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北京100026
延續(xù)體是漢語體系統(tǒng)中的非典型形態(tài)形式的體,主要包括“下來”和“下去”。
“V 下來”表示動作的方向是指向說話人的,投射到時間上則是,動作的時間持續(xù)到說話人說話的時候。如:問題就這樣拖下來了,直到最近才準備研究處理辦法?!癡 下來”有時也可以表示從說話人到目標人處,投射到時間上則事件的結束點不一定是說話人現(xiàn)在說話的時間,而是某一個事件發(fā)展的自然終點。如:每場球打下來,他都是一身汗?!癡 下去”表示動作的方向是從說話人向其他方向進行,投射到時間上則是,動作的時間從說話人說話的時間點開始,向未來延伸。如:三個小時說下去,我肯定會渴死的。值得注意,“V 下去”比“V 下來”的語法化程度要高,延續(xù)義的“V 下去”要比“V 下來”多,這個和“V下來”跟“V 下去”的不對稱有關,因為“V 下來”表示的持續(xù)事件是有終點的,因此很容易演變成結果義,阻斷了延續(xù)義進一步演變?!癡 下去”沒有這個問題。
“A 下來”和“A 下去”的語義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是新狀態(tài)的延續(xù)還是已有狀態(tài)的延續(xù)。本文認同,但同時發(fā)現(xiàn)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如:a.關注這些小習慣讓你慢慢瘦下來! b.你已經很瘦了,再這樣瘦下去,就不好看了?!癆 下來”只能表示某種狀態(tài)開始并繼續(xù)發(fā)展,但“A 下去”則能表示兩個意思,一是某種已經存在的狀態(tài)繼續(xù)發(fā)展,程度上越來越深;一種是某種已經存在的狀態(tài)繼續(xù)保持,但這種保持在人們的心里上是有程度上的增加的,時間越長,程度越深。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A 下來”和“A 下去”不對稱,“A 下去”的語法化程度也是更高一些。
前人認為,V 是具有持續(xù)性特征或非終結性特征的。值得商榷,比如“死、塌、摔”等表示的是典型的有終結點的動作,但是如果動作的主體是復數(shù),也可以用“V 下來/去”表示,尤其是“V 下去”,如:因為瘟疫,一天死幾十只雞,這么死下來,就全死光了。隔幾天塌一座橋,這么塌下去,就沒幾座橋了。你學滑冰也要學會怎么摔不疼,像你這樣摔下去,膝蓋哪兒受得了啊。前人認為,“V 下去”的V 的范圍比“V 下來”的V 的范圍要大。我們認同,同時也強調這種不對稱性是和“V下來”和“V 下去”的語法化程度相關的?!癡 下去”語法化程度更高,對于搭配的V 的語義次范疇沒有更細的要求;相反“V下來”的語法化程度不夠高,對可以搭配的V 的語義有更細的要求。
“V 下來”中的A 是負量形容詞。如:堅持少吃多運動,我就慢慢瘦下來了。因為越吃越多,我就胖下來了。雖然也是表示延續(xù),但只有負量的形容詞可以進入。而“A 下去”中的A對是不是負量沒有必然要求,如:再這么瘦下去,這些衣服都穿不了了。再這么胖下去,這些衣服都穿不了了。對是不是消極的也沒有必然要求,如:我倆關系特別好,希望能一直好下去。他倆關系特別差,看這樣子,以后也只會是一直差下去。從這也能得到,“A 下去”中的A 比“A 下來”中的A 范圍更廣。
基于本體研究,對對外漢語教學中該語法項目的教學及教材編寫提出以下幾條建議:(1)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只是簡單地教授給學生“V/A 下來/去”表示的是持續(xù)義,需要細化持續(xù)義的類型以及兩種持續(xù)義的不同;(2)同時還需要教授給學生能進入該構式中的V 的特點,或在學生出現(xiàn)偏誤時,有針對性性地對該構式中V 的特點進行總結。(3)對“A 下來”中A 的負向義要加以強調,因為留學生對這類表達的語感很弱,需要有意識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