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茹
(河北省唐縣雹水鄉(xiāng)黃金峪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問題意識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作用重大,培養(yǎng)小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顯著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優(yōu)勢。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提出很長一段時間,但存在一部分學校依然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轉變,導致小學數學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措施:
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需要建立在構建問題情境的基礎上,所以教師必須要按照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特點,構建相應的教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求知,深入探究,并提出質疑,使得其思維一直處于主動、積極、輕松的狀態(tài)學習數學知識。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要按照教學內容設置一些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導其主動思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應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構建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提問的樂趣所在。
以教學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邊長為例。在此之前學生都已經充分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室可以直接將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展示給學生,然后再與學生共同回顧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此時學生會冒出提問:“哪兒是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高?”“不同的底邊對應的高是不是不一樣的?”此時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不同的四邊形和不同的三角形每一底邊所對應的高,然后分別按照不同的底邊和對應的高來計算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并互相對比計算結果。然后教師再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切割和拼接的形式將平行四邊形轉變?yōu)殚L方形或正方形,通過此方式為學生推導平行四邊形公式的由來,然后學生會提問:“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否可以通過此方式來求證?”對此教師可以安排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各組成員之間互相探討,嘗試通過切割、拼接等形式,最終確定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當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充滿好奇心,就會積極思考,努力探究、主動討論,以求最終能夠解決問題,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思考方向予以適當的引導,并幫助其對思考的內容進行劃分,以分布的形式解決問題。然后再由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通過設置有效的問題學習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相對于初高中學生而言,小學生自身缺乏主動性,所以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以相向問題為例,教師可以先為小學生講解相向問題的具體概念,讓學生對相向問題有所理解,然后再結合小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內容,為其構建教學情境。例如,媽媽今天去菜市場買菜,到了菜市場后,發(fā)現自己沒有帶鑰匙,于是打電話讓小明從家中把鑰匙送過來,同時媽媽也離開菜市場,往家那個方向走,盡快在路上與小明相遇,拿到鑰匙。菜市場到小明家中的距離為6km,小明步行速度為3km/h,媽媽步行速度為6km/h,求媽媽多久后可以拿到鑰匙?拿到鑰匙時候小明離家多遠?此問題中所應用的生活素材都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所以其對此不會出現陌生和排斥感,而且還會認識到數學學習可以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更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知識,有效提升其數學能力。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一直是處于固化的教和學的地位,在課堂上雙方之間缺乏有效交流,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努力傳授數學知識,但由于學生的吸收能力不盡相同,且其很難與教師進行交流,所以導致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不了解。對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合理調整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擁有自主交流時間,在此時間段內與同學之間合作學習,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在向教師請教。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解,教師予以評價等形式,豐富課堂合作交流內容,幫助學生強化問題意識。
新課程改革注重自主創(chuàng)新,所以教師必須要擁有較高素質水平,要能夠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潛能。此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還必須要能夠深入學習和發(fā)散思維,真正地做到舉一反三,除了要得到所設定的答案之外,還必須要引導其主動思考,嘗試從多個角度解決問題。并且要能夠大膽質疑,逐漸形成問題意識。
隨著課堂的逐步深入, 學生課前、課中提出的問題,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決。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呢? 課堂的學習應該說解決了一些比較“常規(guī)的問題”。其實文本中還蘊涵著很多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教師不帶領學生一起去挖掘, 這些問題就得不到發(fā)現, 學生的問題探究就不會深入。如我在教“三角形的認識”時, 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長分別是10cm、5cm 和 4cm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我把這一問題誘導學生在課后解決。第二天, 許多學生竟找來初中課本研究討論起來……課堂不是教育的唯一場所, 如果我們能善于把問題引向課外, 讓課外生活成為學生“問”的源泉。
結語: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引導者和啟蒙者,除了需要盡可能幫助和引導學生之外,還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強化其問題意識,使得其真正掌握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