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藝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國際學校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信息技術的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促進作用。畢竟信息技術課程會涉及到很多新穎的高科技知識,需要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去理解、去感受,才能領悟到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但缺乏實際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不懂得自覺、自主的學習。引入了機器人仿真教學的課堂,能激發(fā)孩子們對信息技術的感知力度,帶領他們共同學習和接收科技知識,在實驗教育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程序”是對計算機程序(Computer Program)的簡稱,很多程序員也稱之為軟件(Software),是人們?nèi)粘J褂糜嬎銠C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控制程序引入機器人教學,是新時期下的一種教學模式,能擴展當前信息技術的教學內(nèi)容,把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機器人具有很多信息處理的裝置,能完成自身的程序語言編寫,對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分析、設計、測試”等,極大的促進信息技術課堂的發(fā)展。下面闡述幾點機器人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價值。
(1)加入了機器人的信息技術課堂邏輯結構性強。在機器人教育中,同一個計算機程序可以被分割成許多簡單的、有聯(lián)系的模塊和對象。而且每個教學模塊之間都有較強的連貫性,能方便教師的教學,讓學生掌握“過程語句、計算機表達式、計算機變量”等基本知識。
(2)加入了機器人的信息技術課堂具有較強的分析價值?!胺治觥笔浅绦蛟O計教學的重點之一,對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程序設計的過程就是一種在思維指導下的分析過程。只有讓學生學會分析,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3)加入了機器人的信息技術課堂能排查程序錯誤。這是機器人教育最顯著的特征。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絲毫的錯誤都會給程序設計帶來無窮的困難。課堂中的機器人能幫助教師認真排查每個程序錯誤,給學生提供準確無誤的教學題材,保證信息技術課堂的質(zhì)量和效率。
機器人本質(zhì)上就是計算機,具有計算機的操作系統(tǒng),同時具備通用性功能的感知設備。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加入機器人,可以對各種外部環(huán)境進行識別,保證學生的計算機實驗課成效。如果有學生在實驗課堂中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教師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阻止,使用通用性的執(zhí)行機構去完成必要的教學指令。換句話說,機器人內(nèi)部就有臺計算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教學需要,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進程,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所以,在利用機器人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機器人的內(nèi)部控制機制,并學會控制計算機,利用機器人內(nèi)部的程序設計來控制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使用機器人教學系統(tǒng)時,教師可以采用如上圖的流程,以便加強課堂的教學秩序,讓課堂更加順利的開展。“提出任務”是機器人執(zhí)行指令的第一步,其次是分析實現(xiàn)任務的方法和算法,找到適合的執(zhí)行步驟,最后再進行調(diào)試,完成教師的指令。每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需要教師嚴格按照機器人控制守則來執(zhí)行,才能保證機器人教學的實效性。
中學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職業(yè)綜合素質(zhì),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應用等方面出發(fā),實施信息技術課程體系。畢竟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理解的計算機知識也有所區(qū)別。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是每個教師所能做的最基本的事。如果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提不起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適當?shù)慕o學生講解一些背景知識,比如“馮 諾依曼”機器結構,即“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控制器、計算器、存儲器”各自的理念。
初中學生具有各種各樣的性格特點,有的平穩(wěn)沉重,做事情有耐心,而有的卻顯得比較浮躁、缺乏自信。根據(jù)這種情況,教師要針對每位學生學習方式,對課堂方案進行調(diào)整,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實施信息技術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學生能積極參與互動,學會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計算機技能,去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很好實現(xiàn)了知識點的學習和運用。教師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積累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進行有組織、有目的信息技術教育,讓日常的教學內(nèi)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入機器人的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計算機運用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和作用。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信息技術課程價值,多和學生溝通交流,發(fā)現(xiàn)當前機器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強化信息技術課程目標,擴展機器人教育對策,從本質(zhì)上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感知力,促進他們綜合發(fā)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