評]: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xiàn)象往往蘊涵人生的道理,歷史的浮浮沉沉,涵蓋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從歷史人物,古代笑話,作者包羅萬象,舉的例子雖耳熟能詳,在其手中卻顯出語言的美妙。又用排比句將全文集中到一點,寫得洋洋灑灑,語言上短句的化用使文章流暢增色。
編輯 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