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早期探索與歷史經驗*

        2019-12-18 20:38:08
        教學與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理論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是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民族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的具體實踐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具有歷史必然性,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不斷革命和長期探索,選擇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發(fā)展道路,最終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理論與實踐體系。民族問題作為當今最敏感的世界性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之一,對一個國家的和平穩(wěn)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在理論上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歷史發(fā)展脈絡作一梳理和分析,在整體上認識民族問題的發(fā)展方向,從而提高正確處理民族問題的能力。建黨初期黨處理民族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為我們黨在中國革命與改革時期民族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基礎。

        一、中共成立早期民族問題的基本狀況

        馬克思曾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2頁。實踐證明,農民階級、地主階級以及資產階級不能徹底完成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迫切需要一個新興階級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馬克思主義的傳入無疑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注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新的希望。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對多民族的中國來說,無論就中華民族自求解放而言,還是就諸多民族共存域內的現實而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自主和各民族平等團結奠定了理論基礎。

        1.少數民族地區(qū)社會發(fā)展落后。

        在舊中國,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以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形式呈現出來。各民族之間存在著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心理認同上具有排他性的特點。同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差別,造成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不平衡。階級矛盾和民族內部矛盾交織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導致民族之間的斗爭。這一時期的民族斗爭或戰(zhàn)爭是在各民族之間展開,屬于一個國家的內部矛盾。但在1840年以后的百余年間,中國民族問題的性質發(fā)生了根本改變,其主要內容從之前的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矛盾,轉變?yōu)橹腥A民族與國外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的統一,追求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與外國帝國主義進行了殊死的斗爭。

        帝國主義的入侵,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舊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社會歷史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在帝國主義入侵之后更加嚴峻。各少數民族地區(q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襲,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農產品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的基地。資本的侵入使少數民族地區(qū)人民遭受雙重壓迫,生活更加貧困,災難日益深重。少數民族地區(qū)由于歷史等因素的限制,其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存在反動落后的特點,這嚴重阻礙了少數民族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事實上,近代以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與帝國主義連在一起的,與帝國主義的影響密不可分。無論是北洋軍閥還是國民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的統治,都是以民族壓迫為主,一方面以帝國主義為靠山,另一方面又充當中國各民族的代理人,外來的民族壓迫和國內的民族壓迫,使得原本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qū)更加難以求得生存和發(fā)展。因此,要求得民族解放和發(fā)展,就必須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進行民族民主革命。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整個世界的格局和歷史方向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世界開辟了新的歷史紀元。從革命陣線來說,世界民族民主革命也隨之發(fā)生了轉變,成為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2.民族矛盾與社會矛盾相互交織。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淪為西方列強瓜分和宰割的附屬品,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空前深重。中國的封建統治階級與買辦資產階級合流,逐漸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社會支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成為壓迫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三座大山。

        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在侵占漢族地區(qū)的同時,一步步深入少數民族地區(qū),尤其是力圖對廣大邊疆地區(qū)進行瓜分和侵占。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除了少部分還停留在封建農奴社會、奴隸社會和原始社會以外,大部分地區(qū)遭受到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和壓迫,因而也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辛亥革命以后,帝國主義加快了分裂和瓜分中國的腳步,特別是地處我國邊疆地區(qū)的部分少數民族出現了分離傾向。例如,日本在臺灣,日、俄在東北,沙俄在蒙古,英、俄在新疆,英國在西藏,法國在云南、廣西、貴州等地劃分勢力范圍。(2)陳夕:《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問題(1921—1949)》,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年,第17頁。帝國主義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入侵不僅實行民族壓迫,還勾結和扶植少數民族反動勢力,制造民族間的分裂與糾紛,妄圖通過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入侵,加快侵略中國腹地的步伐。

        在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同時,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也受到來自內部的壓迫與威脅。無論是北洋軍閥政府還是國民黨政府,實際上實行的都是民族壓迫政策。毛澤東曾形容國民黨“對于各少數民族,完全繼承清朝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的反動政策,壓迫剝削,無所不至”。(3)《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3-1084頁。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在國內實行民族壓迫,甚至否認中國存在少數民族的事實。在政治上,剝奪少數民族人民的政治權利,與地方封建勢力相互勾結,實行地主、軍閥聯合專政的封建法西斯統治,例如,在內蒙古地區(qū)設立“蒙藏委員會”,在青海、新疆、寧夏等地設置聯合專政的統治機構;在經濟上,加重苛捐雜稅以作為發(fā)動內戰(zhàn)的經濟支持;在生活上,無視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與風俗習慣,甚至禁止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

        總之,在建黨初期,中國各民族不僅遭受來自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同時受到國內反動統治階級對少數民族實行的殘酷壓迫政策。因而,從帝國主義及國內反動統治的民族壓迫與奴役下解放出來,實現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成為了全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與共同事業(y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傳入,使早期共產黨人看到了實現民族解放和各民族平等團結的希望,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現實條件。

        3.民族問題與社會主義革命相互聯系。

        五四運動后,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自此,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各民族逐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人民所進行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雖然沒有最終獲得勝利,但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圖謀,促進了民族覺醒,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了基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使民族問題與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使原本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范疇的民族問題,變成了工人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范疇。(4)陳夕:《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問題(1921—1949)》,第22頁。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對外即是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獲得民族獨立;對內則是推翻封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壓迫的民主革命,獲得人民解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同樣也是解除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壓迫,消滅國內的民族壓迫制度,因此,中國的民族問題就成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工人階級的利益與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相一致。因此,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更代表了全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全國各族人民,結成最廣泛的民族統一戰(zhàn)線,并且與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階級團結一致,結成廣泛的國際統一戰(zhàn)線,共同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革命。只有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中國才能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夠解決民族問題,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早期探索的基本維度

        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也隨之走進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視野之中。20世紀初,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并沒有專門從民族的角度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做系統的介紹,而是把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說明。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很快契合了多民族的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迫切需求,因而,成為黨解決民族問題的理論基礎,也使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革命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開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歷史征程。

        1.民族平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根本原則。

        民族平等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始終貫穿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古往今來每個民族都在某些方面優(yōu)越于其他民族。如果批判的預言正確無誤,那末任何一個民族都永遠不會優(yōu)越于其他民族?!?5)《馬克思恩格斯論民族問題》,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46-47頁。因此,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國際合作,是不可能實現的。在民族平等基礎上的聯合團結和互助合作才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無產階級應該承認和堅持民族平等,因為“打倒一切封建壓迫,打倒一切民族壓迫,打倒某一個民族或某一語言的任何特權,這是無產階級這個民主力量的絕對職責,是正在受到民族紛爭蒙蔽和阻礙的無產階級階級斗爭的絕對利益”。(6)《列寧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8頁。這也是無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的基本條件之一。

        早期共產黨人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平等理論,并將其用于解決中國實際的民族問題。五四運動前后,中國各民族受到了來自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的雙重壓迫,民族差距加大,民族壓迫依舊存在,民族平等就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因此,實現民族平等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1923 年1 月,李大釗在其文章《平民主義》中指出:“譬如中國的國旗,一色分裂為五色,固然可以說他是分裂,但是這五個顏色排列在一面國旗上,很有秩序,代表漢、滿、 蒙、回、藏五族,成了一個新組織,也可以說是聯合”。因此,“今后中國的漢、滿、蒙、回、藏五大族,不能把其他四族作哪一族的隸屬”。(7)《李大釗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2-123、132頁。同樣,瞿秋白也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基礎,對中國的民族問題做出了新的說明。他指出:“中國的平民與蒙古的平民同受列強壓迫,同受中國軍閥的壓迫,自然應當聯合起來。”(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篇》,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80頁。由此可見,中共成立早期,李大釗等馬克思主義者雖然對馬克思主義民族平等理論的認識還不夠系統全面,但他們?yōu)轳R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發(fā)展作了積極的理論探索。

        2.民族自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基本目標。

        各民族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這是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原則之一。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指出:“不恢復每個民族的獨立和統一,那就既不可能有無產階級的國際聯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為達到共同目的而必須實行的和睦的與自覺的合作?!?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30頁。可見,馬克思主義對于民族自決的主張并不等于民族分離,而是要爭取各民族的平等權利、自由解放。列寧也曾指出:“對我們綱領中關于民族自決的那一條,除了從政治自決,即從分離和成立獨立國家的權利這個意義上來解釋而外,我們決不能作別的解釋”。(10)《列寧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36頁?!八皇欠磳θ魏蚊褡鍓浩鹊亩窢幍膹氐妆憩F”。(11)《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4頁。

        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釗、瞿秋白等一批馬克思主義者開始把馬克思主義民族自決原則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加以闡發(fā)。中共二大曾設想“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來實現民族自決。在中共二大之后,李大釗進一步闡述了“聯邦主義”思想。他在1923年1月寫的《平民主義》中指出:“凡具有個性的,不論他是一個團體,是一個地域,是一個民族,是一個個人,都有他的自由的領域,不受外來的侵犯與干涉,其間全沒有統治與服屬的關系,只有自由聯合的關系”。(12)《李大釗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2-123、132頁。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這次會議通過的黨綱草案中也明確指出,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地與中國本部發(fā)生關系由各地民族自決。毛澤東在建黨初期也有這樣的主張,他認為只有實行聯邦制,各民族自決自治,才是中國最好的出路。他曾說:“幫助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自治自決,都是很要緊的?!?13)《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頁。黨的早期領導人對民族自決的解決之路顯然還不夠成熟,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早期,對國內各民族之間形成的大雜居、小聚居和相互交錯居住的民族分布狀況及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親密合作關系缺乏深刻的認識。作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初步探索的起步階段,這樣的局限又在所難免;但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道路上踏出了勇敢的一步,為之后解決民族問題提供了現實經驗。

        3.民族團結: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實現途徑。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其發(fā)展形勢也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打破了原本世界各民族之間相互孤立、相互隔絕的狀態(tài),這也使被壓迫階級之間形成了聯合,這股力量也隨之變得異常強大。在這一歷史條件下,被壓迫階級要想獲得解放,就必須實現各民族之間的聯合?!豆伯a黨宣言》作為無產階級的革命綱領,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梢?,無產階級的聯合是實現民族解放的關鍵,無產階級要實現自覺聯合,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領導階級。而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是革命的主要動力,也應當實現自覺聯合,共同抵抗壓迫階級。在此基礎之上,列寧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亞洲革命與歐洲無產階級革命關系的思想,并將這一思想做了新的發(fā)展。他認為無產階級革命需要實現各民族的聯合與團結。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各個國家無產階級之間的聯合與團結,能夠促進各個民族成員之間的團結,并聯合成為新的力量,為解放被壓迫民族,獲得全人類解放而奮斗。1903年2月,列寧在《論“亞美尼亞社會民主黨人聯盟”的宣言》一文中指出:“無產階級應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所有民族中盡可能廣泛的工人群眾更緊密地團結起來,以便在盡可能廣闊的舞臺上為建立民主共和國和社會主義而斗爭?!?14)《列寧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5頁。

        五四運動的爆發(fā),進一步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也使李大釗等一批早期共產黨人意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李大釗曾說,真正的解放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而這里所指的“自己的力量”,就是他主張建立的“新中華民族”。新中華民族是包括漢、滿、蒙、回、藏各民族平等團結的新中華民族??梢姡畲筢撜J為,民族意識之覺醒,民族精神之建立,是民族思想得以統一的基礎。只有中華各民族團結起來平等合作,才能使這個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最終得到民族獨立和解放。在瞿秋白看來,受壓迫的民族唯有相互團結起來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并提出堅持民族團結的前提是要打破狹隘的民族主義。為了實現民族團結,必須要克服民族偏見和民族優(yōu)越感。對于民族團結的認識,為此后實現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早期探索的歷史地位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早期探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初期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接受、吸收和傳播,在不斷探索中觀察、分析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現實,根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形勢和國內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進程,逐步發(fā)掘了一條符合中國具體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認識,是經歷了從全盤吸收到自覺運用的發(fā)展過程。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探索,雖然不夠成熟與完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也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進一步發(fā)展積累了經驗教訓,并且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1.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對解決中國民族問題進行的探索,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進程積累了成功經驗,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持續(xù)向前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它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奠定了基礎。這為豐富和發(fā)展中國共產黨民族理論體系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與實踐經驗,具有豐富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啟示。

        一方面,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不斷傳播的基礎之上,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做出了較為理性的分析,這為繼續(xù)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提供了堅強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涌現出了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以李大釗、瞿秋白、李達等為代表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致力于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翻譯、傳播與研究。正是通過這些先進知識分子的不懈努力,才能夠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進程中,逐步確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摒棄了民族歧視與民族分離的錯誤主張,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發(fā)展道路。

        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為解決民族問題進行的實踐探索,為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誕生,中國革命的進程開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舊民主主義革命經驗基礎之上,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這一歷史任務,為中國共產黨提出解決民族問題指明了方向。對外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對內鏟除民族壓迫與剝削,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進步成為這一時期的中心任務。圍繞著這一中心任務,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的國情特點,制定了一系列改善民族關系、解決民族問題的工作方針與政策?!懊褡遄詻Q”就是在這一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中國共產黨從最初主張“民族自決”“聯邦制”,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再到探索出“民族區(qū)域自治”這一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都為新中國成立后開展民族工作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積累了豐富經驗。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認識和在探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道路的過程中取得的豐富經驗,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推進提供了寶貴的財富。自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傳入中國以來,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就開始對其進行研究,雖然并沒有做出系統的闡釋,但都有一定的見解與認識。這為共產黨成立后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運用奠定了基礎。中共成立初期,黨的領導集體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之上,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實踐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雖然經歷了曲折發(fā)展的過程,但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國情和傳統多民族社會在長期磨合、交融的過程中結成的理論瑰寶,值得重視、總結和學習。

        從成功經驗來說,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是這一時期最寶貴的歷史財富。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中,就開始注意到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生活的特殊性。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李大釗、瞿秋白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進行了新的闡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用以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以民族自決、民族團結等為基礎的方針政策的實施,使中華民族更加團結一致,促進了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形成,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從失敗教訓來看,中共成立早期在對待少數民族問題上過于迷信蘇聯經驗和共產國際的指示,“左”傾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直接影響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實際民族問題相結合的具體過程,具有教條僵化的特征。因此,黨對解決民族問題的探索之路,也是在不斷突破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過程中逐步完善的。對經驗教訓的總結,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繼續(xù)推進,提供了歷史經驗,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發(fā)展道路奠定了基礎。

        3.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基礎。

        中共明確闡釋其民族方針與政策,始于1922年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次會議中通過的決議和宣言分別提出了在民族地區(qū)建立民主自治邦和建立聯邦制國家的政治主張。到1923年中共第三次代表大會制定的黨綱草案中又明確提出了邊疆少數民族與“中國本部”的關系由各民族自決,并且在地域上增加了青海地區(qū)??梢姡泄渤闪⒅酢懊褡遄詻Q”是其解決民族問題的主要方式。創(chuàng)立初期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提出了聯邦制和民族自決的主張,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共產國際成立后列寧的一系列主張以及共產國際關于民族問題的決定。1920年6月,列寧明確提出了“聯邦制是各民族勞動者走向完全統一的過渡形式”。(15)《列寧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6頁。在1920年7月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關于民族與殖民化問題的決議》中完全承認與接受了這一觀點??梢?,在這一階段,共產國際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教條地向東方國家推廣俄國革命的經驗,同時,中共二大是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召開的,并且決定加入共產國際成為其一個支部,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要貫徹共產國際的決議。顯然,在俄國經驗與共產國際的影響下,中共成立初期解決民族問題的理論與實踐方式是“聯邦制”與“民族自決”。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中國共產黨實行“聯邦制”與“民族自決”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由于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和思想理論教條化的影響,產生的結果也必然不能夠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符。但我們并不能否認在黨領導的革命斗爭中,“民族自決”也起到了一定的政治動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這一決定動員了少數民族群眾加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之中。同時,中共提出的“聯邦制”與“民族自決”都是建立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基礎之上,這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形成和發(fā)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核心。因此,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解決民族問題的實踐經驗,不僅明確了黨確立民族發(fā)展方向的基本原則,也為后續(xù)民族方針、政策的制定,特別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提出和實施奠定了寶貴的制度基礎。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從根本上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和民族問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需要不斷地探索不同階段的歷史經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道路指明發(fā)展方向。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方針、政策、綱領經歷了從全盤接受蘇俄與共產國際的指示,到在革命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中國民族問題的現實境遇,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認識過程。在實踐上逐步完成了從“民族自決”向“民族區(qū)域自治”的轉變,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運用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在理論和實踐上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也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提供了歷史經驗。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理論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偷拍女厕尿尿在线免费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久久蜜臀av| 26uuu在线亚洲欧美|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天天干夜夜操|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本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被窝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久窝窝午夜精品| 一区二区视频观看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按摩|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v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日本a在线天堂| 国产一级自拍av播放|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天堂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软件下戴| 99re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婚外情长久的相处之道| 国产日产欧洲系列| 色老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按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不卡中国 | 亚洲AⅤ樱花无码|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选|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