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江西干部學院,江西 井岡山 343600)
前言: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黨帶領國家向前不斷發(fā)展的推動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基本的力量。在我國小康社會建設即將完成的今天,必須要理想新的教育,這樣才能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后階段使國家保持在最正確的發(fā)展道路上。
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大以來對理想信念做了多次強調,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發(fā)展的新時期和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理想信念教育可以為中國共產黨人指明前進的方向,為中國明確前進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是保持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是中國共產黨人強大自身的重要手段,更是保持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手段。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共有三個教育層次,首先是共產主義理想,其次是社會主義理想,最后是現(xiàn)實目標[1]。對三個層次進行充分掌握,即可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終目標及實現(xiàn)復興的過程,能夠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正內涵,進而使理想信念成為中國共產黨人乃至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精神指引。
在中國共產黨的黨建工作以及國民教育工作中,理想信念有著極其突出的地作用,黨委及廣大黨員、各級組織部門等在理想信念的教育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為了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首先應對和及相關的組織進行完善,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為此,國家在對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教育的過程中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制定詳細的教育計劃,加強各組織的合作,以大型選題和策劃為基礎,建立完善的理想信念教育組織結構體系。對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進行充分挖掘,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投影,以此令廣大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更加認同理想信念教育,并和教育主題及內容達成情感上的共鳴。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組織結構體系的過程中,要將中國共產黨經過90多年的奮斗所取得的偉大成果化為理想信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化為自信,然后以此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進行培養(yǎng),令其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強大自信心,并使其更積極的投入到國家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帶領人民群眾走向更好的未來。
黨校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領頭羊,因此應更充分的發(fā)揮黨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黨校,令黨校的黨性修養(yǎng)得到加強。在黨校教學的全過程都要滲透理想信念,而且要分析不同學院的特點,針對不同學員使用最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而提升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學效果。對我國高校而言,要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積極發(fā)展優(yōu)秀的大學生黨員,同時對大學生的黨員進行嚴格管理,貫徹理想信念教育。黨校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陣地,要積極和高校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大學生黨員提供更規(guī)范、更有針對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讓理想信念深種于大學生黨員的心中,并通過大學生黨員帶動所有大學生共同提升,從而使大學生黨員成為國家優(yōu)秀的儲備人才。
在我國的理想信念教育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是關鍵指導。習近平同志在針對理想信念教育講話中對教育思路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表示要在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思路,并使用戰(zhàn)略、辯證和系統(tǒng)性的思維去看待理想信念教育。要積極探尋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并在實際的教育中對多種方式進行結合應用,從而讓中國人民具備用發(fā)展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思想在不斷向外迸發(fā),同時由于網絡的發(fā)展,國外思想和文化介入,使我國的理想信教育難度越來越高[2]。對理想信念教育者而言,要積極接觸新的思想和文化,并且從中找到能夠和當代共產黨人產生共鳴的熱點,利用這些熱點引入理想信念的教育。這種方式可以讓理想信念教育更容易被當代的共產黨人所接受,也更容易找到和當代青年的共同語言,從而獲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我國有著極其豐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資源,因此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應對這些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并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更多體驗教育資源的機會,令黨員群眾在體驗的過程中使信念更加堅定。要積極開發(fā)更多的教學案例,案例內容要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標一致,要覆蓋全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向學員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另外也可舉辦校園活動、社會活動等宣傳理想信念,創(chuàng)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完成理想信念的教育。
新時代的理想信念教育應更具時代特征,除了傳統(tǒng)的報告、講座、演講等方式以外,還應使用更多現(xiàn)代化的手段,例如貼吧論壇、微博、微信等都可以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手段,以此實現(xiàn)的理想信念的大范圍傳播,讓更多人接受和認識理想信念。另外還應該注意教學語言的應用,要使用更貼近群眾的語言開展教育,拉近理想信念和人距離,同時也要積極使用優(yōu)秀的教學材料,并綜合使用視頻教學、理論講解等方式使用這些材料,從而使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真正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理想信念即是中國從產黨的精神支撐,也是廣大人黨員和人民群眾不斷奮斗的動力,是我國在新的發(fā)展時期所必須要做好的一項的教育內容。本文簡單闡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相關理論依據和路徑,希望對其教育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