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濤
大提琴演奏具有別樣的藝術(shù)魅力,通過巧妙的演奏技巧呈現(xiàn),帶給觀眾豐富的情感體驗,彰顯大提琴演奏魅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演奏者靈活掌握揉弦和換把技巧,左右手配合演奏,進而提升演奏效果。通過大提琴演奏中揉弦和換把技巧的運用研究,有助于豐富演奏者演奏經(jīng)驗,提升演奏效果。
在大提琴演奏過程中,揉弦技巧較為常見。揉弦技巧的應用可以通過技巧將自身情感思想展現(xiàn)出來,觀眾在聆聽過程中形成情感共鳴,呈現(xiàn)更具魅力的表演效果。換把同樣是大提琴演奏技巧之一,具體應用中,換把技巧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曲目音準和音質(zhì),或是表演期間出現(xiàn)樂曲間斷問題,影響到整體演奏效果。換把技巧是通過左手來實現(xiàn),不同樂曲的節(jié)奏有所不同,需要換把時通過不同手指組合形式切換,保證樂曲順暢演奏,提升大提琴演奏表現(xiàn)力。
此種換把技巧是指新把位首音和舊把位的末音音程之間距離較小,完成把位按音后,將手指縱向伸張到新把位首音位置。換把時間占據(jù)換把前末音時,通過換把技巧有助于迅速找到把位,保證音質(zhì)清晰,可以近距離換把。但是,此種技巧應用中,要求把位末音盡可能長時間保留,隨著新把位首音移動大拇指。
新把位擔任按音手指和換把時移動手指相互交錯,調(diào)換位置進行演奏。新把位按音手指移動到舊把位末音手指位置,需要按音手指和大拇指同步縱向換位置,換把時間則占據(jù)了最后一個音的時值。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交叉時動作手型不要變形,舊把位末音手指滑動,并且將整只手臂的中心放到這個手指上,通過自然重力傳遞到按音手指,到達指定位置后,再按新把位的第一個音。
空弦換把要求右手緊拉空弦,舊把位快速移動到新把位。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按弦手指始終保持懸空狀態(tài),大拇指輕輕按在琴頸上,沿著琴頸快速移動,完成新把位按音。此種技巧干凈、快速、便捷,可以提升呈現(xiàn)更加空靈、干凈的音質(zhì)。
這一技巧是指在舊把位最后一個按音手指結(jié)束后,跳躍著到新把位,由新把位按音手指按音。這一技巧要求手指快速移動,適合遠距離換把,保證演奏技巧。
隨著樂曲進展不斷變化,揉弦的速度和力量變化,會呈現(xiàn)不同的演奏效果。通常情況下,強音演奏中振動幅度大,演奏速度較快;弱音演奏中振動幅度小,振動速度慢;低音演奏中震動速度慢,相較于高音振動幅度要大一些。如果在高把位揉弦中,需要快速振動,而低把位揉弦中,振動速度緩慢。有時振動速度慢,振動幅度較小,通過此種組合形式來演奏強音,演奏效果較為特別。但是,無論揉弦幅度多大,都應該保證音質(zhì)可以帶給聽眾愉悅感。演奏期間,拍子較短的音符也可以注重揉弦技巧的應用,避免不連貫聲音。靈活運用揉弦技巧,可以提升音樂表現(xiàn)力,更好地滿足聽眾需求,但要注意變化充分契合樂曲整體風格,合理安排揉弦技巧。訓練過程中,深入分析樂曲,把握樂曲中的音,如開頭音、高潮音和收尾音等,提升大提琴演奏效果,帶給聽眾別樣的情感體驗。
為了提升演奏效果,應該積極展開控制訓練,通過晃動手指來表現(xiàn)樂曲活力,提升演奏表現(xiàn)力。有規(guī)律揉弦和脈沖,制定練習計劃,提升揉弦技巧的運用水平。演奏者可以無意識肌肉痙攣訓練,均勻、輕快揉弦,對于一些領(lǐng)悟能力強的演奏者,短期內(nèi)即可掌握揉弦動作。肌肉痙攣需要對開始、終止和揉弦幅度全面控制,熟練掌握揉弦技巧后,鍛煉演奏者對樂曲領(lǐng)悟能力,將揉弦幅度和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大提琴演奏中,揉弦速度需要結(jié)合樂曲風格和表演需要動態(tài)調(diào)整,適當增減揉弦幅度,形成獨特的演奏風格,提升樂曲表現(xiàn)力和活力。
在大提琴演奏中,對于換把和揉弦技巧的運用,應該充分契合樂曲風格和演奏需要,靈活選用不同的演奏技巧。這就需要演奏者學習扎實樂理知識,具備較強的意志力和耐力,在日常訓練中不斷提升演奏水準,加深樂曲理解和感悟,提升大提琴演奏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