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平
(四川省遂寧市洋渡實驗學校,四川 遂寧 629000)
中文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在使用。可是語文不僅僅是傳授基礎的交流,還教會學生通過語文了解我們國家的文化,了解更多的表達方式。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導入中,教師不能只專注知識的傳授,還應該注意教學方式,寓教于樂,讓學生了解語文熱愛語文。
小學是語文這一學科開始的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尤為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與思的能力,不能只注重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考的同時自身也在不斷汲取知識從而得到一些進步和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提高自我的教學素養(yǎng),身體力行地為學生做好表率,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自身能力。
語文這一學科的技能性和知識性占比都十分大,學生不僅要學會課堂傳授的知識還要學會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所以現(xiàn)在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課本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怎么去運用,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學生可能只會有樣學樣甚至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課堂教學情況將十分不理想。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意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時引入問題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思考和學習,讓學生對語文有積極的興趣。
小學生思維方式以及思考能力、辨別能力都還在不成熟的階段,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所以對課本的知識認識不一定能準確具體。教師通過情景導入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本傳達的思想和內(nèi)容并結合生活知識解決課本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專注的學習知識。小學語文不僅需要學習課本知識還會在生活中廣泛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入生活情景教學,達到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的教學方式。
1.情境導入方式教學。在教授一些和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課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收集相關的資料,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熟悉的場景,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去海洋館欣賞海洋動物并在課堂中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海洋生物。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思考海底世界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什么樣的顏色、有什么動植物、它們?nèi)绾紊?。在學生分享后教師可以放一些自己見過或是網(wǎng)上搜集的視頻、圖片,讓沒有見過海底世界的學生更加真實的了解到海底世界的樣貌,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好地學習課文知識。
2.將教學引入生活。在新課改中,最注重的就是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所以教師的教學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還要在平時生活中傳授學生知識。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學生去科技館了解中國科技發(fā)展以及一些科學知識;可以帶學生去博物館了解豐富充滿魅力的中國歷史文化;可以帶學生去動植物園了解動植物的分類。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制作一些環(huán)保標語貼在需要的地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成就感。
3.故事導入情景化教學。小學生對一些生活性、有趣生動的故事十分有興趣,所以在開展某些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課堂學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將課間玩耍時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回來,對新課的教學展開十分的有利,也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也可以設置一個特定的主題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探討,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課本有一定認識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在教授《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知難而退”和“迎難而上”進行討論,講自己在哪些方面知難而上,勇敢去挑戰(zhàn),遇到什么事情時知難而退,讓學生明白勇敢嘗試、奮力前行的道理。然后教師可以開展新課教學,講解課本知識并讓學生理解知識中蘊含的道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學生知難而退的事情。
小組合作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團隊合作,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發(fā)揮集體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合作教學的目的。教師在小組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在進行小組分配時應該注意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弱、學生的性格以及學生的興趣方向;2.小組人數(shù)不宜過多,小組內(nèi)部要有可以引導大家的核心組員,安排大家分工,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讓每個人參與其中;3.在安排小組學習任務時教師應該考慮設置問題的意義,不要讓小組討論流于形式。
小學階段過于枯燥的教學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游戲化教學非常適用于小學教學,特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因為語文文字多,初始教學對學生難度會較大,教師如果沒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可能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采用游戲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專注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心里特征以及學生學習的接受能力,從而進行游戲設計。游戲的設計內(nèi)容應該豐富多變,能較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和接受能力。當然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增加游戲教學的趣味性。
比如,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對字母和漢語的拼音還是陌生的,也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此時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課堂游戲,像“字母排序”、“猜猜猜”等。這些游戲化教學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推行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轉變,課程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也受到教師們的青睞,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語言的基礎,教師在教學小學語文時始終堅持著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素質教育為前提,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打下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