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飛
(南昌三中青云譜校區(qū),江西 南昌 330000)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教師傳授生字并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這一教學過程不斷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無論是意志力還是認知能力都處于正在發(fā)展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要任務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其次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達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最后在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在小學語文寓教于樂課堂教學語文教師將教學任務利用游戲、動畫片、小組交流方式等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授知識,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可以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再認為語文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改變學生對語文的認知,并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所在,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1]。
寓教于樂課堂綜合性的教學活動,不單單局限某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在構建寓教于樂課堂時教師可以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步學會如何聲調(diào)、語速、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亦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入繪畫、音樂等讓學生自主感知文章的內(nèi)涵,體會作者感情,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感知美,理解美、領悟美的內(nèi)涵,陶冶情操,與此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教師也可以利用團隊協(xié)作方式讓學生經(jīng)過小組合作交流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加上團隊其他成員的討論得出的結論往往更加深刻。
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游戲內(nèi)容和游戲有機結合,教師在選擇游戲時,應充分考慮到:某些游戲趣味性強但是知識性不強,學生過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在游戲本身,無法讓學生關注知識,有些游戲知識性強但是不夠有趣,學生無法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時應選擇可操作性強且知識性強的教育游戲,將教材知識與游戲有機結合,在二者緊密聯(lián)系基礎上開展課堂游戲,避免出現(xiàn)只注重游戲反而忽略知識傳授等類似情況的出現(xiàn)[2]。
例如,教師在傳授生字時,可以借助卡片游戲幫助學生識字認詞,教師課前準備好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生字,還有利用生字進行組成詞語的卡片,教師在正式傳授生詞的讀音時,隨機選取幾位同學打亂生字的順序,幾名同學依次挑戰(zhàn),最后比賽看誰認識的字多,教師正式教完生字的正確讀音時,對學生進行課外擴展,將課前準備好的詞語卡片進行比賽,看誰認識的詞多,本節(jié)課下來教師對兩名識字小能手和識詞小能手進行表揚。
在學習涉及文章角色較多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手段,一般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教師的統(tǒng)一組織下,選擇幾名學生去扮演課文中的具體角色,不要忘記選擇一名學生作為旁白,讓表演更有代入性,特殊情景導入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圖片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這樣全方位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感知器官,讓教學變的更加立體生動,這樣語文不再是單純的語言文字,而變成了學生的求知樂園[3]。
例如,在學習《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時,找?guī)孜煌瑢W分別扮演普羅米修斯、宙斯、眾神和旁白,繪聲繪色演繹這個故事,從而感受神話中人物的鮮明形象。從宙斯對普羅米修斯殘忍的懲罰,普羅米修斯寧可忍受鷲鷹無止境地啄食肝臟之苦,也不愿意向宙斯屈服,體會普羅米修斯意志的堅定。通過這樣角色扮演,讓學生體會普羅米修斯為人類造福的偉大信念。
在學習容易理解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手段,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設置一名組長,組長的任用選擇自我約束能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教師設計導學案,讓學生依照導學案作為綱領,在組長的帶領下完善導學案,面對某些較難的問題情況下,組長組織開展有效討論,照顧到每位組內(nèi)成員,讓每位成員談論自己的見解,最后組長將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意見進行整合,匯總整理為組內(nèi)答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統(tǒng)籌兼顧,在一旁巡視,將每個小組覺得有困難的點進行總結,再講解過程中重點強調(diào),加深學生的記憶,在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模式中,導學案的設計是學習文章的線索,教師應設計出涉及范圍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著重放在重點知識強化的優(yōu)質導學案。
小學是學生認知、理解的初始階段,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結合身心發(fā)展特點,在課堂上真正扮演好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興趣教學,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興趣,讓學生樂于接受知識,主動接受知識真正地從”你要學”變成了“我要學”,在課下,教師要關心學生,了解這一階段學生普遍的興趣,并不斷思考,如何將學生興趣和教材內(nèi)容完美結合,讓這一階段的學生既能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也能不斷的提高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汲取他人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真正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手段,真正的實現(xiàn)寓教于樂課堂,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