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相勇 張一楠
今天講吃飯、的養(yǎng)生方法。
每個人每天都在吃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科學地吃飯。中醫(yī)指出,學會正確的吃飯方法更養(yǎng)生。
吃飯呢!又不是在課堂上,不用坐那么直吧。
吃飯時挺直腰背 人們吃飯時身體處于放松狀態(tài),很容易含胸駝背。這會使食管和胃部受壓,影響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fā)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huán),久而久之可引發(fā)胃病、影響心肺功能。正確的進餐姿勢是:挺直腰背,讓胃部不受任何壓迫。
特別餓時喝點粥
人在極度饑餓時食欲特別強,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實,此刻胃腸消化功能已經(jīng)受損,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滯。特別餓時,應少量進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線,然后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尤其注意,特別餓時別進食牛奶、豆?jié){、酸奶和白薯,可能引起消化問題。
兩餐間隔4—6小時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shù)男菹ⅲ绊懯秤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時間為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先吃愛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愛的和不喜歡的,此時該先吃哪個?專家提示,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chǎn)生飽脹感,避免吃得太多。
飯后別馬上用腦
飯后,體內(nèi)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概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后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tài)。聽昕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吃飯時不談掃興的事
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說話會使咀嚼食物的次數(shù)減少、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功能。就餐時談論復雜或令人掃興的問題,會影響人的食欲和消化,可以談論一些簡單愉快輕松的話題,保持愉悅的心情進餐。