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鵑 (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224221)
王春榮 (江蘇省東臺市溱東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224212)
梅愛中 邰德良* 王春蘭 (江蘇省東臺市植保植檢站 224200)
42%甲維·抑食肼WG是由甲維鹽和抑食肼混配而成的一種新型殺蟲劑,其中,抑食肼屬脫皮激素類殺蟲劑,對鱗翅目、鞘翅目和雙翅目的幼蟲具有抑制進食、加速脫皮和減少產卵的作用。同時,42%甲維·抑食肼WG由于加入了9708高效助劑,增強了藥劑的內吸滲透性,延長了持效期。因此,為驗證42%甲維·抑食肼WG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筆者于2018年進行相關田間藥效試驗?,F(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設在東臺市安豐鎮(zhèn)通榆村進行。供試水稻品種為“南粳9108”。供試藥劑為42%甲維·抑食肼WG (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5%甲維鹽SC(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10%溴氰蟲酰胺OF(美國杜邦公司)。
試驗共設8個處理,分別為(每667 m2施用量):(1)42%甲維·抑食肼WG 30 g,(2)42%甲維·抑食肼WG 40 g,(3)42%甲維·抑食肼WG 50 g,(4)5%甲維鹽SC 20 g,(5)10%溴氰蟲酰胺OF 20 mL,(6)10%溴氰蟲酰胺OF 25 mL,(7)10%溴氰蟲酰胺OF 30 mL,(8)清水對照(CK)。每處理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為66.7 m2。于本地五(3)代稻縱卷葉螟卵孵高峰期(2018年7月31日)用藥,各處理藥劑每667 m2兌水量均為40 kg,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對準水稻植株中上部葉片均勻噴施。
施藥前不調查蟲口基數(shù)。施藥后15 d,每小區(qū)取5個點,每點連續(xù)查20穴,一次性調查100穴水稻植株的殘蟲數(shù)和葉片受害情況,并以百穴蟲量和白葉數(shù)計算治蟲效果和保葉效果。
計算公式:治蟲效果(%)=[(對照區(qū)百穴蟲量-施藥區(qū)百穴蟲量)÷對照區(qū)百穴蟲量]×100;保葉效果(%)=[(對照區(qū)百穴白葉數(shù)-施藥區(qū)百穴白葉數(shù))÷對照區(qū)百穴白葉數(shù)]×100。
由表1可知,施藥后15 d,每667 m2施用42%甲維·抑食肼WG 30、40、50 g處理的保葉效果分別為91.06%、93.71%、93.71%,殺蟲效果分別為86.88%、91.80%、91.80%,3個處理間的防效均無顯著差異。每667 m2施用10%溴氰蟲酰胺OF 20、25、30 mL處理的保葉效果分別為97.68%、96.69%、96.69%,殺蟲效果均為98.36%。對照藥劑每667 m2施用5%甲維鹽SC 20 g處理的保葉效果和殺蟲效果分別為63.58%和65.57%,極顯著低于42%甲維·抑食肼WG和10%溴氰蟲酰胺OF,表明42%甲維·抑食肼WG和10%溴氰蟲酰胺OF兩種藥劑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均極顯著好于對照藥劑5%甲維鹽EC,且10%溴氰蟲酰胺OF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略好于42%甲維·抑食肼WG。
表1 不同處理防治稻縱卷葉螟效果比較
根據(jù)施藥后不定期觀察,各藥劑處理區(qū)的水稻生長發(fā)育均正常,未見任何明顯的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說明各藥劑在本試驗用量下對水稻生長的安全性較好。
試驗結果表明,42%甲維·抑食肼WG、10%溴氰蟲酰胺OF對稻縱卷葉螟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對水稻生長安全,可在水稻生產上大面積應用。同時,甲維鹽與抑食肼復配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顯著好于甲維鹽單劑。近幾年,江蘇省東臺市在應用甲維鹽防治稻縱卷葉螟時,已多次出現(xiàn)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可能與高溫強光下甲維鹽易被光解有關。而據(jù)近幾年江蘇省東臺市植保植檢站試驗發(fā)現(xiàn),甲維鹽或阿維菌素,與甲氧蟲酰肼、茚蟲威等藥劑復配后,可明顯提高甲維鹽或阿維菌素的防治效果,并可延長藥劑在田間的持效期。因此,42%甲維·抑食肼WG在水稻生產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建議在稻縱卷葉螟輕發(fā)生年份,每667 m2施用42%甲維·抑食肼WG 30 g進行防治;在稻縱卷葉螟中等以上發(fā)生年份,每667 m2施用42%甲維·抑食肼WG 40~50 g,或每667 m2施用10%溴氰蟲酰胺OF 20 mL進行防治。不建議繼續(xù)使用甲維鹽單劑防治稻縱卷葉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